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百川 《东西南北》2012,(14):36-37
庄子,名周,字子休,男,汉族,公元前369年农历二月初九生,属相猪,星座摩羯座,安徽蒙城人,一生倦于从政,只担任过战国时期宋国负责园艺、种植、农耕的"漆园吏"官职。  相似文献   

2.
《逍遥游》篇开首言冥,犹《老子》首章言玄。道、体、性、天、无、玄等诸名皆与冥异名而同指。这是纯形上的命题。凡纯形上的命题皆不思议。不思议是不许思议的意思。不许思议与不能思议有天渊之判。“方的圆”非但不能想象,并且不能思议。“四度空间”之说虽不能想象,但非不能思议。否则“四度空间”之说不能成立。思议只能行乎理智的境界,而不能行乎超越理智的境界。不可思议是说境确有此境,理确有此理,但思议则绝对不能思议。严  相似文献   

3.
边春丽 《社科纵横》2014,(3):150-152
庄子所追求的与道合一、无为逍遥的自由境界,是由主体生命生发而来、超越了自然和社会的束缚、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精神境界,庄子的生存精神,与文学所要表现和达到的艺术境界有诸多相通之处。因此,《庄子》不仅具有深邃的思想内容,而且从表现形式上还具有明显的、和儒家经典及诸子文章风格迥异的文学特质。本文着重从寓真于诞,寓实于玄的叙事、化抽象为形象的描述、诗意的语言方面对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庄子·让王》篇并非如前人所说的那样是伪作 ,也非抄袭《吕氏春秋》而成 ,而是表明庄子后学思想发展轨迹的重要篇章。《让王》篇杂纂例证 ,宣扬禅让思想 ,这表明其撰著时代应当在公元前 318年燕国发生因禅让而引起的内乱动荡之前。其撰著时间应当与郭店楚简《唐虞之道》篇相近  相似文献   

5.
张晶  王成功 《求是学刊》2016,(1):120-126
《庄子》汪洋恣肆的世界里,大美是其最为重要的美学思想。庄子极其喜用大字,故以大字作为进入这位先哲的引线探索他的美学思想,是契合实际的。在大到大美的逻辑推演过程中,显现出大美思想的重要性及其分析的必要性。《庄子》大美的具体内涵是以阳刚雄伟与自然逍遥作为大美的逻辑起点,以阳刚雄伟为直接外观,以自然逍遥为追求理想,最终回归到圣洁高尚的道德之大美。  相似文献   

6.
《庄子.天运》提到焚烧刍狗的苏者,其称谓包含显隐两重涵义,其显性意义是取草做饭的樵夫,隐性意义是参与祭祀的巫师。苏者称谓的隐性含义,源于他在祭祀中扮演的角色。这种表述上的歧义性,使《庄子》文章呈现出特有的朦胧韵味。《庄子》文章的这一朦胧特色,是道家理念在文章风格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大海、海神崇拜和《庄子·秋水》寓言朱任飞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尽管各派学者因主张不同而相互辩难,却又几乎都毫不例外地面向大海去寻找精神家园。他们把长生久视的愿望寄托于大海,大海成为追求生命永恒者的企慕对象。战国诸子的大海崇拜是和终极关怀联系在...  相似文献   

8.
郝洪涛 《社科纵横》2014,(1):111-115
《庄子》的文章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对后期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9.
陈纪然  孙树勇 《学术交流》2007,(11):167-169
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礼治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特征,礼的历史即是中华民族心灵的文化史。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关礼的阐述,在中国礼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从社会功能、情感因素、历史沿革三个本质方面来看《史记》的礼治思想,虽然带有等级社会的印痕,但同时也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史记》倡言的礼,虽然因强调礼的社会规范功能而表现出浓厚的封建伦理政治色彩,但同时也具有人文精神;《史记》言礼,虽然强调礼有损益,但也重视对礼的坚守。"缘人情而制礼"是司马迁的重要礼学观点,在以往的研究中却多有忽略。探析《史记》的礼治思想体系对人性和人情的关注,有益于准确把握《史记》礼治思想的精华。  相似文献   

10.
作为语言艺术的物化形态,《庄子》的文学成就在先秦散文中是最令人瞩目的。它不仅以精奥独到的哲理影响着中国两千多年的古代哲学思想史,不仅以虚远自然的处世态度启发了玄学和禅宗,对抗和弥补着儒学和佛学,也不仅以人生苦难的超脱成为中国唯一本土教派——道教神坛上的“南华真经”,而且以醇朴自然的语言,放荡无羁的风格,形象化的寓论,故事化的抒情,尤其是奇幻神异的审美意境,折服了历代优秀的诗人才士。《庄子》的文学价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众所公认、无庸置疑的;《庄子》在哲学、思想、宗教、文化  相似文献   

11.
(一) 中国古代文学遗产丰富多采、灿烂辉煌。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应批判地继承。究竟如何“弃去蹄毛,留其精粹”,始终是值得重视的问题。在这方面,《庄子》寓言文学应是我们认真探索的问题之一。 《庄子》最有文学价值的是书中的大量的寓言故事,仅《内篇》七篇就有寓言故事近四十则。可以说,一部《庄子》就是一座寓言文学宝库。 《庄子》既然是一部哲学著作,何以包罗了如此数量众多的寓言故事? 我们知道,战国时代在当时经济蓬勃发展的基础上,文化空前繁荣,涌现出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形成了儒、墨、道等若干学派。诸子著书立说,争鸣辩论,各…  相似文献   

12.
<正> 庄子名周(约—369——286年)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人,与孟子同时而稍后。据司马迁记载,他曾管理过漆圆(“漆圆史”)(《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可能这个职事做得并不久。据《庄子山木、外物、列禦寇》等篇记载,庄子家贫,穿补钉衣,住在陋基,靠打草鞋生活,有时向人借米下炊。可是他学问很渊博,司马迁说,“其学无所窥”。与稷下学士宋鈃(宋荣子)稔知(见《庄子逍遥遊》篇),与同是宋  相似文献   

13.
张延华  李厚刚 《社科纵横》2010,25(7):124-126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的〈道德经〉是一种充满了心理学意义的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和谐思想.它提出了道法自然、贵身重生、自知知人、虚静无执、少私寡欲、柔弱不争、相反相成等宝贵思想,对于促进个体内部心理和谐、人际和谐、人事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侯洪澜 《社科纵横》2009,24(4):130-131
具有形而上本体性的“道”,在《庄子》的文本中不仅是思辨性的哲学理念,也是在有限的意象中包蕴无限内涵的审美形象。《庄子》将抽象的理念内附于感性的形象之中,使“有无”、“虚实”的抽象对立转化为“有无”、“虚实”的形象统一,从而跨越了哲学与文学之阀的界限,使对“道”的把握从理性的认知走向了感性的体验,使哲学的概念化生为美学的境界。将这种理念落实到人生的实践,鄹刨构了“与道合一”的人生境界,这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5.
张恒寿先生在《文史》第七辑发表《论庄子内篇产生的时代及其篇名之由来》一文,论证庄子内篇早于外杂篇,并提出内篇篇名是淮南王及其门客所加的新见解。最近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张著《庄子新探》一书,也谈到这个问题。刘笑敢先生在《文史》第十八辑发表《<庄子>内篇早于外杂篇之新证》一文,指出内篇与外杂篇之间在概念使用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张、刘二位的论  相似文献   

16.
由唐初魏征等人编纂而成的<隋书·经籍志>(以下简称<隋志>),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第二部史志目录,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隋志>继承和发展了汉魏六朝的目录学成果,在分类体系、体例结构和编制方法上都有所创新,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一点已为众所公认.但<隋志>的学术价值远不止于此.<隋志>实质上是一部官修的学术史,它继承了<汉书·艺文志>"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传统,对唐代以前的整个学术的发展作了全面和概括的总结,对于经学史、史学史、子学史和文学理论史等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即是从史学思想史的角度对<隋志>所作的一些初步的研究和阐述,疏谬之处,敬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7.
庄子的音乐思想主要表现在"天籁""天乐"观上,这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一种普遍的观念,也是一种很朴素的"自然音乐观"。而这种观念是建立在人道本于天道,即"天人合一"基础上的。这种观念自产生之日起,就对后世的儒、道两家学派的众多学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成为后来中国文化艺术的根。  相似文献   

18.
略论庄子的辩证法思想单维华庄子的文章别具一格:妙趣横生,用大量光怪陆离的寓言故事,来阐发深微的哲理,使文章主题蒙上了层层奇云异雾,使人难识"庐山真面目"了。所以使后人解庄,往往妄生曲说。今人论及庄周,常一言蔽之:相对主义、诡辩论,这似乎成为定论,庄周...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对待万物所呈露的道之自性,以此解释了具体的人性化、现实化,说明庄周以解牛等寓言故事为喻,论证了顺物之性、顺自然而行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蒋红群 《创新》2016,(6):75-82
马克思实践人学的完整创立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完成的。在这部成熟的人学著作中,马克思赋予实践概念以崭新涵义,并围绕生产实践与人的本质、交往实践与人的历史、工业实践与人的发展、革命实践与人的解放四个方面,对一系列重大人学问题进行了深入阐发,由此发动了一场异常深刻的人学革命。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实践人学对于新常态下中国"五大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也不乏深刻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