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文章提出了省际投资差异与省际增长敛散性之间影响机制的理论假说,并依据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对该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特别的,论文分(1952~2004)、(1952~1971)、(1971~2004)三个样本区间考察了我国省际投资水平差异与省际增长敛散性之间的因果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时期新的医疗保障制度下,人们的医疗需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此,深入、持续地研究对医疗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以及变化规律是非常必要的,它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基本依据。本文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12个盟市的城镇职工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01年)并结合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统计系统所处的环境 1.外部环境 (1)经济体制的转变.目前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型时期,经济体制的变革导致社会经济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统计系统的具体功能和结构必然相应地发生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近40年中国统计信息工作大体可分为两个时期:1952年至1982年,为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统计信息;1983年至今,为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时期的统计信息。对这两个时期统计信息工作进行分析评估,可以使我们头脑清醒,思想解放,加快改革,利用统计信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本以来,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转型时期。而一个真正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它具有两个非常鲜明的市场主体和两股由金融机构作中介的“资金流”,这就是城乡居民(以下简称居民)和企业以及它们之间的货币流和资本流。经济运行规律清楚地告诉我们:一方面,居民把自主的劳动、资金或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提供给企  相似文献   

6.
探讨和总结新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演化和经济理论取向之间的联系,对于推动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深化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总结发现,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经历了计划经济时MPS体系的建立和发展阶段,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MPS体系和SNA体系并存的阶段,市场经济深化发展时期SNA体系下的发展阶段;概括了中国经济理论界在三个不同时期理论研究,特别是价值理论研究的进展。从中可以看出,随着SNA体系在中国的建立,中国理论界在价值理论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是中国国民经济核算演化的理论动因,但面临SNA体系在中国的深化发展,中国理论界在自然资源的定价和新经济贡献的测度上,还有诸多理论命题需要突破。  相似文献   

7.
对统计体制改革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计工作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 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统计工作要适应其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好统计的服务、咨询和监督等重大职能,有必要对我国的统计体制作一些重大的改革,以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我国现行的统计体制源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主要是为计划服务,基础是公有制的国有、集体经济社会单位。统计管理和统计  相似文献   

8.
莫扬等 《统计研究》2014,31(12):82-87
本文利用结构突变理论重新检验EH假说,发现Campbell和Shiller(1987)模型隐含了有关单一利率的结构突变特征的两个条件:存在共同结构突变点;在共同突变点的突变幅度也完全相同。只有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传统EG检验才不会错误拒绝EH假说。本文针对z这些问题改进了实证模型,重点转变为分析EH假说在中国市场不成立的原因,发现排除“利率倒挂”和各利率的共同结构突变点的干扰以后,EH假说分别在SHIBOR长短期利率成立。SHIBOR隔夜拆借利率是一个结构突变的稳定过程。  相似文献   

9.
1、本文的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要求,2000年以前中国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过期。本文的目的,是试图阐述中国政府统计适应经济体制转型所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国民经济的发展既要符合计划经济的要求,也要符合商品经济的一般要求,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是适应这种客观要求的经营管理体制模式。一、实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必须构造合理的体制基础,采取多种结合形式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需要一个相应的体制基础才能实现。这个体制基础主要是由宏观调控、企业机制和市场体系三个方面所组成。宏观调控体制是实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关键环节,起着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1.
邓冰 《统计研究》2005,22(4):75-2
经济普查是一项国情国力的综合调查 ,调查的对象是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与人口普查、工业普查等相比 ,经济普查调查的范围更全、涉及的领域更广。国家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物力进行经济普查 ,得到的最终成果是经济普查数据资料。这些统计数据有 1 0 0 0余项指标 ,可谓非常全面和具体。如何开发应用这些原始数据资料 ,让经济普查数据更好、更方便地满足政府制订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需求 ,服务于社会 ,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有关“如何开发与利用经济普查数据”方面的讨论很多 ,有人主张…  相似文献   

12.
政府统计改革千头万绪,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近来,以调查队的整合为标志的统计体制改革取得进展,国家统计、地方统计、部门统计三位一体的格局愈见清晰。在此之时,如能将统计标准化建设放在较为重要的位置,抓住这一统计制度的细微之处做好“文章”,则是通往“内创和谐、外树信誉、优质服务”的快捷之路。一、统计标准和统计标准化标准是衡量事物的准则,统计标准则是统计活动过程中用以衡量统计对象的准则。统计标准的内容其实十分广泛,不只是各种统计分类,统计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概念、范畴、目录、编码、表式,特别是统…  相似文献   

13.
王小童  高昌林 《统计研究》2009,26(3):97-101
  本文介绍创新调查分析领域比较流行的CDM模型的由来、结构及其在创新调查分析领域的应用,依据全国工业企业创新调查指标对CDM模型进行了改进,尝试建立一个适合进行中国企业创新的微观实证研究的模型框架。  相似文献   

14.
农村民间金融的内生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慧霞 《统计研究》2006,23(8):33-36
研究民间金融与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实质上是研究民间金融对现代农村经济变化的适应力,以及它们不断发动自身改革的能力。本文的分析对象是长期经济增长背景下的农村民间金融。在农村发展过程中,金融组织创造增长机会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农户、乡镇中小企业和经济要素在一定空间内形成集聚成块的发展格局,农村参与社会分工的渗透力和竞争力增强。对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运作机制、结构特征、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内生性机制及其发展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是一个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题。一、内生增长理论的发展进程及其在中国的应用(一)内生增长…  相似文献   

15.
衡量产业区域集聚程度的简便方法及其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摘  要:受统计数据的限制,现有衡量产业区域集聚程度的方法在测度我国产业区域集聚程度时难以发挥作用。本文构建了一种测度产业区域集聚程度的简便方法——θi指数,对我国制造业区域集聚程度及其变化趋势进行测度,并与已广泛使用的产业区域集聚程度γ指数测度的(近似)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θ。指数是一种能够利用现成的统计数据有效测度我国产业区域集聚程度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运用恒常条件相关(CCC)和动态条件相关估计方法(DCC),本文考察了中国金融经济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从1999年开始,随着中国金融深化程度和金融市场开放度的提高,金融经济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的动态关联程度持续上升。金融因素对经济周期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货币政策对真实经济的引导效果进一步强化,金融经济周期在中国表现愈加明显。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平抑经济波动时,不能仅以真实经济指标作为参考,还应参考金融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7.
关于服务业统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灿 《统计研究》2009,26(1):40-44
 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新增长点,但中国的服务业统计却处于严重滞后的状态,亟须探索服务业统计的理论和方法,藉以建立和完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本文分析了目前服务业统计的问题症结及其解决思路,并澄清了有关服务业与第三产业的基本概念和整体范围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杨缅昆 《统计研究》2005,22(4):64-4
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节夫于 1 93 6年创立投入产出模型。由于这一模型在各国宏观经济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因而受到世人的瞩目。 1 968年 ,联合国统计局将投入产出核算纳入SNA中 ,使其与国民收入核算一道 ,成为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投入产出学领域内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试图在列昂节夫的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使投入产出分析不仅用于中间产品的分析上 ,也不仅用于考察最终产品和总产品之间的数量关系上 ,而是能在更大的经济领域内得到更广泛的运用。刘起运教授所发表的《结构式凯恩斯乘数模型研究》(《统计研…  相似文献   

19.
雷钦礼 《统计研究》2006,23(1):56-61
一、中国服务业发展之谜服务业即第三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随着经济的增长,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将逐步上升,并逐步成长为整个国民经济中份额最大的部门,通常被认为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但是,对于中国服务业的发展,许多学者却发现颇难用这一规律来解释。那么,中国服务业的发展究竟与世界各国有什么不同?中国服务业的发展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首先,我们将中国服务业的产出比重与世界一些国家的情况进行一下比较。表1给出了2000年中国和世界一些发展中的低中收入国家以及一些高收入发达国家兰次产业增加值比…  相似文献   

20.
统计能力建设与国家统计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梦根 《统计研究》2008,25(4):7-15
在信息时代中,国家统计系统已经成为一国信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企业、居民对统计信息的需求空前膨胀,要求也不断提高。但是在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中,统计发展水平比较低,统计系统面临的挑战日益巨大。实施国家统计发展战略,是开展统计能力建设的重要平台,有助于迅速改善统计系统的绩效。中国应该尽快制定和实施国家统计改革与发展战略,本文对国家统计发展战略的内涵、基本原则、核心要素和实施步骤等内容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