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方 《老年世界》2014,(2):18-19
有关老人的新闻近日又成了媒体报道的热点:在江苏,大妈们为了晚上跳舞,占据小区空地,在此停留的车辆都被贴上“警示”纸条;在吉林,一位82岁老人因为公交车没进站点让他多走了路,竞把司机骂晕了过去;在汕头,两名高三学生扶起了骑电动车摔倒的老人,反被老人诬陷讹诈,报警后才获清白……上周,有网络媒体将之集纳为专题并炮制一话题——中国的老人是不是“变坏”了?  相似文献   

2.
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我国丧偶老人占老年人口的36%,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丧偶老人有再婚要求。但目前丧偶老人再婚率极低,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子女干涉老人再婚的现象较为普遍。据对江苏省建湖县恒济乡IOO名有再婚愿望的丧偶老人调查发现,受到子女干涉的占65%。当前子女干涉老人再婚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封建传统思想毒害较深。一些人常常以陈腐的偏见来束缚老人追求幸福的手脚。二是怕“肥水流入外田”。有的老人一生节俭,积蓄颇丰,子女伯父(母)的财产被外人分割。三是不愿失掉“家庭保姆”。有的老…  相似文献   

3.
最后的守护     
这个冬天一直在下雪,门前小石桥上的积雪已经被碾压成厚厚的冰,小石桥的桥面变得光滑如镜。老人坐在门洞里,看着小石桥,一下午的时间里,老人看见有八辆电动车在桥上摔倒。幸亏是年轻人,老人想,如果是上了年岁的人,可怎么得了啊。  相似文献   

4.
厄瓜多尔南部的洛哈省比尔卡班巴山谷,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的气温常年在摄氏18-24摄氏度之间,湿度平均为68%,空气清新,没有污染,年迈的老人随处可见。他们既没有人搀扶,自己也不拄拐杖。居住在这里的土著有3000多人,百岁以上老人就有近百位,八九十岁的老人算是“壮年”了,因此,这里被人们称做“长寿谷”。生活在“长寿谷”里的老人都是“闲不住”的人。  相似文献   

5.
马美茗 《老年人》2009,(12):37-37
1924年初夏,一位古稀老人在湖北汉阳鹦鹉洲投江,被江水冲下百余里,为渔民所救。可是,老人苏醒后拒绝进食,数日后还是辞别了人世。原来,这位老人是因为不满当时的腐败政治,决心以死来唤醒国人。老人叫夏思痛,是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曾被孙中山称为“革命模范”。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导刊》2011,(11):46-47
多位老人获救普写生命奇迹 三位老人被困20小时后获救 3月11日,地震带来的海啸席卷了重灾区日本宫城县的名取市,有三位老人乘坐的汽车被海水冲到了一所学校附近,卡在了废墟中。汽车严重损坏,车内的老人无法自行开门逃生。但幸运的是,在这所学校中聚集了很多当地的幸存者。他们在学校的楼顶发现了被困在汽车内的老人,并通知附近的自卫队员前来救援。  相似文献   

7.
《老年世界》2013,(7):30-30
春节假期结束,有一些特殊的家庭却因为永远等不到子女回家而黯然神伤,他们被叫做“失独家庭”。人口学家预计,我国失独家庭未来将达到一千万,民政部表示,失独老人将参照三无老人的标准,由政府来供养。  相似文献   

8.
他把五保老人当爹娘双峰县青树坪镇介塘村有一个把五保老人当亲爹娘奉侍的人。25年来,他伺候了4个五保老人安度晚年,他就是被人誉为“菩萨心肠’的共产党品凌促时73岁的孤寡老人凌洋生左脚残疾,不能远走,碾米、担水、打柴实在困难。凌仲时与妻子商量,便把老人接...  相似文献   

9.
善心必有善行,善行必有好口碑。洞口县石江镇供销社服务部主任周玉清,从1972年以来,几十年如一日,诚心诚意地赡养了23位孤寡老人,被老人们称为“孝子”。他也因此荣获全国“敬老好儿女金榜奖”。1972年,刚参加工作的周玉清,被分配到石江区供销社树林分社当营业员。一天,两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步履蹒跚地来买猪肉,当时因肉类供应紧张,两位老人排了半天队还是两手空空,便失望地走了。细心的周玉清看在眼里,一种怜爱之情油然而生。他连忙跑上前去,与老人交谈,得知其中一位老人姓刘,一位姓李,是本乡金塘村的孤寡老人,…  相似文献   

10.
刘剑 《当代老年》2013,(10):26-26
路边老人客栈 美国有一种设在公路旁边的客栈,此客栈的工作人员均是老年人。他们为行驶在公路上的汽车和游客提供休息的场所,尤其欢迎来客栈休息的老年人,这种公路边的简易旅馆被称为路边老人客栈。  相似文献   

11.
藏族老人吾金措毛做梦也没有料到,她会在68岁经历这场7.1级的玉树大地震,并且在废墟中被困了123个小时后,被成功救援。老人获救后生命体征平稳,但锁骨被门板压断,被送往西宁的青海藏族医院救治。更令她没有想到的是,4月19日11时,当她被抬进医院之后,总有两个汉族姑娘日夜照料她:给她洗脸、洗脚、洗头、剪指甲、  相似文献   

12.
德林 《老年世界》2006,(18):10-13
一位东北老人走亲失散后在外流浪3年,就在老人生命的烛光快要熄灭时,一位素昧平生的苏北农民义无反顾地为老人重新燃起了生命之火。原以为可以将被救的老人送回家,没想到老人在他家一住就是13年。  相似文献   

13.
《老龄问题研究》2004,(1):15-26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患病的增多,对老人躯体和精神上的虐待给老人的健康所带来的影响也逐渐加重。老人年纪越来越大,身体和认知障碍也越来越明显,这就使得老人更加难以脱离这种被虐待的关系,更加难以作出正确的  相似文献   

14.
近日,广东省东莞市一名年过八旬的老人因为连遭3辆公交车拒载,一怒之下抓起砖头砸向公交车车窗,逼停公交车。记者调查发现,东莞不少老人均有被公交车拒载的经历,导致跌倒、受伤等情况时有发生。对此,东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源在于公交体制本身。  相似文献   

15.
杨学友 《当代老年》2013,(10):10-11
2012年初冬,刘凤兰老人因病住进医院,被诊断为老年痴呆症,这就意味着老人今后得靠他人护理才能生活。  相似文献   

16.
中国老人越来越多,如何保证他们的“五有”,不能不被社会普遍关注。应当说,国家、社会和家庭是养老的必然渠道。我们搞社会主义,有责任和义务使每一个老人都能过上幸福的晚年,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但是,目前不尽如人意的事还很多很多,老人如果不靠自己而过份依赖别人,恐怕很难有好日子过。当然,靠自己也有靠不住的时候,比如病倒在床,生活就无法自理了。那么,还有别的可靠吗?我想来想去,觉得在老年人中提倡志愿互助也是一个办法。成语有“同病相怜”一说。大千世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事实上,对于老人,不到年龄很难说清个…  相似文献   

17.
李青  陈建新 《当代老年》2006,(10):18-19
古稀老人身陷亲情泥潭 2001年,一个秋日。—位古稀老人无奈地走进了宜昌市西陵区法律援助中心,一脸茫然。此时,他已深深陷入亲情泥潭之中……老人名叫刘斌。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竟然被女儿起诉了。  相似文献   

18.
大雁 《老人世界》2011,(12):24-26
两位老人黄昏恋,儿女们为了财产坚决阻拦。为了儿女,两位老人只能委屈求全过起了“走婚”的生活。即便如此,仍被儿女们像防贼一样防着,房产证、户口本、存折都被儿女们“保管”着。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我的邻居胡姣秀老人早年丧夫,后与同母异义的弟弟何某共同生活。一日,她煮猪食被大面积烫伤,之后身体虚弱,逐渐丧失劳动能力。何某嫌其白吃饭,谎称背她去敬老院,竟把她丢在邻乡的深山中,幸亏被人发现送回。此后,胡姣秀老人由村民轮流供柴送水,乡、村两级救济钱粮。这样过了些日子,老人与本组村民王某经公证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约定胡姣秀的生养死葬由王负责,胡去世后将所有的5间房屋及用具全部赠送给王某。依照协议,王某将老人接到家,后见老人愈加衰弱,又把老人送回原处。老人无所依靠,只好仍由本组村民轮流…  相似文献   

20.
绮丽 《老人世界》2013,(2):16-18
2012年10月21日,央视一则新闻让河南郑州一位被网友称为“烧饼奶奶”的老人走红网络。68岁的孟玉华老人15年如一日卖烧饼,用攒来的钱救治两个聋哑孙子。出名后的“烧饼奶奶”近况如何?她背后都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