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著有《中国知青史》的刘小萌博士新近又推出了《中国知青口述史》(以下简称《知青口述》)。该书50多万字,是从他采访过的数十位对象中择取了13位知青的口述编纂而成。从类型上看,作者尽量想使它具  相似文献   

3.
高文阁 《现代交际》2010,(5):191-191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课程要掌握基本学习方法,包括深刻理解“历史是什么”,从史实、史评、史论、史考、史辩五个层次深度上学习历史,贯彻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逻辑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正>清代乾嘉时期,考据学风大盛出现了众多考史著作,而《十七史商榷》与《廿二史札记》、《廿二史考异》一起成为乾嘉史学的代表作,被人誉为清代三大考史名著。本文对《十七史商榷》的版本、卷数及作者在各资料中所存在的歧义处进行简单的阐述。根据其考订的内容,对《十七史商榷》进行进一步的划分。并从《十七史商榷》本身内容,评述其优劣得失。  相似文献   

5.
《公关世界》2022,(17):125-126
<正>书写中国传播思想史,旨在促进中国传统传播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构建中国自主的传播学知识体系。本书采取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书写方式,提出中国传播思想史的基源问题乃传播与秩序互构,或曰传播成就秩序。秩序生成于道或性—在天与自然为道、在人为性,而传播(言说、交往)乃载道成道、创生秩序的工具。从基源问题出发,中国传播思想史可辟出若干指向不同传播情  相似文献   

6.
泰伯里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上著名的<古兰经>注释家、圣训学家、伊斯兰教法学家、历史学家.一生涉猎广泛,著作等身.其代表作之一<历代民族与帝王史>(Tarikh al umamu wal muluk)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人类起源、下迄作者著此书的历史发展轨迹,其史学价值堪与我国<资治通鉴>等同,堪称阿拉伯史学上承前启后的丰碑巨著,也是研究伊斯兰史、古代东方民族史乃至世界通史的杰作.  相似文献   

7.
泰伯里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上著名的《古兰经》注释家、圣训学家、伊斯兰教法学家、历史学家。一生涉猎广泛,著作等身。其代表作之一《历代民族与帝王史》(TARIKHALUMAMUWALMULUK)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人类起源、下迄作者著此书的历史发展轨迹,其史学价值堪与我国《资治通鉴》等同,堪称阿拉伯史学上承前启后的丰碑巨著,也是研究伊斯兰史、古代东方民族史乃至世界通史的杰作。  相似文献   

8.
《中外书摘》2009,(4):35-35
林克仁所著《中国箫笛史》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推出。  相似文献   

9.
“传统与现代化”及“人与现化代”一直是史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在我国,一些城市和地域在从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型发展进程中。呈现出较为独特的发展路径和显著的发展成果,对此中原因的探索也成为让人感兴趣的课题。最近,由南京大学贺云翱教授主编的《无锡人与中国近现代化》正是有关这一课题的一本力作。该书探讨了无锡市在1840年之后到20世纪末,如何从一个江南小县城成长为全国性特大城市的原因和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0.
严耕望的《治史三书》是史学入门者的案头读物,《治史经验谈》总结了严氏自己的治史方法和阐释了历史研究应遵循的规律。《治史问答》收录了严耕望回答讲学过程中诸生提问的二十一则小文。书中论及历史研究中考证、校勘的具体方式,提醒后学板凳要做十年冷,从态度到方法指导初学者正确治史。  相似文献   

11.
<正>《西域歴史语言研究集刊》由中國人民大学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主辦的学术刊物,主编为沈衛榮教授。2007年创刊,至今已出版七辑。该刊登载国内外学者关于在中国西部和北部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历史、语言、考古、地理、宗教等方面的优秀研究成果,以多种学术语言发表。  相似文献   

12.
邓拓、丁一岚的相爱,缘于一篇来稿。1941年2月,河北平山县发生了一起令人发指的惨案:熟泥沟村有位村妇救会干部,名叫陈珠妮,因为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支前活动,竟被公公、婆婆和丈夫活活打死。并用烧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一直走在现代化的前沿,特别是最近几年的技术崛起可以与美国等超级大国相竞争。从十七世纪开始,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到现在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并且已经展示出了发展潜力的多样性。从现代化以来,中国已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受追捧的国家之一,这也影响了中国在各个领域里的表现。现代化的演变是从1644年至1911年间的清朝开始的,1912年中国被宣布为共和国,并且开始了通过技术和教育改进的现代化改革。通过整篇文章,读者将了解到中国做了哪些改变,以及中国可以继美国之后成为超级大国和当今最现代化的国家之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买书不为阅读只为观赏的,恐怕只有两种人,要么是附庸风雅的暴发户,要么是家境殷实的藏书家.这两种人我都不是,却也有过一番类似的经历.汉译<埃及古代史>不过10万字,买回一两年至今尚未读毕,可它又是我从书架上取出次数最多的一本书,不时拿在手中把玩欣赏.对一本书产生这样的"感情",在我是从未有过的.当时在旧书摊上发现它后的喜悦,仿佛现在还能感觉到.  相似文献   

15.
买书不为阅读只为观赏的,恐怕只有两种人,要么是附庸风雅的暴发户,要么是家境殷实的藏书家。这两种人我都不是,却也有过一番类似的经历。汉译《埃及古代史》不过10万字,买回一两年至今尚未读毕,可它又是我从书架上取出次数最多的一本书,不时拿在手中把玩欣赏。对一本书产生这样的“感情”,在我是从未有过的。当时在旧书摊上发现它后的喜悦,仿佛现在还能感觉到。  相似文献   

16.
社会变迁是这个时代的核心问题和主要现象之一,它意味着从个体到全球性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上的改变。中国青年从走出政治理想主义的神圣光环开始,迅速接受后现代文化,融入全球化的大潮,其精神有个裂变的过程。在社会变迁中,青年的精神历程构筑了整个青年群体的精神史。  相似文献   

17.
1980年初冬,随着拨乱反正的持续深入,华夏大地禁区突破,西北5省首次伊斯兰学术讨论会在银川召开,各地专家、学者、名流济济一堂,极一时之盛,揭开新时期回族伊斯兰教研究的序幕。从此,回族伊斯兰研究园地里异军突起,人才辈出,形成专业与业余相结合的作者阵容,战果丰硕,译作论著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品类之繁,可谓万紫千红。《回回历史与伊斯兰文化》(以下简称《回化》)就是这个百花园里的奇葩之一。 《回化》辑入论文25篇,论时空跨度,大部分文章集中于明朝,地域则偏向于“西域”(包括狭义与广义范畴),对象是回回的活动,如丝绸之路上的贸易与移向、入附中原、入附中原的人口及其分布与职业结构、姓氏汉化等。《西域番国志》对瓦刺社会、新疆的伊斯兰教、蒙古族的回回等都作了精确的考证,复盖面广,披卷展读,大漠风情尽入眼底。该书可以说是集明代回回人文史地之大成,构成完整的数代专论体系。 其他文章则是有关当代回族伊斯兰研究的热点问题,诸如伊斯兰教对回回民族的形成作用,闻名世界的航海家郑和的宗教信仰,萨都刺、高克恭的族籍争议,《古兰经》在中国,《天方典礼》的研究,林则徐《竹枝词》中的新疆天山南北风土人情等,不袭老谱,敢于创新,独树一帜。 探索回回民族源流,可上溯1000余年前。唐宋门户开  相似文献   

18.
In the modern consumer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es and global trade is ushering global commodities into people's lives at an unprecedented speed. Even in a small town in China, people can get exactly the same things -- Coca- Cola, iPhones and Nike shoes -- as most people in the rest of the world.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many ordinary objects in the daily lives of Chinese, and those objects embody China's national identity.  相似文献   

19.
China is one of the most diverse countries on Earth, and its habitats range from the vast deserts of the northwest and the Tibetan Plateau, to forested mountain slopes, to a myriad of rivers and lakes and the steamy tropical forests of the far south. China is home to many rare and threatened species. and conservation is now a firm priority for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nterest in China's green heritage has never been greater,  相似文献   

20.
"Dear Scott, you are about to embark on the ride of your life, so, buckle up dude," writes author Scott Kronick in the opening line of a letter his younger self. "When you have the chance to move to China in 1995, jump at this. It will be an inflection point in your life you will not forge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