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9 毫秒
1.
猎头的价值     
刘佳 《职业》2013,(19):38-39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提高,猎头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简单来讲,猎头就是物色、发掘人才的人,既而把这些人才推荐到需要他们的企业里。猎头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在他们看来是人才的人,这也使得更多的人想要加入或者已加入到猎头的队伍当中。  相似文献   

2.
李黄珍  赵岳  慕容 《职业》2014,(13):22-28
幸福是一种人人追求的美好生存境界,也是身处职场中大家向往的工作状态。每当提起"幸福"的工作,很多人便会联想到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的团队氛围、人性的企业文化、理想的薪酬待遇……当今社会,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了制胜的先机,而人才的去留恰恰决定了企业能否打造一个能够吸引人才的强大"磁场",一个能让员工甘愿为其付出的"幸福家园"。  相似文献   

3.
资讯     
《职业》2012,(15):13
数字我国人才资源总量达1.2亿人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共同开展的首次全口径人才资源统计结果显示,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人才发展进入到一个整体推进、优先发展的新阶段。截至2010年底,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全国人  相似文献   

4.
邢启蒙 《职业》2011,(6):22-23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人才发展的目标。其中,高技能人才队伍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纲要指出:“要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到2015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400万人。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900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到1000万人左右”。  相似文献   

5.
最近,中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有很多新的提法让人耳目一新,如“完善外国人永久居留权制度.吸引外籍高层次人才来华工作。加大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力度,探索实行技术移民.制定国外智力资源供给、发现评价、市场准人、使用激励、绩效评估、引智成果共享等办法”。这表明中国已经开始把吸引海外人才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12月18日,重庆市召开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暨“万名社工专才培养计划”启动仪式。“万名社工专才培养计划”是重庆市重点人才培养工程。按此计划,到2020年将实现培养社会工作领军型人才50人、高层次社会工作人才1000人、社会工作骨干人才3000人、社会工作管理人才3000人、基础性社会工作服务专才2万人,全市社会工作人尤总量达到13.3万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今年6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发展目标这样描述:“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基础.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2015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到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300万人。”  相似文献   

8.
问: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和举措是什么?答: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目标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打造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到2015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6800万人。到2020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7500万人,占从业人员的10%左右,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为10:40:50。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近日印发。根据《规划》,重庆将以“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为核心,大力培养高层次、专门领域的社会工作人才。到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将增加到13.3万人,其中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1万人。  相似文献   

10.
用才与容才     
如今是知识经济时代,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人才的极端重要性毋须赘言。但眼下不少企业,尤其是一些乡镇企业,人才往往是“来去匆匆”,来得快走得也快。究其原因,是缺乏良好的容才环境,未正确处理好用才与容才的关系。人才总是在某个方面有一技之长,有的甚至技压群雄。能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这就要看用人者如何处理与人才的关系。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段话:“这里安葬着一个人,他最擅长的能力是,把那些强过自己的人,组织到为他服务的管理机构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卡耐基的远见和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11.
门敏 《职业》2007,(29)
当今社会已进入到了一个高科技时代,大量的信息使"人之生有涯,而知无涯"的矛盾日趋尖锐。同时,当今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已演化为人才的竞争,智力的竞争,现今许多国家都对人才和智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人才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则主要靠教育。  相似文献   

12.
《职业》2011,(23):14-14
浙江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近日正式发布《浙江省高技能人才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标志着该省高技能人才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启动实施。根据计划,到2013年底,浙江省要新增各类高技能人才30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40万人;选送海外培训高技能人才300名,培养300名具有地方特色、绝技绝活的能工巧匠;从省外引进急需型高技能人才3000名,其中海内外高端技能型人才150名;扶持10所重点技师学院,建立10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等。  相似文献   

13.
数字     
《职业》2011,(1):12-12
11000多人 “十一五”期间,我国人才队伍更加充实壮大。在高级专家方面,选拔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1000多人,选拔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0名。技能人才方面,到“十一五”末期,估计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将达到1.1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5%,比“十五”末期提高4%,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800万人。  相似文献   

14.
胡杨之地     
人用灵魂这个词把自己跟动物拉开了距离。因有灵魂,人才有喜悦和悲伤,有良知与禁忌。人在灵魂的引导下,会哭泣和欢笑。人并没有把“灵魂”这个词送给动物,更不觉得植物有灵魂。一株草,由青到黄,从春到秋,怎么会有灵魂呢?但如果你见到胡杨林,这种看法也许会发生转变。我在四子王旗的速亥看到的,与其说是胡杨林,不如说是一个又一个悲泣的灵魂。  相似文献   

15.
截止到2003年底,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已发展到1521410家,其中个体工商户1465137家,私营企业49188家,国有集体改制企业5397家,外资企业1688家,在省、市、县三级工商部门注册的分别为393家、75136家、1445881家。共有从业人员619.83万人,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职称的人才总量为39.85万人,占全省人才总量的13.34%。其中  相似文献   

16.
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字表明,在我国2.7亿城镇从业人员中,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以及具有相当水平的技能劳动者只有8720万人,只占从业人员的33%.按照"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技能劳动者总量应由目前的8720万人增加到1.1亿人,占城镇从业人员比重由33%提高到40%.在技能劳动者中,技能人才由1860万人增加到2750万人,净增890万人,比重由21%提高到25%.完成上述培养目标也是职业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要求从业者必须多研究、多思考、大胆地探索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视野     
《职业》2005,(5)
信号外资企业看重人才"三商"学历、经验、专业曾是不少企业选人的硬杠杠,但近年来许多外资企业选人时更看重"三商",即智商、情商和胆商。智商即人智力高低的数量指标,直接体现人的多方面能力;情商即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胆商,则是一个人胆量、胆识、胆略的度量,反映着一个人的冒险和创新精神。专家指出,要想事业有成,"三商"缺一不可。中国企业最缺四类人才翰威特公司的一项资料显示,中国企业主要短缺四类人才,其短缺程度各不相同:一般科学技术人才短缺17%;信息与电子商务技术人才短缺20%;项目、客户管理人才短缺32%;领导与管理人才短缺49%。其中,可以协调企业各部门正常运转、保证员工发挥最大价值的领导与管理人才有接近一半的缺口,这为企业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18.
资讯     
《职业》2011,(23)
计划浙江启动实施高技能人才三年行动计划浙江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近日正式发布《浙江省高技能人才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标志着该省高技能人才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启动实施。根据计划,到2013年底,浙江省要新增各类高技能人才30万人,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9.
2010年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掀起了新一轮人才工作的新高潮。人才是一切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人才观念的现代化已成为国家现代化的先导,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所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才观念和人才工作涉及到政府、社会、单位、家庭等方方面面,是每个人都无法绕开的问题,如何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20.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才争夺的局面愈演愈烈。很多企业意识到了人才是一个企业最为宝贵的资源,而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各项需求,不惜成本留住人才。却也有只重眼前利益的企业,一方面认为“离职没什么大不了,只要发一个招聘广告,就可以招到大批的人”,另一方面却抱怨刚招到的人没几个月又走了,却不坐下来想想,这样频繁的人员流动不但影响了工作的连续性,还会增加企业的重置成本和管理成本,也使企业内部人员缺乏安全感、归属感,企业声誉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