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远瑜 《当代老年》2009,(2):24-25
同治十一年(1872)二月,曾国藩病死,李鸿章曾作联挽他,说: 师亨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 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  相似文献   

2.
1928年 ,21岁的瑶族农家子弟江华上了井冈山。从此 ,他跟随毛泽东干革命 ,久经生死考验 ,成长为党的高级干部。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 ,毛泽东与江华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最初会见1928年秋天 ,井冈山黄洋界战役激战正酣 ,茶陵县委书记江华突然患病 ,住进了红光医院。10月的一天 ,时任红军前委书记的毛泽东专程去医院探望江华 ,嘱咐他好好养病 ,早日重返战斗岗位。临走时 ,毛泽东关切地说 :“你出院后 ,不要回县委了 ,到前委来工作吧。”江华深受感动 ,又一次想起了几个月前与毛泽东见面的情景。那是1928年5月 ,他从安源赴茶…  相似文献   

3.
吴珍 《老年人》2003,(4):38-39
毛泽东有许多国际上的朋友,斯大林被毛泽东称为中国人民真正的朋友。1949年12月6日,毛泽东亲自赴苏联莫斯科为斯大林70岁祝寿。当天,在斯大林宽敞的办公室,苏共中央政治局全体成员列成一排欢迎毛泽东。斯大林站在最前面,见毛泽东走进来,笑容可掬地伸出双手,表示热烈欢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让斯大林想了很多很多。他由衷地称赞毛泽东道:“伟大,真伟大!你对中国人民贡献很大,你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我们祝愿你健康!”毛泽东十分尊重斯大林,但并不迷信。过去,斯大林对毛泽东所坚持的中国革命道路,有过疑虑和意见,这一点让…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与蔡元培的交往有着深厚的渊源。1918年由当年长沙师范老师、后任北京大学教授杨昌济介绍给北大校长蔡元培,毛泽东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当助理员,负责红楼第二阅览室管理报刊,登记阅览者的姓名。从此,毛泽东可以广泛阅览京、津、沪和全国重要报刊,进而研究各种学说。原来,杨昌济在英国留学,蔡元培在德国留学时,两人互有交往。后来,杨在长沙师范讲授伦理学,用的课本即蔡从日文转泽来的据国人著《伦理学原理》。1918年春,杨受蔡之聘请到北大当教授,接着,杨介绍自己的学生毛泽东到北大图书馆工作,因此,毛直接认识了李大别与蔡…  相似文献   

5.
石海 《老年人》2006,(3):38-39
黄克诚是湖南永兴县人,1902年出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一生坚持真理,刚正不阿,敢说敢为。对毛泽东,他也是敬佩而不盲从,有话就说,以致毛泽东对他由倚重到产生误解,在庐山会议上将他与彭德怀一起打成“反党集团”。但是,黄克诚复出后,并不计较个人恩怨,而是从党的事业出发  相似文献   

6.
陈先枢 《老年人》2005,(9):41-41
“一声请坐话由衷,一杯热茶暖融融;本是常来常往客,张张笑脸满春风。”这首诗,是老干部对武冈市委老干部局工作人员的赞美。说起武冈市这几年的老干部工作,确实是一步一个脚印,变化很大。大家说,这当中李会校功不可没。他关心体贴老干部,真心真意为他们办实事,不愧为老干部的贴  相似文献   

7.
天刚蒙蒙亮,张干再也无法入睡。他靠在床头,点燃一支烟,一闪一闪的烟火,照映着他微竖的浓眉和沉思的神态。这位湖南教育界的老人,永远无法忘记1951年秋天赴京的情景,是毛泽东主席发来的请柬,邀请他进京,国庆节那天又同毛主席一起登上了天安门的观礼台。张干是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求学时的数学老师。他为人精明,言辞练达,有社会活动能力,不到30岁就当上了第一师范的校长。但张干的许多做法,引来学生的不满。1915年,终于酿成声势浩大的驱张学潮。毛泽东在妙高峰君子亭写了《驱张宣言》,抨击张干的诸多弊政。这一…  相似文献   

8.
城南古井在长沙市天心区妙高峰下的湖南省第一师范内,由于此地位于城南,又是古城南书院旧址,故名城南古井。它与附近的白沙井、南沙井、老龙井属同一泉脉,井水常年不涸不溢。城南古井到现代名气大增,缘于毛泽东在一师学习和工作时,每日到井边提水洗冷水浴。青年毛泽东特别重视体格锻炼,他在一师最喜爱的运动有冷水浴、日光浴、风浴、雨浴、游泳、爬山、露宿、长途旅行、六段体操等。1920年秋至1921年冬,学校先后聘任毛泽东为附属小学主事、师范部国语教员。这一时期,毛泽东已秘密从事创建中国共产党和组建中共湘区委员会的工作。何叔衡、蔡…  相似文献   

9.
陈杨桂 《老年人》2006,(11):36-37
《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是我国老少皆知的四大古典名著。博览群书的毛泽东,更是与这几部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伴随终身的《水浒传》在毛泽东读私塾的时代,《水浒传》还没被称为“古典名著”,相反,大约从明崇祯皇帝时起,它就一直被历代帝王列为“诲盗”  相似文献   

10.
1930年9月,醴陵县21岁的游击队长耿飚,带领30余名游击队员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从此,他成为毛泽东麾下的一员战将,屡建功勋。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他与比他大16岁的毛泽东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31年5月,蒋介石调动2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二次“围剿”。耿飚这时已升任红九师参谋长,他和师长徐彦刚、政委刘英一道率领全师指战员,英勇地开展了反“围剿”的战斗。5月6日拂晓,红九师沿东固通往中洞的大路紧急行军,徐彦刚、刘英和耿飚三人策马飞奔,拐过一个山嘴,看见总政委毛泽东一手拿着指北针,…  相似文献   

11.
何立波 《老年人》2005,(10):36-37
长征出发时,中央成立了“三人团”,由博古、李德和周恩来组成,负责重大事情的领导工作。这是当时最重要的领导机构。在“三人团”中,博古负责政治工作,李德负责军事,周恩来督促军事计划的实施。实际上,一切大事都由博古和李德说了算,好多事情周恩来并不知道。其时,毛泽东虽保留  相似文献   

12.
一个时代的文化与当代人们的思想和观念是分不开的。文化是一个时代的文明成果,是人类社会思想的结晶。从一个时代和一个地区的文化可以反映出当代的发展背景、思想观念、做事方法和原则。湖湘文化就是这样一种特定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地域性。湖湘文化中包含着很多难能可贵的精神,比如爱国奉献精神、敢为人先精神、创新精神、吃苦耐劳、敢做敢当、脚踏实地精神等。湖湘文化的优良品格对当地人民的思想有极大的影响,湖湘文化对于青年毛泽东的生活和思想也产生极大影响。在青年时期,毛泽东的思想并没有很成熟,对于治国理念也并不是很了解,湖湘文化对于青年毛泽东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虚幻的事物发展理论在湖湘文化中属于唯心论,探讨宇宙的规律和理论应该从实际出发,仔细摸索其方向,了解事物的定律,这样才具有合理性。本文首先对湖湘文化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湖湘文化对于青年毛泽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1958年,毛泽东精神抖擞,强调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但是,相对毛泽东的头脑发热,党内著名哲学家李达却清醒冷静得多,他们在思想理论的多个方面开始产生分歧,演绎了直接或间接的哲学故事。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群众路线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群众路线不仅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更为新时期我们党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翻开当年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第八班学生的花名册,其中有两个人的名字引起了我的特别注意,一个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另一个是我的同乡贺果。贺果是湖南省邵东县槎江乡人,兄弟4人,四弟贺绿汀是享有世界声誉的音乐家。1913年春,贺果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与同时考入的毛泽东一起编入新生第一班。不久,四师并入一师,他们又一起编入第八班,同窗研读,朝夕相处达5年半之久,结下深厚的同学感情。在一师,贺果与毛泽东都喜爱体育运动,是志趣相投、情同手足的好朋友。毛泽东提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口号,对登山、远行、游泳、…  相似文献   

16.
张国基1986车参观母校——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张国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侨界人物。他是湖南人,1894年4月22日出生在益阳县迎风桥一个偏僻的山村里。1915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编入第十三班,和毛泽东、蔡和森、李维汉、何叔衡等人一起,同窗苦读了5年。那时,比他长110天的毛泽东,已在一师念完了二年级。他们虽然不同班,但交往较多。张国基经常参加毛泽东组织的读书会,每星期集会讨论一次,谈各人学习心得或互相质疑问难。寒暑假,毛泽东不回家,借居在岳麓山下的半学斋,邀集同学住在一起,自己打柴、挑水、…  相似文献   

17.
孝子毛泽东     
《老年人》2014,(1)
正毛泽东不仅是一位充满革命激情的伟人,也是一位有着孝敬父母之心的凡人。他曾经说过:要孝敬父母。连父母都不肯孝敬的人,还肯为别人服务吗?不孝敬父母,天理难容。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精明能干,克勤克俭,而且善于经营。他的母亲文素勤(文七妹)勤劳善良,品行敦厚,对穷苦人极富同情心。灾荒年头,她常常悄悄地送些粮米接济贫苦的乡亲。父母抚养后代所花费的心血,特别是他们善良、孝道的言行,在毛泽东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无论是寒窗苦读的学生时代,还是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乃至成为一国领袖之后,他始终牢记在心。  相似文献   

18.
《伴侣(A版)》2007,(7):48-48
<正>1927年10月6日,毛泽东与袁文才在江西宁冈县东源乡大仓村一户姓林的人家中第一次会见,袁文才向毛泽东介绍了手下的部将后,还向毛泽东介绍了贺敏学和贺子珍。  相似文献   

19.
初到延安萧军一行于1940年6月14日来到了延安。萧军自己说,他在此地并无安家落户、长居久住的打算,他认为自己是一个作家,活动的天地应该在“大后方”,那里有刊物,有报纸,有朋友,有自己的读者群众,同时,他也不愿意受团体的约束,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经营自己的“独立生活”。  相似文献   

20.
刘松茂 《老年人》2007,(1):32-33
长征途中,毛泽东身边有一个警卫班,他们是班长胡昌保,战士曾先基、陈昌奉、吴吉清、黄应和、阙桂兰、王七九、黄亚堂、钟永和、戴天福等。毛泽东与他的警卫战士朝夕相处.患难与共,建立起了感人至深的革命情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