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起汉译英,许多学生都感到头痛.汉译英是难,但是如果能掌握些翻译的方法,译起来就会容易一些.下面就是我们在讲汉译英时的一些体会.一、套用句型1)直到昨晚11点他才做完作业.分析:句中的“直到……才……”是汉语中的一个强调句式.英语中有一个相对应的强调句型;“It was nct until…,that…”.套用这个句型,翻译这个汉语句子就很容易.译文:It was not until llo’clock last night that he finished his homew-ork.  相似文献   

2.
国内译界罕有关于产品说明书的翻译的讨论。本文针对产品说明书汉译英的现状,结合相关翻译理论和实践提出关于产品说明书汉译英的原则性探讨,并期望由此能引发更多、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汉译英是学习英语的难点,也是衡量英语能力的一个方面。汉译英难在句法结构、语义关系以及逻辑关系上。通过汉译英对比翻译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把握好英语的句法结构和语义关系,既可以巩固原来所学的语法知识,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真正摆脱学了英语不会用英语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4.
翻译涉及到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过程,研究翻译决不可离开语言,对原语和译入语的对比研究是提高译者翻译能力和翻译效果的重要因素。就汉英主语差异的特点来探讨汉译英中主语的定位问题,有助于翻译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汉译英翻译是"中国文化走出去"语境下必不可少的手段和途径,然而我国英语学习者汉译英翻译能力普遍不高,这将不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语块理论与翻译具有关联性,对语块的利用能增进汉英翻译的地道性,能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因此,利用语块理论能有效提高我国英语学习者的汉译英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6.
翻译普遍性是与语言系统差异和译者个人偏好无关的翻译本身所固有的特点。翻译语料库的建立为翻译普遍性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目前有关翻译普遍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简略化、明晰化和规范化等方面,而且这些特点主要体现在译文的句法层面。从合句法的翻译策略出发,对汉译英过程中涉及合句法策略的情况进行了分类和总结,详细深入地研究了翻译普遍性之一——规范化在汉译英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对进一步深刻认识汉译英的本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汉译英研究或作品中,汉语笑话,尤其是古汉语笑话似不大多见,即使出现,也通常是"坐下席".我们这个不擅长幽默的民族在与世界上的其他民族的相互感染中已不再是"旧模样",因而这方面的翻译或研究理当得到应有的重视.现就一篇汉译英"笑话"的不当之处一述己见.  相似文献   

8.
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这二者之间的差异是汉译英的一个难点.流水句是一种在非句终句段出现句终语调的无关联词复句,在专八考试汉译英题型中频繁出现.文章从形合与意合的差异出发,结合分析专八汉译英真题,以此试图说明:通过切分、合并和重组三个关键步骤,分清主次信息,使用关联词、介词和其它形合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汉译英中流水句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9.
高校英语专业汉译英教学借鉴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现实需要。翻译学与认知科学的密切关系启发人们从认知语用学的视角审视、研究翻译教学活动。本文从语用综观论关于动态适应的原则出发,研究影响大学生汉译英学习的社会因素及教学实践中语境诸因素在译文操控中的作用,探索高校英语专业汉译英教学的有效途径,完成翻译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英汉语语言在句子层面存在着句法规则及句子结构的巨大差异。在汉译英的过程中,灵活选择主语为句子翻译之关键。《彷徨》是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最好的译作之一,为翻译学者系统地研究汉译英中主语的选择方法,并探究其翻译规律提供了丰富的译例。  相似文献   

11.
在汉译英研究或作品中,汉语笑话,尤其是古汉语笑话似不大多见,即使出现,也通常是“坐下席”。我们这个不擅长幽默的民族天与世界上的其他民族的相互感染中已不再是“旧模样”,因而这方面的翻译或研究理当得到应有的重视,现就一篇汉译英“笑话”的不当之处一述已见。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克服汉译英的诸多难点,许多学者提出了各种技巧加以解决。笔者认为,首先要从词义,句子结构和翻译思维三个方面下工夫。本文就这三个方面着重比较并分析了汉语和英语的区别,通过翻译典型的例句、分析不同的译法,阐述了在汉译英时如何把握词义、句子结构和西式思维的对策,以期达到交际性翻译的最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13.
笔者立足于测试理论与翻译能力的理论关系,对宁夏大学农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的268名一年级学生进行了两次汉译英学业测试,通过卷面分析,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作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汉译英有相当的信度和效度,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改革措施之一(增加汉译英)有其理论支持与科学性,具有可行性。因此,作为英语教学和测试手段之一的汉译英,对于检查学生掌握英语的程度及运用英语的能力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关联理论与隐性连词的汉英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关联理论为基础 ,探讨粘连在翻译的分析和综合这两大过程中的重要性 ,进一步结合汉译英实例 ,分析不同思维方式对翻译的影响 ,讨论译文与原文相似性的问题 ,从而论证了目的语读者的认知环境和释义相似是译者在汉译英中处理隐性连词时应把握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翻译理论方面的建树之外,许渊冲先生以诗词英译而闻名遐迩、驰誉中外;同时,他的小说汉译也颇具特色,并形成自己的鲜明风格。本文对许氏翻译理论与小说翻译之间的关系做一探讨,并通过对《红与黑》法语原著、一种英译、四种汉译的抽样比较研究,来窥视许氏译文之个性与风格。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社会行为取向具有他人导向性的显著特点,这必然对译者翻译活动产生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指导译者的翻译思想和行动.实现"视域融合"是他人导向性作用于汉译英商标翻译的体现.商标翻译是一种特殊的翻译形式,商标原文只是翻译考虑的方面之一,不需要必然与内容契合.商标翻译追求的是,译文达到与原文同样的效果."视域融合"规范着商标翻译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语四级统考增加英译汉考题的这一变化,不仅表明CET—4更加趋于完美、合理,也标志着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就教学实践来看实属必要。所谓翻译主要是指英译汉与汉译英。前者可检测学生对英文原文的理解程度;后者则是检测学生应用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都在不自觉地、或多或少地应用这一手段。因为在非外语环境中学习外语,学生总是在本能地用母语与外语对比,而且大多数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的最后落脚点主要还是英译汉或汉译英。正因为如此,《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对翻译能力也有明…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导致计算机英汉译文可读性差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译者欠缺计算机知识 ,包括计算机文化和专业知识 ;其次是缺乏严肃认真的翻译态度 ;再次是英汉语言功底欠佳。由此 ,提出要排除计算机英汉翻译中的可读性障碍 ,就必须提高计算机文化修养 ,不断积累计算机专业知识 ;端正翻译态度 ;加强语言修养 ,从各方面不断充实、提高自己 ,才能在翻译时做到形神皆佳 ,达到较好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9.
路华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7):124-125,129
从历年英语专业八级翻译试题的归纳总结看,四字格在汉译英试题汉语原文和英译汉试题汉语译文中都有广泛的运用。本文以专八翻译试题为例,分析汉译英中汉语四字格的具体翻译方法,英译汉中译文四字格的运用标准和场合。  相似文献   

20.
从云冈石窟旅游文本看汉译英需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云冈石窟景区旅游文本的汉译英现状调查,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语法和拼写错误、翻译的不一致性及过度一致性、中国式英语以及对原文信息不恰当的增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旅游文本汉译英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及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