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商言商”与近代中国商人的政治参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英 《江苏社会科学》2000,38(5):126-133
“在商言商”是传统社会商人当中流行的口头语,至今仍不时看到人们使用这一词语。而追寻其源头,至少必须上溯至20世纪初的清末。本文着重探讨“在商言商”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在近代中国所产生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2.
潘标 《江汉论坛》2020,(2):115-124
政治参与是中国商人近代化程度的重要表征。清末民初,随着政府一系列惠商制度与政策相继制定与实施,近代商人的政治参与意识被激发,商人的政治参与也开始大幅提升。然而,近代中国商人的政治参与,在不同政权及同一政权下不同区域呈现出趋异的特征。总体而言,在国家基础性权力较强时,商人政治参与性相对较弱,主要表现为民族抗争;而当国家基础性权力较弱时,商人则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与参与实践。在既定的国家权力框架下,近代商人政治参与主动性与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而呈现出复杂的面相,尤其与区域商业近代化形成明显的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3.
1917—1927: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理论资源的引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进才 《中州学刊》2002,18(3):69-73
“五四”新文学第一个十年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及文学研究的理论资源,其来源是多方面的,译介的范围既有对日本、欧美等文艺思想和文学理论的输入,也有对其他一些弱小民族的文艺思想和文学理论的吸纳。正是这宏阔的译介眼光,为中国文学批评与文学研究与突破传统的文艺理论框架,促进中国现代文学批评范式的多元化格局,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4.
南方国民党掀起北伐后,原属民国北京政府的许多军事实力派通过易帜倒向革命。阎锡山就是此类易帜的典型代表,但阎锡山的易帜是经过较多政治考量的,他意识到保境危机时,就展开多方"亲睦外交",与各方强大势力博弈,直到认定蒋介石是北伐最后的赢家及投向蒋可实现其利益最大化时,才完全倒向蒋介石一边,实现山西既有秩序的平稳过渡。阎锡山易帜的考量除了获取个人利益外,也有追求和平有序政治环境的考虑,进而保证既有政治之稳定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如果社会处在变动、转型、失范的时段,文化批评就会相对繁荣发展.而如何发挥文化批评的批判力,重新认识并凸显当前文化批评的政治内涵,已经成为文化批评不得不面对的命题.辩证意象的想象力、社会学的想象力和乌托邦的想象力,乃是文化批评政治想象力的核心.丧失了这种想象力,文化批评就往往沦为道德谴责、政治批判或者技术论证.  相似文献   

6.
表现主义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盛行于德国、奥地利和北欧等国的一个现代主义文艺流派,中心在德国。表现主义强烈反对文艺照相式地复制现实,要求从内心世界出发,透过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表现主义尚在德国方兴未艾之时,作为现代主义思潮,它就匆匆地登上了中国新文学的舞台,对一些现代作家文艺思想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捷克学者M·嘎利克认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想有一大特点,即文学理论批评中渗透着“某些表现主义的思想倾向,某些对表现主义表示同情的言论以及促使它易于被接受的努力”。根据表现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情况来看,这个说法是比较可信的。我们先来考察一下表现主义与鲁迅文艺思想的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7.
杨平 《兰州学刊》2013,(9):131-137
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理论中国化的过程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公民政治参与的进程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论述当中,其中,主要对于公民政治参与目的、政治参与主体、政治参与内容、政治参与方式、政治参与条件、党内政治参与以及农民政治参与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从而,把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实践和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理论有机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理论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8.
9.
本文通过批判性分析政治发展理论和政治变迁理论的体系缺失 ,提出建立指导政治改革经验性分析的中层理论的构想。鉴于中国政治改革渐进性与持续性的事实和特征 ,本文以政治改革的政策选择、政策制定和政策实施过程为基本范畴 ,试图构建政策过程的分析理论 ,使其能够运用于中国政治改革的经验性描述和理论概括 ,并能够对中国政治改革的具体问题给予理论上的解答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政治发展60年: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和完善,中国政治经历了一个政治结构合理化、政治关系协调化、政治体制完善化、政治民主制度化、政治规则法制化的发展变革过程.从总体上看,新中国60年的政治发展历程是一个连续性和阶段性、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1.
文化批评作为重新回到文学外部研究的批评 ,它的可能性如何证明 ?当年形式主义批评对于外部批评的指责是这样脱离了文学本身 ,那么文化批评有多少为自己加以辩护的理由呢 ?本文从文化批评的理论、方法以及它的言说的有效空间三个方面 ,对于文化批评的基本状况作了一些分析和说明。并且认为 ,文化批评作为当代文学研究的一种方式 ,不是追求一劳永逸、包治百病的对待文学现象 ,而是更这重于对于文学研究提供思想的解剖刀和反思  相似文献   

12.
汉初诸侯王国有着自主选择统治术的独立施政权力,因而构建了各自与中央王朝不同的政治学理论体系。这些王国的政治学理论都认同中央统一的政治体制,从本质上说并非统一中央王朝的异己力量,而是在体制内寻求其生存的合法权。汉初政治学理论的这种差异性,是汉初多元一统政治体制下政治实体多元存在的政治现实的反映,它极大地丰富了汉初政治学理论建构的政治元素,成为日后统一的中国传统政治学体系构成的重要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政治发展面临全新的格局。受意识形态支配的西方政治发展理论非但无法解释西方自身的政治困境,而且面临着在价值输出地受挫以及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崛起的冲击。对中西政治发展研究的比较发现,西方学者高擎西式自由主义大旗,拒斥非西式政治发展模式;中国学者则多基于“以人为本”的实绩导向,力图建构马克思主义结构化的解释,从国家治理能力、实质民主和政党中心主义三个维度阐释政治发展。面向人类社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学界应构建呼应全球秩序重组的政治发展理论体系,打通“历史溯本求源——现实问题导向——未来人类共同体”全环节,转向广阔的全球政治比较、长周期政治比较,提出超越历史片段和国别经验的政治发展方法论,供给“差异有别又有共同”的政治发展概念和范式。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理论需要是人们基于对思想政治理论所具有的满足自我和社会的价值而对思想政治理论产生的一种内在渴求。思想政治理论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动力 ,思想政治教育制约着人的思想政治理论需要。思想政治理论需要无论是对社会的发展还是个人的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不断发展,在政治理论、政治路线、政治原则方面等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理论明确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原则,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主导方向,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方竞 《文史哲》2008,2(2):145-154
胡风文学批评理论是中国左翼文学独立价值和意义的集中体现。胡风对文学创作特有的生命形态和精神世界的认识和理论升华,为中国文学批评发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理论资源。对此,只有在他与鲁迅的深刻联系中才能得到更为准确、深入的认识。对于胡风文学批评的特点、局限及其产生的根源,也只有在与鲁迅的比较中才能得到认识上的深化,才能看清胡风批评理论的"诗性"特征,看清其与时代相关的批评理论内部的深刻矛盾性。  相似文献   

17.
战争是一种政治行为。一般情况下,它代表着利益或政治思想相左的集团或阶级之间的对抗。战争利用特殊渠道和方式,将集团或阶级的利益诉求、思想观念等蕴涵在战争的过程与结果之中,并加以传播。特别是在社会急剧变革时期的战争,对政治思想的传播具有巨大的动力学意义和选择确定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中国政治文献外译过程具有许多独特之处,涉及多种因素。文章主要从个体译者思维过程、集体译者沟通协调过程、翻译任务整体管理过程三个层面,分析中国政治文献外译过程涉及的因素。在论述每个相关因素的过程中,也对未来的相关研究作出展望,提出一些新的研究问题,以期为该领域的深入探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移民问题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国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多维度、多层次的研究,中国学者为了科学地解释中国移民问题,一方面用国际移民理论来阐释国内的人口流动现象;另一方面从基本国情出发,努力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移民理论.解读这些理论可以发现,开展移民问题研究一般都从描述移民的基本概况入手,厘定移民、移民社会和移民理论三个基本范畴.在此基础上所创设的中国移民理论体系不仅有助于探索中国移民活动的具体规律和解决中国移民发展进程中的实际问题,而且有助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移民模式和促进中国移民学学科的建设,从而实现移民理论建构与移民实践服务相结合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崛起需要国际政治理论的支持和理论体系的建立。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取决于不断的探索。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正确认识自己和世界,借鉴国外的研究理论和实践并在实践的探索中不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政治理论,对于中国国际政治学科的发展、理论研究层次的提高和理论体系的建立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