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小说《红字》看霍桑创作的心理矛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霍桑是美国十九世纪上半期著名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他的创作大多以殖民地时期严酷的教权统治为背景,描写在加尔文教压抑下,人们的精神面貌、思想矛盾和生活悲剧。霍桑的政治观点是保守的,世界观是清教徒意识、超念主义和神秘主义的结合。他从人性论出发,追求一种超凡入圣的、完美的精神境界,抽象地探索过去时代人性中的隐秘罪恶,从而暗示  相似文献   

3.
霍桑的《红字》是一部脍炙人口的艺术佳作,多少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作品的创作中作者运用了诗歌的意象创作手法来体现主题思想,同时也运用了诗化意象张力使作品叙述层次丰富。对小说中的诗美的具体体现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也对小说中意象、隐喻、象征手法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4.
简析霍桑《红字》中的珠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纳撤尼尔·霍桑的创作大多以道德题材为主 ,往往借助寓意深刻的象征手法 ,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 ,匠心独具的人物命名 ,特殊的场景设置以及明暗对照等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揭示人性恶这一古老而又永恒的主题 ,达到他所提倡的“道德自新”。《红字》是他杰出的代表作 ,也是他的艺术天才达到空前高度和深度的作品。本文试从《红字》中珠儿形象塑造的角度来探讨霍桑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5.
19世纪美国著名作家霍桑深受清教思想的影响,由于清教主义自身积极性与消极性共存的复杂性,霍桑对清教的态度也是复杂的.认同、接受与怀疑、超越共存,他一方面肯定了宗教思想与价值,另一方面又批判了清教社会对人的精神的负面影响.霍桑的代表作《红字》表现出他对清教伦理道德的接受与怀疑.他的接受反映在研究人道主义及灵魂的再生方面,而他的怀疑则表现在揭示被清教伦理道德压抑的人性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7.
美国19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出生于宗教家庭,深受清教主义影响,其小说《红字》表现了清教主义传统在人们思想上和生活上的烙印。霍桑的宗教观是复杂而矛盾的:一方面,对清教教规的怀疑和困惑,使得他反抗这个传统,抨击这些虚伪的教条;另一方面,他又深受宗教思想的束缚,无形中用清教观去审视世界,审视人们的生活。这也使得《红字》具有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8.
纳撒尼尔·霍桑的长篇小说《红字》因其流畅的文字,透析的心理描写,歧义的象征主义,以及深刻的道德观冲突,在美国引起了文学界一个多世纪的关注与批评。本文是系列论文“霍桑及其《红字》”的首篇,对作品的批评史作了一个简略的回顾。作者发现,无论采用何种批评方法对《红字》进行解读都可产生有意义的释义,这是十分有趣的。《红字》的多解性更增添了这部名著的神秘与魁力。  相似文献   

9.
纳撒尼尔·霍桑在其代表《红字》中讲述了一个悲剧爱情故事。作者通过对作品中主要人物的刻画,揭露了当时残酷的现实和清教主义的道德虚伪,表现了对人性本质的认可和同情,对爱情的伟大予以高度赞美。  相似文献   

10.
分析霍桑《红字》的人名寓意,探讨其对揭示作品主题的重要作用,以期从新视角研究文学作品,准确深入把握作品主题。  相似文献   

11.
在霍桑代表作《红字》中,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投射出反超验主义思想。超验论者认为人只有融合到自然中才能赢得最高的精神体验,人可以通过自然找到通往上帝的途径,最终人因为具有某种神性对自然起主导作用。而《红字》中的自然则呈现出善恶二元性,霍桑认为人在自然中无法去除内在固有的罪,无法在与自然的融合中获得某种神性。霍桑秉承基督教自然观的传统,认为上帝对人和自然都具有主导地位,否认超验论者所宣扬的人对自然的统治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红字》中对上帝和人之间关系的阐述反映了霍桑的反超验主义思想。超验论者认为人性本善,人力无限,人只要发挥自己的本能就能和上帝融合。而霍桑则认为人只有感悟到自己内在的堕落性才会产生赎罪的动机,通过忏悔和赎罪的途径人才能实现超越并接近上帝。从西方作家普遍关注的上帝和人的关系角度分析霍桑与超验论者的思想交锋能更深刻地理解两者的思想内涵,而两者的思想正是美国传统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霍桑代表作《红字》的主题一直是学界长期争论的焦点.道德学派提出《红字》的主题是人类之罪,反映了作者清教徒式的罪恶观,但霍桑对待男女主人公模棱两可的态度却又使人对此产生怀疑.女权主义研究则强调《红字》女主角身上体现的女权主义,而小说蕴涵的女权色彩却又被霍桑字里行间的嘲讽所冲淡.政治学派认为《红字》包含革命主题,而小说中对复辟和恢复秩序的偏好倾向却又反映了作者对社会革命保守、怀疑的态度.新文化论者认为,这是一个关于从旧世界过渡到新世界的神话式文化寓言,然而,在小说中却找不到由一条主线贯穿的、统一的文化"神话".这一切源于霍桑的模糊风格使小说具有多重的复杂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 霍桑“无可争辩地是美国产生的第一位大作家”,他在美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是由他的长篇小说《红字》奠定的.当《红字》于1850年一面世,立即由于它所呈现的多彩的世界和奇异的力量得到人们广泛的好评.当时的美国人民是把它作为美国民族文学创作的一个重大突破而引以自豪.西方小说发展史上堪称革故鼎新式人物的亨利·詹姆斯曾深受霍桑  相似文献   

16.
纳撒尼尔·霍桑被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在其代表作《红字》中他娴熟的运用了象征手法,不仅赋予小说各种事物和现象更深层次的意义,也给小说的四个主人公的名字赋予了极其丰富的内涵。本文将着重对小说中Hester Prynne,Arthur Dimmesdale,Roger Chillingworth和Pearl这四个主要人物名字的象征含义予以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17.
作为19世纪杰出的美国的浪漫主义作家,霍桑自幼生活在一个清教徒家庭并深受清教徒意识的影响.在作家的整个创作生涯中,无论是在其短篇小说还是长篇力作中都渗透着浓郁的宗教意识和作家复杂、矛盾的宗教观.前期创作的著名短篇小说<好小伙布朗>揭露批判了偏执僵化、虚伪自私、残酷冷漠的清教思想及道德准则,当然也充满了作家身上无法抹去的那种人人皆有罪的清教意识以及在此意识下产生的不能相信任何人,要怀疑一切的清教思想.后期创作的优秀长篇力作<红字>,对虚伪的加尔文教清教主义及其伦理道德进行了有力地抨击,但女主人公以真诚和勇气得到救赎以及男主人公在秘密的自责中获得解脱仍然渗透着浓郁的宗教意识.  相似文献   

18.
美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纳撤尼尔.霍桑的创作大多以道德题材为主,往往借助寓意深刻的象征手法,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匠心独具的人物命名,特殊的场景设置以及明暗对照等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性恶这一古老而又永恒的主题。《红字》是他杰出的代表作,也是他的艺术天才达到空前高度和深度的作品。笔者拟评析奇林沃思这种鬼性与人性合为一体的形象起源并给予奇林沃思客观地、全面地评价。  相似文献   

19.
《红字》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长篇小说,在美国文学领域引起了世纪之久的关注和评论.霍桑在《红字》中通过对黑男人和印地安人的刻画,表达了反对奴隶制、对黑人奴隶的同情和对印地安人尊敬与赞扬的态度倾向,揭露了父权制社会是种族压迫的根源,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和谐社会.这对美国社会严重的种族问题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田甜 《南都学坛》2014,(3):68-70
霍桑的代表作品《红字》是一部以描绘各种矛盾为主导的作品。作品最大的矛盾在于霍桑对人性的赞颂以及对自我"原罪"思想之间的结合,霍桑被生命的热情所感染,同时自己却被传统的宗教文化所影响。清教教义与人性之间的矛盾,是霍桑思想矛盾的根源所在。深受霍桑矛盾思想的影响,《红字》的主题和人物形象塑造上都存在矛盾之处,但也正是这些表述和写作手法上的矛盾所在,反而使作品充满了思想性和艺术性,使其成为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