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海阳 《经营管理者》2011,(4X):300-300
经济法是基于弥补民商法的缺陷而产生的,正是因为如此,两者在调整对象、基本原则、概念术语等方面存在诸多共同点,关于两者的关系,一直以来为学界所关注。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梳理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不仅关系到经济法的独立地位,而且对构建和谐的法律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商检法加强了对出口商品的检验,从而保护了对外贸易各方的合法权益,经济法作为规范市场经济的法律规范,形成了由各经济子部门构成的经济法体系。通过对商检法和经济法关系以及经济法体系的研究,探讨商检法与经济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徐亮 《经营管理者》2013,(5X):269-269
自然垄断行业因豁免适用反垄断法而成为市场中的一类特殊主体,并且自然垄断行业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对此,本文将分别从民法与经济法的角度对自然垄断行业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民法是一国法律体系中地位仅次 于宪法的最重要的部门法,是调整市 场经济的最基本的法律规则。作为规 范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民法规定直接 反映和调整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基本法 律制度。 学习本书,应对民法的基本体系、 基本制度、基本原理、基本概念有初步 了解,要求了解和掌握民法的概念、调 整对象、民法的渊源和解释、民法的适 用范围、民法与相邻法律部门的关系, 民法的基本原则;了解和掌握民事法 律关系的概念、特征及分类,民事法律 关系的构成要素,民事法律事实的概  相似文献   

5.
王家斐 《决策与信息》2011,(12):119-119
国际经济法是二战之后所建立起来的,不管是在它的定义、范围、意义,还是地位问题上都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国际经济法和国际公法之间不仅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也还存在着十分大的区别,国际经济法和国际公法应该是彼此独立的法律部门。本文就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公法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公法关系的三种不同观点,并提出了笔者对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公法之间关系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宪政的核心价值是通过分权制衡的方式限制约束权力,以保障公民的自由与权利为目的的机制,同时联系民法上的民事权利,得出宪政与民事权利的关系,即民事权利催生宪政,宪政保障民事权利,两者之间应该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整个法律体系中,与商法联系最为紧密的莫过于民法.然而,如何确立商法的地位,如何把握商法与民法的关系,即如何认识商法的独立性,是自商法产生以来商法理论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问题之一,本文将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经济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重点从经济法的地位的涵义、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经济法的作用三方面论述了经济法的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目的要求 民法是一国法律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宪法的最重要的部门法,是调整市场经济的最基本的法律规则。作为规范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民法规定直接反映和调整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基本法律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民事主体制度、物权制度、债和合同制度、知识产权制度、人身权制度和继承权制度等,这些也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学习本书,应对民法的基本体系、基本制度、基本原理、基本概念有初步了解。要求了解和掌握民法的概念、调整对象,民法的渊源和解释,民法的适用范围,民法与相邻法律部门的关系,民法的基本原则;了解和掌握民事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已初步建立,但还需要不断完善。在经济法的制定方面存在经济法体系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与此同时,经济法的实施方面还存在执法主体混乱,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和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经济立法存在的问题,需加大立法力度,加强程序立法予以解决。经济法的实施方面,需执法机构坚持依法行政,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1.
邢倚嘉 《经营管理者》2011,(4X):304-304
现代意义的经济法主要是指调整由国家协调、干预的经济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表明经济法经历了从传统经济法向现代经济法的嬗变。然而我国经济法的理论研究还不成熟,制度建设还不完善。研究经济法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构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和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2.
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是调整生产厂商与消费者或潜在的消费者之间业已形成的一种经济关系。本文通过对该制度的性质进行分析,得出其是一种典型的经济法责任制度的结论,以服务于市场秩序和经济法责任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法中,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属于两部分重要内容,是不可或缺的。在经济法体系中有着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它们都是经济管理的手段,二者之间不仅有重要的联系,而且还有明显的区别。本文着重讨论二者的关系,探讨如何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以便在现代经济法体系中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华东政法学院的李锡鹤教授在他的民法哲学专著<民法哲学论稿>中提出"民法学本质上是民事意志实践或表现的规范学".并且从民事意志的角度对民法体系进行了全新的阐述.笔者在阅读后从民事主体与意志的关系切入,发表拙见.  相似文献   

15.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经济法概论》从体例上分为十三章。其内容可划分为五部分,即经济法总论部分(第一、二章)、市场管理法(第三、四、五章)、宏观调控法(第六、七、八、九、十章)、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第十一、十二章)、经济纠纷的处理(第十三章)。总论部分的学习,要求掌握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经济法的地位、体系和功能,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及其三要素,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一、内容提要与学习要求《经济法概论助内容分为结论和五编。绪论讲了经济法这门学科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其余五编按照市场经济法律体系调整的范围分为:第一编币场经济主体法,第二编市场经济行为规则法,第三编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法,第四编社会保障法.第五编市场经济主体间经济纠纷和处理。绪论是本书的基本理论部分,其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法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叼,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经济法律关系、这一部分主要掌握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以及经济法律关系及其三要素。第一编包括内资企业法、…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缘起:诚实信用原则向经济法的渗透(一)诚实信用原则的语源及发展历程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早就出现了“诚信”一词。《商君书·靳书》把诚信与礼乐、诗书、修善、孝弟、贞廉、仁义、非兵、羞战并称为“六虱”1。而诚信原则起源于罗马法中的诚信契约亦为通说,诚实信用原则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罗马法、近代民法和现代民法三个阶段。罗马法阶段体现了商品经济对法律的一般要求,当事人的诚实信用是履行契约的可靠保障。近代民法阶段,资产阶级基于以法治国的思想,保留了对当事人的诚信要求,但剥夺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现代民法阶段,诚实信用…  相似文献   

18.
民法作为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的法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目前在我国尚无一部完整统一的《民法典》,使得我国无法从体系性、完整性角度实施民法的贯彻落实,这就要求在我国急需制定一部统一的《民法典》,以便充分实现对我国民事主体权利的尊重和保障。  相似文献   

19.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经济法概论》从体例上分为十三章。其内容可划分为五部分,即经济法总论(第一、二章)、市场管理法(第三、四、五章)、宏观调控法(第六、七、八、九、十章)、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第十一、十二章)、经济纠纷的处理(第十三章)。总论部分的学习,主要应掌握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经济法的地位、体系和功能,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及其三要素,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条件等;市场管理法部分,要求掌握反不正  相似文献   

20.
民事责任与债关系的定位是民法基础理论中的难题之一,也是围绕民事责任所展开的关键性问题。通过梳理近代民法上民事责任与债的"融合"到"分离"形态、现代民法中民事责任与债的"交叉"形态,从两个方面分析了民事责任与债的关系,一方面肯定了民事责任与债在特定阶段上的重合关系,另一方面强调了民事责任不同于债而是具有自身鲜明特征的法律范畴与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