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内涵和特征,从生态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制度等五个方面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熵权——主成分分析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各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进行评价,发现我国各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绩效存在明显差异,并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当前生态经济建设贡献度最大,生态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绩效存在明显线性正相关关系,而各省域在生态环境和生态制度两个方面建设差异性不明显,且各省域建设水平都相对较低。并且在空间格局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分为五个等级;从空间格局演变特征来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水平纵向上是中间高,南北低,横向上是从西往东依次递增;总体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水平呈现出"东部居首,大西北居尾,中部居中,两翼偏低"的格局特征。  相似文献   

2.
构建服务型政府是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包含着制度层面对工业文明的的超越。生态文明视阈内服务型政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保持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平衡,并保证人与自然在社会中的和谐发展。目前我国在构建服务型政府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必须从加强政府提供环境公共产品的职能、完善生态型制度建设、改变政府生态治理方式等方面探寻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生态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当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如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及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等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进一步发展的重大瓶颈因素和可持续发展重大威胁。本文针对我国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情况,深入发掘产生这类生态危机的思想和道德根源,从根源入手,根据我国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类政策和构想,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节约思想,用以构建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观教育体系,旨在从思想道德上消除破坏生态环境的意识,从而逐步抑制并最终除掉引起生态失衡的威胁,使我国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碧文  孙秀 《决策与信息》2011,(10):79-79,194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工业文明在走向辉煌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暖等一系列问题,危及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破解这些难题,需要人类确立新的生态文明观,构建新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发展方略。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是当今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掌握着公共资源和公共权力的政府及政府官员,理当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担当起更多的责任,理当在政策导向、绿色GDP考核体制、环保制度创新等方面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曼坚实更具体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正>生态环境问题制约着我国向“绿色、生态、文明、美丽”的发展路径转变。本文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有机马克思主义理论,基于“生态经济观”视角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现存的问题及其原因,比如超越环境再生能力和自净能力的生态阈值,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失衡以及生态反馈缺乏实时适时性,生态预警机制缺失,生态反馈评价机制缺失等,初步建构有机生态经济路径以实现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的目标,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略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7.
江楠 《领导科学》2012,(29):40-41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各级政府应明确自身肩负的生态责任,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主导作用.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各级政府应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积极提倡节能减排,促进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利用政治、经济、法律、宣传教育等多种措施,积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发展格局,生态文明建设已经纳入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当中。传统《专利法》尽管促进了科技进步,但同时也加剧了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对《专利法》新的要求。本文《专利法》生态化为研究对象,首先从生态技术研发、生态技术传播、生态技术应用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专利法》生态化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从立法宗旨、专利审查、强制许可三个方面对《专利法》提出了改革对策,希望对推动我国《专利法》生态化建设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在市场经济建设方面已经将近20年,时间虽短但是却取得了巨大成功。在经济和社会获取全面发展的同时,公共管理的发展远远赶不上前面两者的发展速度,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整体发展的短板。在市场化的今天,我国公共管理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对我国公共管理市场化趋势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一环,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不仅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而且是关乎民族生存的长远问题。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建设重大意义的深刻理解,是科学发展观在生态领域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11.
时事政策     
正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组织编写了《生态文明建设》一书。该书分为理论卷和实践卷。理论卷共7篇,从生态文明基本理论、基本问题入手,分专题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和基本要求进行阐述,对生态文明建设如何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进行阐释。实践卷共5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进行回顾与思考,主编:陈宗兴祝光耀出版社:学习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4月  相似文献   

12.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也是一把破解人类可持续发展难题的金钥匙,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这一思想对实现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围绕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方面的系统建设,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工业文明之后新的文明形态,但是由于我国尚未完成工业化进程,所以生态文明建设难免遭遇工业文明的冲击,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的边疆地区.基于代际优势造成的“吉登斯悖论”和工具理性思维带来的邻避效应是生态文明建设遇到的最大挑战,而破解生态文明建设困局的核心首先是生态型政府的构建,其次是在政策层面建立政府、社区、企业、非政府组织四大利益主体共融的倡议联盟模式.  相似文献   

14.
正作者:连玉明著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7月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挑战,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相应的评价体系,以了解现状、明确目标、引导政策。该书在生态文明评估领域进行了理论探索,构建了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制度5个二级指标、22  相似文献   

15.
焦焕成 《决策探索》2014,(14):27-28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习近平同志指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在我国,公共机构体量大、节能潜力大、示范性强,是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主体。我们要不断提高公共机构节能水平,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6.
《咨询与决策》2014,(4):4-5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建设是时代赋予社会的新使命,它给档案事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带来了新的内容和新的任务,提供新的研究视角,是对档案工作者潜在能力的挖掘。而生态档案事业的发展将有利地助力和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它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文化因素,推动生态文化的形成和传播;为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可溯性凭证,推动生态经济的发展;它构建社会生态记忆,推动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的一种高级形态,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生态文明,破解生态环境恶化的难题,最重要的是从“治本”入手。这个“本”就是深藏于公众内心的以生态道德意识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意识。只有在全社会树立起生态文明的意识,才能真正把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奋斗目标落到实处,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在十七大的基础上。提出了“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今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20.
面对当前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双重威胁,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自觉地加入到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列。我国作为一个高耗能国家,深刻认识低碳经济的内在规律,转变发展观念,才能实现长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