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及物性是一个语义系统,其作为经验功能的核心内容,为语篇分析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及物性系统将人类的经验分为六种不同的过程,即物质过程、心理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存在过程、关系过程等。运用及物性系统分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各小句涉及的过程类型、参与者和环境成分,从系统功能语法角度解析这首词的内容,同时总结、分析该词中六个及物性过程的不同使用频率,更深层次地感悟这首悼亡词中所蕴含的词人绵绵不尽的哀伤和对妻子深切的思念。  相似文献   

2.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文本的语篇分析。经验纯理功能是系统功能语法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多个语义系统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及物性系统。它的作用在于把人们对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经验分成若干个过程,并指明该过程所涉及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  相似文献   

3.
在系统功能语法中,参与者是体现概念功能的及物性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赋予语言建构的现实世界之经验实体。在概念功能中,及物性系统的核心成分是过程,它要求配置特定的参与者角色共同完成经验的识解。文章以BBC Wildlife节目中的一集关于北极熊生态记录片的语音文本为分析对象,以社会行为者分析理论为框架,分别从被动化与主动化、抽象化和具体化、类别化与名物化等方面分析自然生态纪录片的解说词是如何在不同类型的过程小句中对主要的参与者角色进行配置并成功建构保护自然生态和濒危动物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4.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框架,从及物性系统、主位系统、评价性词汇三方面讨论历史语篇的概念意义、语篇意义和人际意义是如何通过语言建构的。讨论结果表明对及物性系统中过程动词、参与者和环境成分的分析有利于识别历史语篇的概念意义,识别历史事件内容和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以及历史事件行为者之间的权利关系;对主位推进、主位名物化和主位中连词的分析有利于辨别历史语篇的语篇意义,揭示历史语篇连贯的本质;对评价性词汇的分析有利于理解历史语篇的人际意义,理解历史语篇中作者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判断和立场。应用系统功能语言学指导历史语篇分析对提高英语学习者在历史学科领域的读写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加的夫模式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对及物性系统的描述中表现出不同于悉尼模式的特点。文章从及物性角度对近期有关灾难新闻报道语篇的小句进行分析,指出加的夫模式在参与者角色的辨认和过程的体现模式等方面表现出注重功能、注重语义等特色;对相关小句的功能分析还揭示参与者角色在灾难环境中所承受的影响和伤害,以及新闻报道力求生动再现灾难场景的实质。  相似文献   

6.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分析可以被用来分析多种文本,包括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在韩礼德提出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49条交通安全宣传标语进行及物性分析,通过分析交通安全宣传标语中的环境成分发现:交通安全宣传标语中有大量的表示程度、方式、位置、结果、伴随等环境成分的词汇,这些词汇的使用让交通参与者产生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冲击,从而起到更好的督促和劝说功能。  相似文献   

7.
运用韩礼德功能语法的及物性分析方法,从原诗与译本的过程、参与者、环境等功能成分来分析维多利亚时代著名诗人罗伯特·布朗宁(Robert·Browning)的 Pippa’s Song 及其两个汉译本中的及物性,可以呈现英诗及其对应汉译的动静状态。分析结果表明,在及物系统视角下刘正译本比宗白译本更忠实于原诗,更能够体现原诗的静态之美,因而说明及物性系统分析可以作为英诗汉译的一种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8.
语言学为文学语篇赏析提供了一种客观分析的视角,可以使文本分析的结果更加科学可信。用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理论分析《兰亭序》发现,物质过程和环境成分在数量上的前景化是形成歌词这样的语篇画面感、影像感突出的语言学原因;关系过程和行为过程多为歌词营造的意境做铺垫;零言语过程是语篇存在过程的结果。及物性过程作为表达经验功能的重要手段,在歌词文体价值和主题意义构建上各司其职。  相似文献   

9.
系统功能语法学派内部的悉尼模式和加的夫模式都对表达经验意义的及物性系统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描述。本文通过比较两种模式对及物性系统的建构,着重探讨加的夫语法及物性系统的特点。研究发现:加的夫语法对参与者角色和过程的界定突出体现了“以语义为中心”的系统功能原则。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及物性系统标注和生态话语分析方法对中国日报中48篇二十四节气文化报道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反映节气变化、农事活动和气象特征的物质、关系过程及其参与者成分在语料中占比较高。同时,以上成分还承载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背景信息,包括范围、定位、方式和因果环境成分等。高频词汇在各成分中突出了人类承担生态责任和重视自然的生态地位。通过及物性系统下的生态话语分析,文章认为,二十四节气文化报道展现了人类了解、顺应、保护自然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效果,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文与自然的融合,在引导公众正确认知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中讨论小句结构成分与参与者角色之间的关系和确定问题,并以被动结构作为例子,所探讨的问题是:语法结构层面的介词短语是否可以是语义层面的参与者的体现。本文的讨论表明,在确定语义层面的参与者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表达参与者角色意义的充当介词的补足成分,而不是整个介词短语;因此,介词短语是不适合充当参与者角色的。本文的讨论还涉及到被动结构中的“by-短语”是状语还是补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沁园春·长沙》及其三个英文译本为研究对象,以意识形态为视角,采用CDA的分析方法,结合SPSS17.0软件,从及物性系统选择角度进行分析,译本在过程类型、相同类型中参与者和环境成分的选择存在差异,表明及物性系统的不同选择是译者建构意识形态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基于概念功能中的及物性理论,从及物性过程、参与者、环境成分和及物性过程分布特征四个方面对柳永的《蝶恋花》及其6篇平行英译本进行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并从该理论视角提出改进译文,旨在阐明及物性理论为古诗词翻译批评和翻译实践提供一种客观的方法和有效的途径.研究结果显示:将及物性理论运用到诗词翻译批评分类清晰、方法具体,具有可行性,可以避免从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视角评析译文带来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增加翻译批评的理论性和客观性;翻译古诗词应在实现及物性过程模式对等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诗词的韵律和形式,尽量做到“意、音、形”齐备.  相似文献   

14.
试图分析批评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之间的关系.系统功能语言学为批评语言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源泉,批评语言学采用了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情态、名物化等作为其分析工具,以揭示语言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系统与“和谐”生态哲学观,建构和谐话语及物性分析框架,从生态视角细化参与者和过程类型系统,探析非遗文本《摆手歌》的及物性语义表征和生态哲学观。其中的创世神话,主要通过物质过程、行为过程和心理过程表征天上人、地上人、动物、植物等共建更适合生存的和谐环境,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观。从生态语言学角度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非遗中的创世神话,可以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文明发展带来的生态危机的加剧,生态语篇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杰克·伦敦的代表作《野性的呼唤》呈现出强烈的生态理念和生态关怀。文章从生态话语分析角度,基于体现经验意义的及物性分析,讨论了《野性的呼唤》中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中所呈现的过程类型、参与者以及环境成分特征,以探讨语篇所体现的生态理念和生态关怀。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韩礼德认为语场与概念意义相关,语旨与人际意义相关,语式与语篇意义相关。这三大功能的组成通过选择网络在词汇语法系统反映出来。概念功能指语言用于表达说话者的内部经验世界及各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功能,它主要由及物性系统来体现。及物性系统表示的是说话人或听话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着重探讨时态的多重功能。研究认为,时态具有三重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时态的概念功能包括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前者是指时态可表达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经验;后者通过三种关系得以体现:依赖、并列和自主的关系。时态的人际功能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是指时态具有构建不同参与者之间人际关系的功能,后者是指时态可以形成表达情态意义的连续体。时态的语篇功能是指时态在语篇范围内构成了一条时态链,该时态链有动态和静态之分。   相似文献   

19.
以《桃花源记》中林语堂和A.R.Davis的译本为研究对象,从Toury的描写翻译学出发,采取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文本分析方法,从及物性的三个方面,即过程、参与者和环境成分对两个英译本的词语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林译本词语操作具有明确和简化特征,戴译本暗含和显化特征更为明显。林译本总体趋向传统化期待常规,而戴译本趋向陌生化期待常规。  相似文献   

20.
系统功能学派认为,语言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是人类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自然,语言也就具有许多功能。韩礼德认为语言具有三大纯理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以及语篇功能。其中,概念功能又包括两个部分: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而及物性则是经验功能的体现形式之一。本文首先对及物性的六个过程进行介绍,然后对英文诗歌《Love》进行及物性分析,以探查及物性的各个过程在诗歌中的分布,进而对诗歌中出现的及物性过程所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