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青年价值观教育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新形式下青年价值观教育的几点对策 :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 ,使当代青年牢固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 ;加强社会主导文化的开放性和宽容性 ,增强青年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充分发挥各级学校在青年价值观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加强基础文明的教育 ,从最低层次影响青年价值观的形成 ;引导青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促进青年价值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青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首要的是确立何种价值目标的问题.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一直处在伟大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价值观也发生着巨大的冲突与变化,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目标的理想主义与世俗化、一元化与多元化、社会本位取向与个人本位取向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再加上市场经济自身的盲目性、自发性的特点,价值观教育也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当前青年价值观构建的特点,提出价值观教育的解决方法,希望对学校教育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当代青年的生命价值观受社会、文化、教育、自身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和复杂化。在多数青年拥有健康生命价值观的情况下,部分青年出现了混乱的生命价值认识、失落的生命价值心理、冷漠的生命价值行为等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下,从社会文化环境、青年自身、学校和家庭教育等几个方面,来提升当代青年的生命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归根结底为现实的社会存在所决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重大的社会转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应地也促进了青年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迁。青年价值观经历了追求理想、价值反思、主体觉醒;多元价值趋向的形成发展;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并存;多元趋向整合并向传统回归四个阶段的变迁。呈现出由一元走向多元、由轻理想到重现实、由社会本位到个人本位转化等特征。新时代背景下,需正确审视青年价值观的变迁和发展,这对更好地引导青年,帮助青年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和青年自我发展的需要出发,青年价值观教育目标的设定必须体现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统一,反映出对不同层次的青年的不同的价值观要求,为此,应当包括三个层次的目标:基础目标是培养青年良好的公德意识,主导目标是培养青年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最高目标是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青年价值观也出现了现实性、多样性的发展趋势.价值观对青年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在青年中倡导义利并重的价值取向,在多元价值观念中倡导社会主流价值,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年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7.
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使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状态部分出现信仰世俗化、价值功利化、精神世界不断"宅"化等异化现象。社会的主流思想日益碎片化,社会思潮呈现多元化趋势,新媒体填充着青年一代,这使处于价值观确立期的当代青年学生的主体选择趋向盲目。进入新时代,唯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塑信仰,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主体自觉性,方能重构当代青年学生被撕碎的灵魂。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与当代青年信仰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代国际环境变化和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在意识形态领域造成人们的信仰危机。青年成为各种信仰力量争夺的主要对象。青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希望所在,他们的信仰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科学发展观在人才培养上对高校提出的要求在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为当代青年信仰的确立指明了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佛系青年"作为一种青年亚文化现象之所以流行,有主观因素、社会因素和时代因素。青年人以"佛性"自嘲具有积极的一面,但也存在隐性的消极危害,它会导致青年的信仰丢失和精神迷茫,并通过亚文化的群体化感染,在青年群体中起到不良的示范作用,在价值观层面否定主流社会价值观,最终走向虚无主义。因此,加强青年思想价值引领显得尤为重要。要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学习践行习近平的青年工作思想,分类开展青年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强网上思想引领,把互联网作为开展青年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的就医观念和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前青年医务人员在这复杂变化的现实条件下,其人生价值观和职业行为、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变化,进一步了解和摸清医院青年的思想动态和走势、年轻人的所想所需,对于探索新时期医院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促进医院两个文明的建设有着积极地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新写实小说作为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小说流派,它折射出了社会转型阶段国民的价值危机。这种价值危机既属于普通大众也属于以新写实作家为代表的部分当代作家。作家的价值危机在新写实小说中主要体现为:理性批判精神的失落、道德评价的无力以及对丑恶的玩赏性展现。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新写实作家的价值危机应当引起社会及其作家自身的警惕和反省。  相似文献   

12.
方方作为一个具有深重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的作家,以青年作为观察社会的视角,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短视的现实,抒发了对中国未来的忧虑。方方的叙述平静而忧伤,人物的境遇悲惨又凄凉,方方不是在哀怨抑或控诉,她立意警示,似乎在告诫人们不要被眼下的利益裹挟而忘记社会真正的理想。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的真谛就是揭示和实现人类最高形态的真、善、美;熊宁的博大爱心展现了当代青年在实践着真、善、美;让熊宁精神永生,就要向熊宁那样,从我做起,自觉践行宾、善、美。  相似文献   

14.
政治合法性问题是理性化时代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政治命题,也是运用当代法治理论分析社会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强调在现代社会政权的唯一合法性基础只能是人民的普遍承认。阐述了合法性的概念、类型及危机,分析了合法性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及合法性在中国的适用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后结构主义的独特视角对我国当代青春文学进行了解读。第一部分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双重在场说明了当代青春文学产生的背景和原因;第二部分平等的对话与互动分析了当代青春文学畅销的缘由;第三部分自反性的回归剖析了后结构主义对我国当代青春文学发展能提供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青年毛泽东在不断追求与挑战、拼搏与奋斗的历程中找到了价值信仰。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自强不息的奋斗理念、敢于怀疑一切的魄力,最终形成为一种精神文化,为当代青年成才树立了标杆。  相似文献   

17.
关注青年民生,促进青年和谐发展,这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集中体现。青年民生问题的解决不仅有利于青年的发展、社会和谐、国家稳定,更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具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调查数据表明陕西省青年网络使用率较低,网络使用以娱乐功能为主,互联网已成为青年的主要娱乐方式之一,互联网学习工作生活助手的功能还未充分发挥。提高青年对互联网的使用率,引导青年正确而合理利用网络,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和网络监管,营造良好网络环境,使互联网成为青年成长成才的有效工具,将对发挥青年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主力军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中心话语,"人民性"不仅是一种文学立场或观念,也是对于"人民共和国"主体的想象,并参与和支配着20世纪5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的建制与生产。从"国民性"的知识分子启蒙叙事到"人民性"的国家论述,表征着20世纪中国新文学主体想象发生了深层的衍变,也表征着作为"普遍现代性"的"民族国家"观念在近现代中国社会变革中的另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以社会服务为理念,以青年发展为根本,对青少年工作人才培养赋予社会化、时代化的内涵,使未来的青少年工作者不仅是青年的组织者和教育者,也是青少年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更是青少年社会事务的服务者和参与者。探索建立以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为主线的青少年工作人才培养方式,做到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准确,培养目标符合社会需求,实现青少年工作人才培养专业化、规范化、市场化的目标,为构建和谐青少年群体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