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天社 《唐都学刊》2004,20(5):113-117
中共西北特别支部与西安事变有着密切的关系。西北特支成立于1936年2月。西北特支首先倡议西安事变,并建议于杨、动员于张,促其实现。西北特支开始隶属于中共上海军委留沪办事处,8月后才隶属于陕北中共中央,12月改组成中共陕西省委。  相似文献   

2.
89年9月6日是杨虎城将军殉难40周年纪念日。在我们凭吊中华民族的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的时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了杨虎城将军对国家和民族的丰功伟绩,想起了惊心动魄的西安事变和杨将军为推动全国一致抗日所做的努力。笔者在这里对杨虎城将军在抗日战争中所做出的贡献,做一简略的评述,以慰英灵。  相似文献   

3.
张学良、杨虎城同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著名爱国将领,1936年12月12日,他们激于民族义愤,毅然扣押了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然而由于他们在历史上与蒋介石的关系不同,与共产党的关系不同,加之在西安事变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因而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对他们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进行报复,从而导致了他们的不同命运。  相似文献   

4.
西安事变期间,面对强敌环伺,内战一触即发的严重局面,张学良、杨虎城与中共中央坚持"三位一体"军事格局,厉兵秣马,积极防御,以军事斗争配合政治谈判,以坚定态度促进和平实现;事变甫发,身为军人的张学良、杨虎城和中共领导人立即进行了针锋相对、果敢应变的战略部署;事变中期,面对南京"主战派"步步进逼,先是提出转入外线,灵活制胜的大胆设想,继而又构思了诱敌深入,智勇取胜的军事计划;事变后期,针对蒋介石回南京后所谓"善后处理",展开了严阵以待,决而自卫的奋力抗争。灵活有力的军事斗争,显示了"三位一体"制止内战、逼蒋抗日的坚强决心和坚不可摧的团结精神,有力地控制了局势,稳住了阵脚,迫使蒋介石和南京政府不得不顺应潮流,接受张杨提出的抗日救国主张,促使西安事变最终得以和平解决。  相似文献   

5.
西安事变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十分重要和十分突出的地位,这不单是张学良、杨虎城的伟大贡献,而是张、杨和中国共产党共同奋斗的结果。张、杨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用兵谏方式逼迫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为历史转变提供了契机,立下了不朽的功劳,巳成为人们公认的事实。但放蒋并没达到西安事变预期的目的,也就是说联共抗日的任务没完成。是中国共产党力挽狂澜,不懈努力,坚持  相似文献   

6.
窦春芳 《社科纵横》2007,22(7):105-109
关于西安事变相关人物的研究,史学界主要集中研究的是毛泽东、周恩来、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宋美龄等等,叶剑英在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中,充当了重要的历史角色,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但各种关于"西安事变"的图书资料中却很少提到叶剑英,2002年第5期《炎黄春秋》杂志发表了《人民日报》社纪希晨的一篇文章,最终打破这种寂静,一时间,学术界就此争议纷纷,在西安事变前,叶剑英是否已经知道消息?  相似文献   

7.
50年代中后期实现军事合作是中苏双方的愿望。苏联在与中国交往中确有某种程度的领导者心态,但并没有任何侵犯中国主权的意图,在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问题上,毛泽东有意做出过激反应,其结果虽然迫使赫鲁晓夫屈服,却给中苏进一步的合作制造了心理障碍。中苏最终未能实现军事合作的根源在于社会主义同盟关系内在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陆建人 《创新》2011,5(4):5-9,134
自1991年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以来,双方的经济合作已开展了20年,形成了一整套机制,领域逐步扩大,取得了显著成果。最近,双方的经济合作又出现了一些新进展。展望未来,在加快解决合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双方还面临着经济和政治安全方面的重大挑战,需要双方携起手来,精诚合作,共同推进经济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9.
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和印度加强了在反恐方面的合作。双方的合作在一系列机制的基础上取得了进展,充实了美印战略伙伴关系。但是,美印反恐合作仍然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双方在反恐问题上的利益和战略不同;双方对一些安全问题的看法不同以及印度国内反恐体系存在弊端等。2008年11月的孟买恐怖袭击案发生后,虽然美印双方都表示应加强反恐合作,但仍有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将会影响合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0.
美国、欧盟对拉美整体合作虽然都是典型的不对称南北合作关系,但由于国家利益和对外合作理念不同,前两者与后者的整体合作存在以下一些区别:第一,合作基础和方式不同。美拉整体合作建立在泛美主义基础之上,是美国控制下的以一对多的合作方式;欧盟与拉美整体合作以原有的历史联系为基础,是欧盟主导下的以多对多的合作方式。第二,对拉美地区一体化的态度不同。美国对把其排除在外的拉美一体化持抵制态度,而奉行多边主义的欧盟则持支持态度。第三,对自由贸易区谈判的策略不同。美国采取的是由北向南整体推进和各个击破的策略,而欧盟主要奉行与拉美各次区域组织进行集体谈判来推进自贸谈判的政策。  相似文献   

11.
小泉两次访问朝鲜,打破了日朝关系的僵局,为双方恢复邦交正常化谈判创造了条件.日朝首脑会谈的结果成为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良好开端.但至今日朝关系仍处于紧张状态.究其原因,两国对"一揽子"解决双方之间迄今存在的所有外交悬案的诚意不足,很难打破坚冰.日朝关系仍受到国际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日本与欧盟决定发起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日本与欧盟酝酿自由贸易协定是日本欧盟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带动下、在各自实施对外贸易战略指引下,各自发展自身经济需要的产物。日本和欧盟互为对方重要的经贸伙伴,但近几年由于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等因素,日本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关系有所下降。为了提升双方的经贸关系,日本与欧盟希望借助自由贸易协定解决双方之间的经贸障碍,这对双方的经贸关系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日本欧盟自由贸易协定有利于提升日本实施FTA战略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丁英顺 《日本学刊》2007,2(5):56-68
20世纪50年代初,日韩两国在美国的推动下开始了邦交正常化谈判。但在索赔权、领土与海域等问题上尖锐对立,致使谈判持续了14年之久。目前日韩关系依然没有摆脱邦交正常化谈判遗留问题的阴影。  相似文献   

14.
面临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落后的状况,为适应全球性自由贸易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日本与东盟召开了领导人特别会议,达到了双方预期的目的.这对加强日本同东盟"心心相印"的伙伴关系,促进双方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全面合作,推动东亚经济联合和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发展,都将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与影响.然而,因日本农业自由化进展缓慢,日本与东盟以及东盟各国关于签署经济合作协定的谈判进展未必顺利.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日本对朝鲜政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 8月 2 1— 2 5日和 1 0月 30— 31日 ,日本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以下称朝鲜 )在东京和北京相继举行了第 1 0次、1 1次邦交正常化谈判。这两次谈判是在刚刚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朝韩首脑会谈后进行的。朝韩首脑会谈的成功举行 ,对日朝关系改善产生了积极影响。 7月 2 7日 ,日本外相河野洋平在曼谷同出席东盟地区论坛的朝鲜外务相白南舜举行了会谈。这是战后 50多年来日朝间部长级政府官员的首次接触。会谈后发表联合声明 ,双方表示 :“要对日朝之间的过去进行清算 ,建立新的睦邻友好关系。”在这两次谈判中 ,双方虽然各说各话 ,但…  相似文献   

16.
战后以来,日朝关系一直处于无邦交的非正常状态,1965年《日韩关系条约》签定,日本政府承认韩国为朝鲜半岛唯一合法政府,实际上关闭了日朝官方交往的大门。1980年代以后,随着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的缓和,日朝关系也逐渐解冻,开始关系正常化的谈判。但由于双方立场相距过大,虽然多次会谈,仍未能达成任何协议。进入21世纪,日本首相2次访朝,日朝关系有所进展。但日朝关系能否迅速走向正常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要受到美朝关系和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的制约。  相似文献   

17.
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的双边合作,日美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特別是近几年来,双方政治合作日渐密切,军事合作明显增强,经济合作尽管出现不少摩擦,但仍在继续扩大。八十年代日美关系的发展势头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18.
WTO多哈回合谈判历经十余年,跌宕起伏,虽然已现硕果雏形,却难达成最终协议。多哈回合农业谈判所涉议题被称为三大支柱: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和出口竞争,其中,市场准入议题是整个农业谈判的难点,经过多哈回合几个阶段的博弈,几个实质性问题仍面临困境。从影响市场准入议题久拖不决的主要因素来看,我国在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中应明确我国在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中的立场和目标,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及加大开拓南南贸易的力度,同时还应提升谈判的技巧。  相似文献   

19.
中巴传统能源资源较为短缺,但电力资源相对丰富,为双方扩大电力合作奠定了基础。中巴深厚的友谊和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及优惠的电力投资政策,也有利于中巴开展电力合作。本文全面分析了巴基斯坦电力供求形势、中巴电力合作的基础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中巴电力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的南太平洋周边外交环境总体稳定,高层交流互动频繁、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展顺利,合作成果显著。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提出背景下,双方合作拥有了新的内涵,共同利益得到进一步拓展。尽管当前中国的南太平洋周边外交仍面临诸多挑战,但稳定的双边政治环境仍将是中国南太平洋周边外交的基石,自由贸易协定的落实和升级将推动双方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并且战略对接的日益深入也将为双方创造更多的发展与合作机遇,从而推动中国与南太平洋国家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