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者反应理论"在课堂教学上的应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的理论依据是"输出体验(efferent transac-tion)"和"美的体验(aesthetic transaction)"。"读者反应理论"视觉下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通过写读书日志的方式把自己和读本结合起来。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学生能更清晰地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在日志里自如地表达他们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这种文学教学模式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也为我们广大教师提供新的教学理念和视觉。  相似文献   

2.
凌晨光 《文史哲》2004,2(1):116-118
体裁分类问题的意义内涵表现于三个方面:具体文本与总体文学的中介;作者创作与读者阅读的桥梁;文学传统与个人写作的纽带。文学文本分类的根据有两点,一是文本的语言形式因素,二是文本与现实的艺术处理关系。分类根据不同,分类结果就会有差异,于是就有了中外文论史上的不同文学文本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3.
潘春汝 《中文信息》2022,(3):185-187
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传统戏剧教学存在着教学手段模式化和教学地位边缘化的问题.本文以激发学生戏剧文本阅读兴趣、掌握戏剧文本阅读方法为目的,以潜台词教学为切入口,以点带面地进行了一次戏剧文本教学探索.  相似文献   

4.
项目驱动式案例教学法在“C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C程序设计"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提出在"C程序设计"教学中采用项目驱动式案例教学的方法,并探讨了项目驱动式案例教学法中教学案例的选择、实施以及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实践表明,在"C程序设计"课程中使用项目驱动式案例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能有效地提高"C程序设计"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论基于文学改编的电影对英美文学教学的辅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永芳 《云梦学刊》2010,31(5):144-148
英美文学是高校英语专业必修课程,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无法适应形势。基于文学改编电影的即时性及其声光效果能够加强学生与文本原著的互动,通过对文本和电影的双重"阅读",能在更高的层次上启发学生挖掘出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优秀的文学改编电影应用于现代英美文学教学中是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6.
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加强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结合传统面授学习与在线学习的优势,设计了基于混合学习的城市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教学中,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混合学习的教学模式,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对混合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和验证。结果表明:混合学习应用于城市生态学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文本细读是实现文学有效传播的主要途径。只有细读经典作品,文学的魅力才能被发现。只有在细读实践中学生对文学的阅读兴趣和审美趣味才能不断提升。积极倡导细读经典文本,将文本细读的审美策略引入文学阅读实践中,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经典文本细读能力,使经典文本的审美性和文化内涵得以凸显,创造性阅读的局面才能形成。  相似文献   

8.
高旭国 《兰州学刊》2010,(10):154-156
《创业史》从问世至今,在很大程度上一直是被当做"政治故事"、"历史故事"、"社会故事"来阅读的。"生活故事"的视角,可以作为重寻和复活当代批评中久已迷失的文学评价的策略和途径,改变对《创业史》乃至产生于《创业史》时代的一大批文本的阅读方式,使之回归文学的本性和本位,获得文学的"解放"和"新生"。《创业史》中的"生活故事"由两方面要素构成:一是名曰"创业史"、实为"贫困史",二是虽为"贫困史"、但更是"抗争史"。  相似文献   

9.
"刺点"是巴尔特去世前的最后一本著作《明室》中提出的一个理论,他认为在摄影中,延续的文本形成"展面",其任务是凸显作品中最具有震撼力的"刺点"。此理论可以用来审视我们文化中的整个文本体裁系列:大量的散文作品(散文等实指体裁,小说等虚构体裁)构成了文学体裁系列的"展面",而诗歌是文学文本体裁系列中的"刺点体裁"。所有的散文体裁,有体裁的定义边界和写法规范,诗歌实际上不可定义,冲破规范,创造新的语言形式,就成为诗歌永无定义的定义;诗歌的这些"刺点"特征,是以文学中所有的实用文体和虚构文体作为"展面"为背景才得以成立的,也就是说,诗歌应该永远是文学实践中的标出项。  相似文献   

10.
阅读陌生感,可以消解学生阅读的被动性,激发他们对文本的兴趣。在阅读陌生感中能够走进作者的心灵,丰富阅读心理图式,提高阅读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1.
"拟文本"意指读者在阅读某一文本时,留在文本或摘录式资料上的多种读书批注。它所承载的信息往往是随意与散乱的,缺乏固有的逻辑构架。因此,对拟文本的解读必然要求读者确立对于文本的主导地位,并不可避免地在解读过程中体现出理论生产的主体性,这恰恰为"思想构境论"提供了理论印证。"思想构境论"创立的目的就是要告别以还原或者逼近客观性为宗旨的传统文本解读方法,坦然承认任何解读都只是读者的一种"创造性的生产"过程。"拟文本"自身固有的特质与"思想构境论"主观要求之间的契合,凸显了文本对象与解读方法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传统非计算机专业"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实践能力为出发点,针对课程的不同内容,设计了创新性实验,进行了教学内容的改革,实施新的教学模式.实践表明,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3.
刘志华 《兰州学刊》2010,(9):145-149
十七年文学,以其整体的"同一性"构建了一个"战歌"与"颂歌"相交织的文学时代。"史诗性"文本为新政权的合法性存在披上了漂亮的外衣,对文学经典的价值确认则体现了十七年文学批评理论的合法性存在。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文学批评家勃兰兑斯,通过他不朽的批评论著,形成了非常难得的世界性文学影响.<流亡文学>--六卷本巨著<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的第一卷,是这种巨大影响的最重要因素."流亡文学"及流亡主题,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欧洲到全世界的时代热点,引起了不同背景的读者的阅读、谈论和介绍的兴趣.从日文文本,到德文文本,以及在美国的英文文本的介绍,都突出了第一卷<流亡文学>的地位.勃兰兑斯在写作此卷时充溢着燃烧的激情,感召着人们阅读和介绍的兴趣.在中国,鲁迅和其他著名文学家也对第一卷投诸更大的研究热忱.  相似文献   

15.
一、指导思想高三教材中有"文学评论"的写作训练要求,但由于近年来信息传播途径的多媒体化,学生课外阅读文学作品较少,按常规训练难以达到目的。因此,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充分利用名著的特殊效应,我选取了阿城的成名作《棋王》作为学生课外阅读与写作训练的"麻雀",供师生共同"解剖",力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掌握写作文学评论的基本方法。由于学生语文掌握能力差,阅读、理解名著,进而写出评论文章,难以一步到位。故笔者借鉴电影艺术的"慢镜头"处理方法,将阅读、写作的各个环节分开讲授,逐一练习,"化整为零",让学生攻下文学评…  相似文献   

16.
"日本文学鉴赏"作为一门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在以往有着多种教学方式,但是都有明显的弱点。在此总结了笔者在担任该课程的过程中探索的新教学方式的主要内容,将该课程由教师单方面教学改进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课堂讨论为主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并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检验了这种方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朱爱莲 《中州学刊》2012,(4):174-177
"80后"文学文本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其语言上的表现和追求。他们冲破了传统文本的标准化、集体化模式,颠覆和重构了文学语言的表征,形成了自己青春时尚、自由混搭、奇特丰富的语言模式,体现了对极致的形式美的追求。阅读他们的文本,或者忧伤,或者诗意,或者低沉,或者煽情,或者幽默,或者尖锐,或者沧桑,或者时尚。总之,众声喧哗,各具特色,灵动张扬,充满激情和才情。上述这些突出特征成为他们的文学文本畅销的最大动力。  相似文献   

18.
自汉代迄今,研究者站在不同立场对赋体的渊源进行多层面探析,由于研究视角的差异,遂导致结论千差万别。探求文学体裁的源流变迁,应回归文学文本和产生其文体的时空地域,这无疑已为主流学界所认同。汉赋虽全盛于两汉,但产生汉赋的时空背景更多来源于楚国。从文字学上厘清“赋”义的历史演变,认识“辞”“赋”两种不同文体的本质差异,还原文本、从文本出发考察赋体产生的直接来源无疑是认识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宋玉继承“屈辞”传统,但又推陈出新,开创了“屈辞宋赋”双峰并峙的文学新局。宋玉将“赋”义在战国时代广为应用的“赋诗言志”以及“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的传统融入于自己创新性的文学体裁“赋”,与“屈辞”言情不同,宋玉诸赋重在体物,此体一经宋玉发端,遂演进成为两汉文学主流范式。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老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习阅读方法。重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由浅入深地学习阅读,由文章的特点与文体特点选取合适的阅读方法,学会把握阅读的中心,并设计适当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李新 《学术探索》2012,(1):143-145
"复仇"作为传统母题之一,在不同的时代、不同作家的文本中有着不同的书写模式,对此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为深刻地认识文本及作家。传统复仇文学中的复仇书写常常遵循"为富不仁——投告无门——暴力复仇"的三步走模式,在"红色经典"文本中得到继承的同时被加以改造,从而形成了"为富必不仁——投告总无门——武装革命"的新情节。这是传统复仇文化与现代阶级观念合谋的产物,同时是作家自觉地放弃了某些独立思考与追求配合政治宣传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