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国际小姐(Miss International)世界大会是与世界小姐Miss World环球小姐Miss Universe并称为世界级的三大选美盛典。2009年11月中旬,来自66个国家的佳丽齐聚北京,准备参加在四川成都举行的第49届国际小姐世界大会全球总决赛。在北京期间,她们游览了雄伟壮观的故宫和天安门广场,同北京中加学校的学生进行了联欢,并在闲暇之余到秀水街疯狂购物。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语音、词汇、语法和句法结构四个层面,对Miss U.S.A与<漂亮的三丫头>的原、译文作了对照评价,说明文体风格的对应在翻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一堂英语课上,格林小姐检查作业。她问迈克“:你最喜欢的水果是什么,迈克?”“草莓。”迈克回答。“那么,请把‘草莓’这个词拼出来。”格林小姐说道。“哦,我改变主意了。我最喜欢的水果是苹果。”迈克说道。 In an English class, Miss Green checks home- work.She asks Mike,"What is your favourite fruit,Mike"“S traw berries.”M ikeansw ers.“W ell,please spellthew ord,straw berry.”saysM iss G reen.“O h,I change m y m ind.M y favourite fruit is apple.”M ike says.根据上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What kin(d…  相似文献   

4.
调查数据表明“小姐”称谓由于地区、行业、社会地位和交际场合的不同形成了认知和使用的差异。在女性地位越高的地区,“小姐”称谓的泛尊称认同度就越高。娱乐场合是“小姐”称谓接受率最高的场合。“小姐”称谓在大多数省会城市具有正面意义。“小姐”作为“从事色情行业的女子”通常只用背称。而当面打招呼时,“小姐”也还属于泛尊称。一些地方的女性不太习惯称呼或被称为“小姐”的主要原因是害怕别人误会或者当地有自己独特的称呼年轻女性的方式。然而,语言的发展具有政治、经济强势的地域或城市的主导作用。“小姐”称谓的认可和使用还在不断发展申。  相似文献   

5.
在上海林林总总的饭店酒家,婀娜多姿的“推酒小姐”频频出现。“先生、女士,您好。欢迎您来这里用餐,我是某某啤酒公司的推销小姐……”,这种语言已为许多人所习惯,大多数“食客”称她们为“酒小姐”。 “赚钱小姐” 第一个进入我视线的小姐叫莉莉,那是在静安寺附近的一个偌大酒吧内。莉莉说话很爽。 “我是苏北人,家境不太好。我想在大城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刚到这里时,她们说我穿衣服都不会,说我总是乡里乡气的。当时我很自卑,私下里哭过多次。我下  相似文献   

6.
社会语言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是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问题.“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就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一般说来,内容决定形式.它具体表现为特定的文化常把某种烙印加到语言之上.当然,最明显的是表现在语言的词汇平面上.”因此,对一种语言词汇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和分析,无疑又是了解使用该语言的民族文化历史的极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因为作为语言诸要素中最敏感地反映社会变化发展的“词汇”,它能象“化石”一般地保留着一个民族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内容.  相似文献   

7.
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在现代汉语教学中应该重视文化教学.现代汉语课程中文化教学的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文化知识作为语言现象产生与存在的背景,二是把文化知识作为对语言现象阐释的诱因.相应的,前一种文化教学的方式可称之为“语言现象的文化背景描述”,后一种文化教学的方式可称之为“语言现象的文化诱因阐释”.根据现代汉语课程内容的安排,举例分析了语音、文字、词汇和语法中文化教学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8.
“海伦,你的电话。” “谢谢,戴安娜!” 其实,所谓海伦也许就是张晓玲,戴安娜也许就是李爱丽。 对于洋名现象,一位英文名叫“爱玛”的小姐解释说:“我们给自己取一个外国名字,主要是为了顺应外方人员的语言习惯,这样彼此交流起来方便一些,并非崇洋媚外。” 爱玛小姐供职于某外资银行东北办事处,这里使用的工作语言基本上是英语,比如开会、汇报、打印文稿、发送商业信函,员工必须使用英语。就连她当初应  相似文献   

9.
微笑是人类独特和微妙的一种面部表情,是人类的体态语言.面部表情和语言一样烙有民族文化的印记.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在交际中“微笑” 的规则也不相同.本文从交际的角度探讨了“微笑”在俄汉民族文化中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译界对语言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话题争辩已久.常态思维认为语言的“模糊性”是造成不可翻译或语言间“不可通约性”的直接原因;“模糊性”还会限制两种文化间的顺利交际,从而导致误译或歧义.然而,通过对“功能对等”、“可译性限度”、“语言模糊性思维”、“文化的兼容性”、“文化共相”以及“语言共相”的研究发现:语言的模糊性特征正好是实现“等效”或“可译性”的关键条件  相似文献   

11.
翻译是一个不同国家语言之间的转换过程,从而将另一个国家的文化带到自己的文化当中.生态翻译学对于不同文本语言在翻译过程中具体选择哪种翻译手段、源语言文化和译者语言文化彼此之间的定位以及翻译人员通过分析译本存在的具体生态环境进行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与选择等都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本文尝试着对生态翻译理论中的范式概念、“生态理性”、“译有所为”和多维度的适应与选择理论的实用性简作梳理与例示.  相似文献   

12.
在十八世纪中叶的欧洲,小姐被视为上层贵族特有的雅号;而在古代中国,小姐又被视为金枝玉叶、千金及大家闺秀,像《红楼梦》里的金陵十二钗,《红娘》中的崔莺莺……小姐就是小姐,丫环就是丫环,小姐是上人,丫环是下人,这是不能含糊的。解放了,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小姐”称呼曾一度消失,妇女翻身,男女平等,女人是半边天,人们争相称呼“同志”、“师傅”,这时“同志”包含了一切称谓,自然就取代丁“小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改  相似文献   

13.
20年代末至30年代,“五四人”在新的文化语境下重新分化与聚合,语言变革便更具文化身份的隐喻性.这一轮的语言之争不仅标示着知识者文化身份的转移,也预示着新的“权势身份”的生成,其间鲁迅的语言观也既有“存”又有“变”.鲁迅、胡适等能撇开分歧借《中国新文学大系》重新联手,是这些“被挤成了三代以上的古人”在自我反省中对新文化和新文学“正统”地位的重新强调,也是对各自“新权力话语”的探寻和确认.  相似文献   

14.
论外语教学中的“语言意识”和“文化意识”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外语教学中要逐步提高培养“语言意识”和“文化意识”,“语言意识”和“文化意识”在外语教学和学习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英语语言文化教学对加强语言意识和文化意识的要求入手,讨论了语言意识的内涵和文化意识的跨文化交际及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5.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英语老师Miss Zhang同往常一样,走进了教室。“同学们,我们关于衣物的单词学完了。为了检查你们对关于衣物的单词掌握的怎么样、反应能力快不快以及同学们对英语的兴趣,所以今天我们的英语课要换一种方式——走模特,好吗?”英语老师Miss Zhang说。“Grea  相似文献   

16.
语言和文化密切联系并且互相作用.语言中的数字作为计数的重要因素难免受到文化的影响,这意味着相同的数学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而数字“4”也不例外.数字“4”在古汉语中的文化内涵已经随着时代的变迁渐渐消逝,同时由于其发音同“死”相近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而英语文化中则出现了更多与数字“four”相关的固定词组.本文尝试对比英汉文化中数字“4”的文化内涵并提出四种翻译含有该数字的固定词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可以说是探寻文化问题的活“化石”.语言既是文化的产物,也是促进文化发展及不同文化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催化剂.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如此之密切,以致越来越引起语言学界和外语教学界的重视.从语言学角度讲,文化的介入主要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情.众所周知,自从作为现代语言学的开创者索绪尔在他的开山之作《语言学教程》一书中喊出了“为语言而研究语言”的口号后,其后几十年的语言学研究基本被框在了他所划定的范围之内,即把语言作为一个封闭自足的符号体系来搞“内部研究”,忽视了语言作为一种社会交际工具与社会、与文化之间的有机联系,使活生生的语言变成了一套僵死的知识、规化体系.语言研究的这一局面对将语言学作为基础理论的外语教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其表现是:第一,把所学外语当作一套既定不变的规划体系来教、来学,忽视该外语与操用这种语言的国家的历史、社会、风土人情等文化因素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扼杀了语言的生命力,将充满生活气息的语言知识化、板块化了.第二,将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课文切割成一个个“语言点”,然后将大部分教学时间都消耗在对这些语言点的分析、记忆、操练和强化上,忽视词、句、段、章之间相互呼  相似文献   

18.
1.引言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一切的语言史都可以认为是文化史的一部分”;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就文化来说语言是表达它的重要手段(或形式)之一”。 如何学好一种语言,不只是在学习过程中同语文本身打交道的问题,还牵涉到文化背景知识。不同民族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历史背景和宗教信仰的差异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文  相似文献   

19.
古人因为信奉天帝而用语言来表达,使得他们的“天命观”逐步融入到汉语的文化语境中,而现代部分汉族人却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习和使用语言被汉语文化语境所影响而部分继承了这样一种“天命观”,并且在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稳定的文化语境使得传统“天命观”不断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界定民族和民族主义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德国“文化民族主义之父”赫尔德在其语言学名著《论语言的起源》等著作中详细论述了其语言起源观,先后批判了孔迪亚克的契约论、卢梭的激情论、苏斯米希的语言神授说等学说,提出了“语言是人的悟性的产物”的重要观点.赫尔德的语言起源观是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立于语言起源观基础上的诸多思想对德意志民族的塑造和文化民族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