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名思想是先秦儒家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思想。孔子正名的率先提出,荀子对正名的继承与发展,为正名思想在先秦哲学思想中的价值体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中的"仁"、"礼"的思想,荀子正名思想中的逻辑制名,都是正名思想的价值内涵。先秦儒家孔荀正名思想不仅在礼崩乐坏、社会秩序严重失衡的春秋战国时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对于我们当下社会构建名实相符的社会制度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荀子是先秦思想家,他对语言有深刻的认识,他的语言观主要体现在《正名》中.从其名实关系论、制名枢要论、语词功能论、结构系统论及语言时空观五个方面来看,并与索绪尔的语言观作比较,可以看出荀子对中国语言学的贡献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3.
正名的思想,在中国逻辑史上发生得最早。《尚书》所谓“取类正名”,《吕刑》所谓“正名百物”,还只是一般地讲到了名实关系。管子生活的年代虽早于孔子,《管子》的《枢言》等篇中,虽也有着“有名则治,无名则乱……故先王贵名”等有关“正名治国”的思想,但今存《管子》一书实为后人所假讬,未足尽信;而且它也只是一般地讲到了正名的意义,也还只是一般的“正名实”之说。比较可靠而又比较系统地对正  相似文献   

4.
从战国后期到汉初这段时间,大致属于孔子正名思想的探讨和定型阶段,其间尹文的正名尚带有黄老形名之学的先秦学派痕迹,到董仲舒则从大一统的角度,并借助名实等观念对孔子正名以及整个孔子思想做了剖判定位。随后,关于孔子正名的理解就逐渐转向从经学角度出发的正言语从而正名分,在汉、宋思想的交错中,又逐渐分化为正名字与正名分两个分支,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清末民初。整个孔子正名思想的诠释史其实也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立足、发展和主导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荀子的名实观主要是对孔子正名主义的继承,同时也受到名辩学派的影响。荀子认为,“名”的实质是“期累实”;其作用是“明贵贱”、“辩同异”;重视“名”的分类,并对“乱名擅作”进行了批判,形成了“依实定名”的唯物主义名实观。  相似文献   

6.
《公孙龙子》的逻辑正名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公孙龙是逻辑正名理论的开拓者,其《名实论》是一篇以“正名”为旗帜的文章,《白马论》是对《名实论》逻辑正名思想的补充和发挥。公孙龙第一次从理论的高度提出“唯乎其彼此”的逻辑正名原则,揭示了逻辑正名的性质、要求和方法。正名理论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曾...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的"名"是一种表达概念和观念、用以指称事物的语词符号,孔子"正名"的本义是规范名称与其指称对象之间的确定关系.因此,从现代语言符号学的观点来看,孔子首倡"正名",不仅是对先秦"名实散乱"的社会现实的积极回应,而且对中国古代名学的建立具有奠基开创之功.  相似文献   

8.
正名观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其仁学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认为,“正名”乃先“正字”,先“正百事之名”,百事之名顺,则可继而在此基础上以“正”在政和为政之“名号”。孔子“正名观”是儒家积极入世的政治主张的先导.是儒家为参政、为政而搭设的精神阶梯。孔子正名思想使儒家的“仁”和“礼”具有现实可操作性,是儒家实现政治理想的重要路径。孔子正名思想在历史和现实中都具有积极的精神阶梯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讨论了荀子正名理论的中心论题——“制名以指实”,提出了荀子的指称论是一种精致的指称论,它孕育着观念论即为观念论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逻辑学是研究论证结构与规则之学。帛书《黄帝四经》逻辑为"正名—用名"论证类型,"正名"是确立名之所指,反映着道家的名实观;"用名"体现于"君人南面之术"里,为执政治世之保证。《皇帝四经》"正名—用名"逻辑是先秦道家逻辑的一部分,只是《老子》讨论重点在"道"名上、《管子》与《皇帝四经》一样讨论重点在"物"(社会政治)名上,《庄子》则兼而有之。"正名—用名"逻辑是一种离不开具体内容的论证类型,有着鲜明的社会政治的功利性。先秦道家逻辑是先秦逻辑的一部分,先秦逻辑都是此种类型,不是演绎、归纳的逻辑,也不同于佛教逻辑。正是因为"正名—用名"是一种论证结构而成为中国逻辑类型,又有别于中国哲学,但是它必以中国哲学为基础。由此来确立中国逻辑之身份。  相似文献   

11.
先秦儒家语言中国哲学研究肇始于孔子,他开创性地围绕"名实"、"言意"关系两大语言中国哲学研究重要问题,以正名理论为基础,展开对语言中国哲学研究的探索.其"名实之辩"的内容包括:保证名实相符的方法是"正名";名实关系是互动的辩证关系;检验名实是否相符的标准为"礼".其"言意之辩"的主要内容包括言既可尽意又不可尽意以及通过"隐喻"的方式言道两个方面.孔子语言中国哲学研究凸显语言的规范功能,本质上是以道德行为实用主义为取向,以语用学为圭臬的.  相似文献   

12.
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释"正名"实际上是将"正名"("纠正名义")错解为"以名正实","辨其受命之名"应该是对"正名"最为合理的解释。孔子的"正名"主张是针对卫国特定政治格局而提出的,意在强调卫君(辄)并未受灵公之命,"正名"语境中的孔子首先是以一个政论家的形象出现的,"正名"的逻辑学意义似乎应属后人的添加。孔子的"正名"能否成为一种"主义",进而成为"中国名学的始祖",这都是令人怀疑的。  相似文献   

13.
汉语词汇理论的探索源于先秦诸子的正名学说,与古希腊人分析语言的规律时所走过的道路十分相似。从《论语》、《老子》、《尹文子》、《荀子》中可以看出,无论孔子的正名学说,还是老子的道家哲学,尹文子的形、名之争,都离不开词汇问题的发掘。特别是荀子的《正名》篇,堪称语言学的专门著作,文中牵涉到词汇理论的,对词的社会约定性所作的精辟阐述,标志着早期汉语词汇理论研究的最高成就,也为汉语词汇学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论荀子的正名逻辑及其在中国逻辑史上的贡献和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约元前298—元前238)名况,字卿,又叫孙卿。战国末年赵国人,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逻辑思想家。他一生主要从事讲学和著述活动,是“稷下先生”之一,后来成了他们的领袖。他曾做过楚国的兰陵令,晚年在兰陵著书,并死在兰陵。他的著作被保存在《荀子》一书中共三十二篇①,《正名》篇集中反映了他的正名逻辑理论,此外《修身》、《不苟》、《非相》、《非十二子》、《解蔽》等  相似文献   

15.
孔子的“正名”说并非无源之水,而是发端于前孔子时代人们对于“名”的深入思考。“名”这个观念受到重视与礼乐文化密切相关,由此,“名”的问题展现为两条进路:一、与名分义相关的政治进路;二、与名声义相关的道德进路,孔子继承并发展了这两个方面。澄清了这个过程,就会看到,孔子正名思想不能简单地看做中国古代逻辑学的起源,而应当看作儒家内圣外王之义理规模的发生地。  相似文献   

16.
"正名"是《公孙龙子》和《荀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契合点,《公孙龙子》和《荀子》在讨论名实关系时,多涉术语问题,形成其"早熟"但不尽系统的术语学思想:"唯乎其彼此"是术语的重要语义特征;"视白拊坚""缘天官"是术语制定的哲学理据;"位其所位"是保证术语适用效果的重要条件。其中,"名"是包含术语的词项。在实践层面,"P之谓/谓之S"是《公孙龙子》和《荀子》给术语下定义的主要模式。此外,《公孙龙子》和《荀子》的术语学思想亦有其共同的局限。  相似文献   

17.
名实关系受到先秦诸子异乎寻常的重视,并形成了丰富的正名理论,在汉代有重大影响.贾谊对正名方法的广泛应用,反映出正名思想在汉代发展的一个特征.  相似文献   

18.
在感觉分离的基础上建立"位"的规定性,并据以"离坚白,别同异",是公孙龙哲学的基本观点.与之相应,"审其名实,慎其所谓",则是根据"位"的规定性,对事物进行"不过"不旷"的指称.即用现有之"名"按"位"的规定性去指称目前的"实".公孙龙的正名学说与其政治主张相表里.其正名的动机,是要求各国"位其所位",放弃兼并,维持多元共存的现有秩序.  相似文献   

19.
孔子率先提出了“正名”主张,却未能从名学理论上进行深入系统的论证。真正首先从名学理论上对早已形成影响的“正名”主张进行了较为深入、较为系统之论证的人,是名家的杰出人物公孙龙,他因此而创造性地建构起了在当时的中国最为新颖、最为深刻的名实关系理论。公孙龙的名实关系理论,在《名实论》中创造性地建构起来,又在《指物论》里得到了本体性的提升。其眼光之敏锐、立论之深刻、境界之高远,不仅在当时的中国是独到的,而且在许多方面还可以与西方现代语言哲学理论相互解释、相互辉映。  相似文献   

20.
正名是孔子的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者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和改造时也对这一思想进行了研究。早在20世纪30年代,吕振羽、陈伯达和毛泽东等人就已经确立了研究孔子正名思想的范式,提出孔子思想在政治上是正封建秩序之名的保守主义,在哲学上是以名为第一性的唯心论。这一范式的影响非常大,从建国后一直到90年代都不乏因袭者。然而,80年代以来,一些研究者逐渐意识到孔子正名所特有的儒家文化内涵,从而对传统的理解范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修正,而这种修正又与当代新儒家的看法有不谋而合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