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阳修创作的近70首俗艳词,千年来论者聚讼不已,或替欧公回护,指为伪作;或斥其亵浑,严加贬抑.然而俗艳词展现了欧阳修本人心灵世界的另一面,不但具有较高的历史真实性、可观的民俗意义和认识价值,还带起宋代一大批词人的竞相仿作,形成了贯串宋代、影响后世的“俗艳词现象”.俗艳词的本质在于倡言世俗生活的意义和挣脱封建礼教的禁锢,可视为宋代士大夫文字形式的“艳情生活录”和历史变革期中国的诗体<十日谈>.  相似文献   

2.
欧阳修词作为婉约的典型,但它并不流于纯粹的花前月下,而是有一层浓郁的生命意识。这一对时光的感叹和对生命的审视,体现了欧阳修的深情和博大,并给我们今天于生命的意义以某种启发。  相似文献   

3.
文章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欧阳修词在历代选本中的收录情况予以统计、分析、考察和梳理.统计结果显示,欧阳修词在以词选为载体的传播链上,其接受过程呈现出传播的及时性、选录的混杂性、风格的失衡性、发展的螺旋性等特点.总的来说,社会经济文化的大发展,是影响欧阳修词传播与接受的大背景.此外,词学观念的发展与演变,第一读者的推崇与理解以及传播接受过程中不同主体、环境、目的等诸多因素都在一代又一代接受之链上影响着欧词地位的沉浮,它们对于欧阳修词的传播与接受呈现出历史的动态平衡性,在推动欧阳修词走向大众的同时,也客观地区别了欧词中最脍炙人口的佳作和名篇.  相似文献   

4.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不仅在诗文革新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而且在豪放词的开拓上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于后一方面的功绩,建国以来的词学评论中一直无人明确提及。基于这种情况,本文拟就欧阳修对豪放词开拓这一问题做一番探讨。人们把欧阳修排斥在豪放词的开拓者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认为他没有豪放词作。  相似文献   

5.
欧阳修的词除婉约风格以外还有疏放明快的作品,就其审美特征来说,应归为豪放类。欧阳修的豪放词多以山水、风月为题,表现出一种借外景为遣玩的主体情绪方面的明朗疏放。欧词具有豪放风格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在豪放风格的开拓与发展上,欧阳修的词是承接范仲淹而开启苏武豪放词风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6.
欧阳修的词除婉约风格以外还有疏放明快的作品,就其审美特征来说,应归为豪放类。欧阳修的豪放词多以山水、风月为题,表现出一种借外景为遣玩的主体情绪方面的明朗疏放。欧词具有豪放风格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在豪放风格的开拓与发展上,欧阳修的词是承接范仲淹而开启苏轼豪放词风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7.
论欧阳修在词史上的承前启后作用黄信德欧阳修是一位著名的词人。《六一词》和《醉翁琴趣外编》共收入他的词241首,在两宋词人中,是存词较多的一位。对欧词的评价,长期以来,人们往往以“仍袭花间余风”或“多承南唐余绪”、“酷似冯延巴”论之,而对他在词的领域里...  相似文献   

8.
论欧阳修词     
欧阳修是北宋写词较多的重要作家,其词有小令、中调和长调共二百多首。词集有明刻本《六一词》、宋刻本《醉翁琴趣外篇》和《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由于欧阳修是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文成就较大,在文学史上占有很显著的地位,这就相对地把他的词的成就掩盖了。对此,长期以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少有人对他的词进行专门性的论述。其实,欧阳修词在词的发展和启变方面有其独特的贡献,在词史上的地位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欧阳修自谓"情之所钟",这个"情"不只是儿女情,而是"与物有情",以多情之心体验生活,感受生命跳动的节律。欧阳修的词深化了表现儿女情愁的传统题材,还表达了对人生有限的无尽思考和对朋友亲人、自然山水的无限深情,流露出厚重的、发人深思的自觉的生命意识。欧阳修在创作实践上已经在无意识中逐渐模糊了词与诗、文的界限,为苏轼"以诗为词",在词坛上指出向上一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欧阳修俗词的真伪问题实质上牵扯到对欧阳修人格的评价。随着欧阳修俗词"伪作说"的被否定,如何评价欧阳修人格的问题又凸显出来。面对德业文章道貌俨然而情词创作缠绵沉挚的欧阳修,有些学者用"双重人格""多重人格""人格分裂"的概念评价其人格。这种评价客观上造成了对欧阳修人格的根本性否定:欧阳修要么是人格分裂的精神病患者(从心理学角度),要么是多重人格的"伪君子"(从伦理学角度)。其实,欧阳修不仅人格健全、高尚,而且达到了审美人格的境界,他那缠绵沉挚、锐感多情的小词正是他和谐、个性、自由、超越、创造的审美人格的显现,因此,我们认为,不宜用"人格分裂"等概念评价欧阳修。评价欧阳修词作及其人格,应取审美的向度。  相似文献   

11.
欧阳修词集无定本,词风多样,历代评论者对其评价不一,但这些评论都流露着他们的审美情怀与审美文化心理。其审美情怀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视欧阳修词中所流露出的人格美;二是重视欧阳修词的艺术美。这一审美情怀与评论者的审美文化心理密不可分:一方面他们喜欢小词的词情美;另一方面又受到儒家文化追求人格美的影响,对于不合规矩的小词加以排斥。总之,这种审美情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论者的审美客观性,应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  相似文献   

12.
宋词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宋诗的影响和支持,这一点最早可以从欧阳修的词中看出。欧阳修是宋代第一个诗词兼擅的大词人,他的词和他的诗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二者在主体形象和理性精神的突出方面表现出深刻的联系,颇能说明宋词在发展的过程中深受宋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生查子·元夕》词的作者是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查子·元夕》词: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是一首回忆去年元宵之夜,与情人约会的词。写得一往情深,婉曲绵长。前后对比,明白如话。颇有民歌风味。这首词的作者是谁?一说欧阳修,一说朱淑真,一说秦少游,也有说李清照的。就解放后所出版的著述看来,仍存二说:定为欧阳修作的有龙榆生的《唐宋名家词选》,胡云翼的《宋词选》,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李庆甲校勘《词综》云:“此词系欧阳修作,见《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卷一。” 定为朱淑真作的有夏承焘盛静霞的《唐宋词选》,胡云翼的《唐宋词一百首》。黄公渚的《欧阳修词选译》,未录此词,或是不够选入标准;或是采取慎重态度;或是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14.
<正>1.从欧阳修碑志文看宋初士人的"言事"热情/王永//北方论丛1期2.试论欧阳修词的乐观风格/曹艳春//江西社会科学1期3."文章太守"欧阳修与扬州/万平,许建中//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期  相似文献   

15.
欧阳修词中的时令之变对欧词的影响较大,具体表现在:时令之变推动情感的变化;时令之变影响了人事的变化;时令之变在影响情感、人事变化的同时也促进了词境的拓展。时令之变既是欧阳修词作的独特之处,也对欧词能在后世产生影响力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花是作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意象之一。在欧阳修词的创作中,出现了大量具有女性情怀的花意象,表现出他的多情和宋词婉美的特质。众多的花意象,折射出作者的词学思想。  相似文献   

17.
秦现《淮海词》历来被视为词家正音,其词结句含蓄蕴藉,意境深远,自成风格。通过对《淮海词》结句之层层分析,探求秦现对二晏、欧阳修、柳永、苏轼等人兼收并蓄的踪迹,建构起秦现词独特的艺术人格。  相似文献   

18.
欧阳修《采桑子》词十三首为描摹风物之名篇,考其与《玉楼春》、《夜行船》等歌词以及诗文创作的内在关联,词人的政治心态自洛阳而夷陵而颍州的内在转向之历程可获掘发;由此历史心理切入考证《朝中措》送刘敞词,个人豪兴发舒之外,更与友朋之间唱和诗有婉转勾连的关系;进而考察欧阳修参与的《明妃曲》唱和活动,则心态内转又与当日士大夫政治分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欧阳修是北宋前期一代文宗,关于其诗、词、古文等的研究成果已经汗牛充栋,但关于其笔记作品的研究仍较为薄弱,且围绕文本编纂问题存在一些争议,需要辨正。考察欧阳修笔记创作的原因,一是由于年老,为退隐之后闲居生活有所取资而做精神上的准备;二是因久婴沉疴,晚年的欧公几乎无法再从事长篇著述,退而求其次,只能以短部小书寄寓思想表达;三是为纾解肉体病痛带来的精神压力,选择以戏谑方式自娱,笔记便是一种非常恰切的文体形式。欧阳修撰写的笔记,对笔记文体起到了"尊体"的客观结果,大大拓宽了宋代笔记的题材范围,开启了笔记主题的日常化转向,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的欧阳修,不管写诗作文,都是严肃认真的。北宋时,宰相韩琦在他的第宅里建造了一座华丽的昼锦堂,借以显示宰相之家的豪奢。这本来是不值一提的事情。但是欧阳修在撰文记述此事中的一椿(?)事,倒是颇有意义的。欧阳修在文中用“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这两句,来称颂韩琦的功勋与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