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文用35个普通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单株籽粒产量的遗传参数及选择指数。结果表明:单株籽粒产量的遗传力、遗传进度均较低,直接选择效果较差。通过各独立性状进行间接选择,效果亦不理想。将各性状分别与单株产量建立指数方程进行综合选择,则以穗粒数、剑叶面积、单株穗数为好,相对效率分别为112.47%、107.92%、103.20%。在所有三个以上性状所组成的选择指数方程中,凡包含了单株产量的构成因素:穗粒数、千粒重、单株穗数的指数方程,其遗传进度最大,相对效率最高。由穗粒数、千粒重、单株穗数、单株生物产量、剑叶面积所组成的选择指数方程:y=0.2127x_1+0.1932x_2+3.8454x-3-0.3406x_4+0.0598x_7,相对效率达173.13%,超过了大部分由6个以上性状所组成的选择指数方程的遗传进度。在育种工作中,对这些性状综合筛选,将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2.
利用20年生39个油松优树子代测定材料进行了生长、结实量和适应性等7个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遗传相关分析和遗传通径分析,并利用相关遗传力进行间接选择研究,采用综合选择指数法评选优良家系.研究表明:油松优良家系间的各性状遗传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油松优良家系各生长性状间遗传相关比较紧密,结实量和适应性与生长性状相关显著;树高、材积和冠幅与胸径的相关遗传力大于其性状遗传力;树高对材积的直接控制作用最大,胸径通过树高对材积的间接控制作用最大.通过综合选择,选出生长迅速,适应强,而且具有一定结实能力的油松优良家系8个,分别比对照胸径提高12.8%~37.5%,树高提高7.5%~24%,材积提高31.5%~98.3%,结实量和适应性比对照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统计中物价指数的编制,是以综合指数为基本形式,从社会商品销售总额出发,把销售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上,以测定两个时期各种商品价格的总动态。因此,指数编制的现实性和反映物价变动的全面性,成为它的重大特点,也是优点。但是,与这些特点相联系,也存在指数编制方法上的一些问题。第一,综合物价指数以现实的经济总体为分析对象,虽是其基本特征,但在测定物价的变动中,对销售构成的假定不变,是有其假定性的。我们知道,各种商品价格和销售量因素,两者是不可分割地组成了商品流转总体,随着市场形势的发展,不仅物价在变化,销售量及其构成也在不断变化,而相互结合在一起。在销售构成维持不变的假定前提下所编制的物价指数,报告期的销售构成与其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利用光敏核不育性进行水稻轮回选择进行了探讨。提出基本轮回选择方案和综合轮回选择方案。基本轮回选择方案是以一个光敏核不育材料为母本与多个亲本组配构成轮回选择的综合群体,而其后按常规轮回选择法进行育种的方案。综合轮回选择方案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光敏核不育材料作为母体与多个亲本组配,在 F_2代群体中不同质源的优良植株相互交配构成综合群体,其后按基本方案进行的轮回选择。  相似文献   

5.
对尾叶桉39个子代生长性状、形质性状进行差异分析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历年观测数据在家系子代间差异均极显著,家系遗传力大于单株遗传力,生长性状间表型、遗传和环境相关紧密,分枝与各生长性状呈紧密的正相关.4.5年生时生长最好的No.33号家系子代的单株材积达0.048 17 m3,是最差子代No.36号的179.53%,是群体均值的127.40%.共有31个家系子代生长表现优于两个对照.运用指数选择法对家系进行多性状综合选择,选出4个优良家系和6个生长慢、形质差的家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7×5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了几个新恢复系、不育系及其杂交组合10个观察性状的一段配合力、特殊配合力、总配合力效应和小区产量的遗传效应。大多数性状的一段配合力比特殊配合力具有更大的相对重要性,结实率主要受特殊配合力控制。总配合力效应与性状平均值至高度正相关。产量的杂种优势主要来源于基因分散,遗传效应中以加性效应最大,显性效应次之,上位性和胞质效应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李舯在《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第3期撰文指出,发达国家企业到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将形成两个生产过程:国内生产过程和国外生产过程。对于生产同一种产品的这两个过程,资本的技术构成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例将是相似的,但资本的价值构成即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将发生变化。对于单独一个生产过程来说,资本的价值构成反映了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但是对于生产同种产品的国内和国外两个生产过程而言,在资本技术构成相似的条件下,其价值构成是不同的。这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价值的差异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两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比较李淑梅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在一定经济理论的指导下,综合应用统计、会计、数学等方法,对一个国家(或地区、部门)在特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和特定时点上的经济成果进行测定所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该核算体系的各项总量指标和组成,可用来...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说,人类的生产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在古人生活资料的生产中,"天象观测"体现了阴阳思想的"循环变化"、"往复消长"两个规律,这同时也构成了阴阳思想之可能成立的质料因。在以产食文化理论为基础的"生育崇拜"中,男、女二元构成了阴阳思想产生的形式因。  相似文献   

10.
博物前小说时代小说构成的文化选择周建江一根据当代人对小说概念的理解,我们将古代小说的历史划分为前小说时代与小说时代两个时期。我们知道,确立小说成立的主要依据是人物形象。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真正可以构成人物形象的小说年代是从唐代传奇开始的。唐代传奇中...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昨用高压液相色谱定性分析安定,利眠宁等药物的方法,该方法是基于许多药品、毒物在紫外均有特征吸收曲线的特点,分别测出它们在240nm,260nm、280nm处的色谱峰,然后以240nm、280nm处的峰高比260nm处的峰高得到两个比值。该比值作为液相色谱定性的另一指标,既能将分析样品与标准品进行定性,也可以作为未知物定性参考,并且不受生物体腐败,干扰多,样品量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第三者问题的产生,源于康德对逻辑的变革。从传统的分析判断转向先验逻辑后,由于组成先天综合判断的两个因素的异质性,与“综合”相关的第三个因素的出现自是应有之义。然而,由于“综合判断”实际内涵的多重指向,“第三者”也呈现出不同身份的交错。关于第三者问题的争论盖缘于此。对前两个批判中该问题的简要梳理表明,探究第三者的重心并非获得更具合理性的答案,而是辨明其相互关联却彼此不同的诸种身份,以便彰显“综合”的逻辑本色。由此切入《判断力批判》中的纯粹鉴赏判断,“第三者”也以特殊方式呈现出自身的不同面相。如果说共通感指向的是作为“先天”综合判断之结果,“兴趣”概念关联的是“综合”得以进行的必然性条件,那么,感性的理念则构成综合“判断”得以可能的普遍性依据。更重要的是,厘清纯粹鉴赏判断中第三者的不同身份,彰显其因反思性而来的特殊内涵,不仅构成了对作为近代思想之基础的先验逻辑的有效补充,而且呈现出构成当代思想之基础的现象学在主体自身的原初形貌。  相似文献   

13.
在油菜育种中除了产量之外,含油量应是主要的考虑因素。已有的资料表明,黄色种皮是高含油量的指示性状。同一遗传背景的材料,黄色种子的种皮薄、含油量高。已发现的甘兰型黄籽油菜种皮色泽与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的明显不同,一般呈土黄色或姜黄色,其色泽可分为若干等级,色泽深浅程度呈连续性变异。如何纯化黄籽选系,提高黄籽的外显率,是黄籽育种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通过选择,即使在自由授粉条件下,也可以逐代提高黄籽植株的株率。每角粒数是构成油菜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多粒品种的选育旨在稳定单株角果数和千粒重的基础上,增加每角粒数。经几年选育发现,每角粒数在上、下两世代间的变化极大,表现为随机变化。因而在短时期内很难选育出甘兰型多粒高产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依靠深化体制改革而激活企业家潜能是转型时期中国动态比较优势增进的捷径,但经济效率的提升是该“捷径”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可持续通行的重要前提。通过剖析经济效率在微观、宏观、综合三个层次的内涵并进行计量分析后发现,以动力、能力增进为特征的企业家资源拓展可显著提升生产、动态、配置三个维度的效率,由此导致的三类协同,即企业家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企业家创新与创业的协同,微观生产效率与宏观动态效率的协同,是上述“可持续性”形成的重要驱动源,而不断深化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则能有效降低交易费用,为促进中国动态比较优势的持续增进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5.
运用DEA-Tobit两阶段模型对我国8个苹果主产区(省)在2006—2009年期间的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运用基于非参数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样本期间内苹果主产区的效率变化进行动态评价。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整个研究期间内,由于纯技术效率下降了3.6%,规模效率下降了0.7%,导致全国苹果生产效率出现了负增长;财政支出中农户投资占总投资额的比重、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与苹果生产效率呈显著的正相关,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与苹果生产效率存在显著的不相关。  相似文献   

16.
运用DEA分析方法,以陕西省吴起县为例,测算了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前后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变化,表明该地区在退耕还林(草)后,农业规模收益处于递增阶段,规模效率呈波动性变化,技术效率与综合效率变化一致,呈提高趋势,但综合效率有效性仍不足。为了确保退耕还林(草)工程已取得的绩效,可以通过调整土地资源配置、农业人力资源配置和充分合理利用投入的农用物资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具有丰富多样的豌豆品种资源,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过程中,已基本适应当地的生态条件和耕作栽培制度。由于选择方式和选择目标不尽相同,性状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遗传变异,尤其是构成产量及与产量有关的数量性状。研究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现有豌豆品种数量性状的变异状况,为豌豆品种自然群体的改良和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苏北承接苏南产业转移效率研究——基于Malmquist指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使用江苏省苏北五个城市的市级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的Malmquist方法分析2004——2007年苏北五个城市承接苏南产业转移的生产效率的变动状况,并将其进一步分解成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研究结果表明,2004——2007年苏北承接苏南产业转移的生产效率的平均增长率为3.5%,主要原因是技术的变化,但是技术效率的变化也同样不能忽视,且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城市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对苏北承接苏南产业转移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19.
把大麦和燕麦与大田豌豆混作,可以增加饲料产量,改善饲料品质。本试验的目的,就是评价两个大麦品种,两个燕麦品种,以及不同谷物—豌豆混作时播种量对饲料生产、粗蛋白含量(CP)和氮产量的影响。大麦品种是“Bowman”和“Horsford”,燕麦品种是“Dumont”和“Magnum”。无论是净作还是混作,用作饲料生产的品种(Horsford,Magnum)所生产的饲料,等于或多于用作粮食生产的品种(Bowman,Dumont)所生产的饲料(P≤0.05)。当谷物按等于或大于净作时的播量混作时,饲料生产不受影响,而当播量只有净作一半时,饲料生产减少。饲料产量不受豌豆播种量的影响,但在4个环境一年中,有3个环境一年的CP含量随豌豆的播量增加而增加。饲料产量不受混作的影响。这些资料说明,为了获得最高的饲料产量,在大麦—豌豆和燕麦—豌豆混作中的谷物成分,应该按等于或大于净作时的播种量进行播种。饲料中的CP含量随混作中豌豆播量的相对比例增加而增加,但饲料N产量没有影响,因为谷物对产量的贡献大于豌豆对产量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受事话题句是能够反映汉语特点的一种重要句式,其在中古佛典中的分布情况跟本土传世文献差异较大。从我们所考察的东汉时期的安世高译经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贤愚经》、《杂宝藏经》、《百喻经》来看,东汉至魏晋南北朝,佛典中的受事话题句在类型用例、受事、述语和主语的结构构成等方面均发生一定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由光杆动词充当述语的受事话题句类型使用频率呈下降趋势;两个时期的受事话题虽然都由体词性和谓词性两种成分构成,但这两种成分在不同时期的用例比例有差异;在体词性受事中名词性偏正结构是优势结构,谓词性受事也都以复杂结构为主;在述语的构成方面,其前附和后附两种成分均呈递升趋势;历时层面上充当主语的成分在结构上变化不大,都是以简单形式为主,但充当主语的成分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