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国家"、"民族"是梁启超"新小说"目光所及的终点,梁启超以"守望家园"的视角来审视小说,将小说作为劝善惩恶的工具,这种视角让小说担负了太多不属于小说的重任并最终压垮了小说。"守望家园"的视角显示了梁启超的现代性,只是这个现代性是启蒙现代性。王国维的文学观摆脱了"一时"、"一地"、"一国"的束缚,而具有了"天下"的广阔视野。"俯瞰苍生"的视角使王国维得以高屋建瓴地洞察人生与小说,不给小说负载道德说教与社会救赎的重任,使得小说全面、真实地创造世界。"俯瞰苍生"的视角无疑具有反抗传统的现代性特质。从"劝善惩恶"到展示真实世界,显示了小说评论与创作的现代性历程。  相似文献   

2.
《洼地上的"战役"》备受关注与争议,是因为小说在统一的显在主题下潜伏了错杂不一的裂隙。这个裂隙是政治话语、启蒙意识和古典结构分别影响作者的结果。笔者尝试从王应洪死亡事件的内相剖白,"战役"一词内涵的深沉性、悖反性,小说文本隐在的古典爱情模式,以及路翎在传统话语与政治话语之间的创作转型等几方面入手,解析小说文本复杂性的表现与缘由。  相似文献   

3.
《塞拉斯.拉帕姆的发迹》是豪威尔斯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中不难找到《圣经》中的原型。通过分析小说中的这个圣经原型,它体现了豪威尔斯"博爱"的基督教思想和作为一个作家的"以道德诲人"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4.
《黛茜.密勒》是亨利.詹姆斯"国际主题"小说的一篇早期代表作,也是一部具有"漫游小说"性质的作品。笔者拟用"凝视"理论,阐释小说人物之间复杂的凝视关系及其有趣的凝视游戏。这一凝视游戏中,凝视者与被凝视者的身份悄然发生转换。黛茜在这场凝视游戏中有效地进行对抗性凝视,由凝视客体转而成为凝视主体,温特伯恩及欧洲文化则成为凝视客体,形成另一种"他者的景观"。亨利.詹姆斯在这一凝视游戏中完成了美国文化身份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李杭育在其小说中构建了一个有鲜明地域色彩、硬气而孤独的葛川江文化世界,小说显示了在"现代性"反思上的暧昧性,呈现出一种理智与情感交织的矛盾心态。他同时以写实及象征手法创作的作品增加了其小说世界的丰富性,但这些小说未引起研究者较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施蛰存对美国作家爱伦.坡的哥特式小说由早期的简单模仿,到受其影响更深从而转向怪诞小说的创作。但施蛰存小说的怪诞更表现为一种心理的怪诞,重在表现人类的一种"恐惧"心理。恐惧是人类最原始的一种情感,指向不可确认、无法言说的事物。而爱伦.坡的小说重在渲染一种"恐怖"的气氛,极力刻画一种恐怖的场面。爱伦.坡小说的离奇故事带给读者恐怖的体验,但未曾走入人物的心灵世界。从这点来看,施蛰存对爱伦·坡的小说有所超越。  相似文献   

7.
《呼兰河传》可以说是最能体现萧红文人自觉的一部作品。作者以独特的散文化艺术风格和充满女性关怀的视角,以"寂寞独语"的叙述方式,勾画了松花江岸呼兰小城的风土人情以及那里人们的愚昧麻木的生活,发出了"改造国民性"的呼喊。整部作品就像一条静静流淌着的小河,看似波澜不惊,却处处暗涌着情绪。《呼兰河传》有着巨大的审美张力,其"散文化"和"诗化"的叙事特征,造成了小说语言的陌生化,也造成了故事当中的许多"空白点",激发了读者阅读与探究的兴趣。另外,《呼兰河传》里还充斥着反讽的叙事特征,使小说以一种"含泪带笑"的方式来完成国民性的批判,以此实现作者对现实世界和人性世界的深层揭示和哲学反思。  相似文献   

8.
马塞尔.普鲁斯特的意识流小说《追忆似水年华》,从充满主体色彩的回忆出发,重新建构了一个与现实世界呈现明显间离色彩的"马塞尔的世界"。在后者的世界中,叙述者却再三申明自己所表现的乃是真实的生活本质。这种从内在出发,对生活本质所进行的重估,宣示了意识流小说作为一种新的小说体式对于唯一、超验之"理式"的反叛。这一反叛绝不仅是马塞尔梦幻般的私语,更体现了整个时代的精神诉求。  相似文献   

9.
韩导勤 《中华魂》2014,(18):47-47
近读史书,被一则"剖腹藏珠"的古典抢了眼球。"剖腹藏珠"是唐太宗亲口讲给群臣听的一个发人深思的小故事:西域有人得到一颗无价珍珠,藏在哪儿都不放心,最后,他剖腹藏之。大臣们听后哗然,觉得这个西域人很可笑,你宝贝藏住了,命却没有了!听者无心,说者有意。此言正中唐太宗下怀,他立即反诘群臣道:你们中有些官儿不也在排除万难贪赃枉法,甚至不惜丧命,这和那个西域人不是一样的愚蠢可笑吗?!  相似文献   

10.
"五四"时期,乡土小说的产生、繁荣,是在西方文明这个"他者"的介入下,作家借用了"他者的眼光"来观照自身的乡土文化并诉诸文字的结果。乡土小说中普遍的"反叛与眷恋"的二重主题,反映出文化变迁中主体的矛盾冲突与调适过程。"他者眼光"实际上是一种借鉴异质文化以批判、完善本民族文化的启蒙视角。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以来,究竞是“中国美学”,抑或“西方美学在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世界美学”。长期以来,西方学界藐视东方美学的存在合理性和价值,而以西方美学为普世化的美学标准。国际美学格局中,东方美学缺乏话语权,本土美学与“世界美学”相背离。从普世化美学的视角来看,“西方美学”是一个泛化概念,而且它本身也只是地域性的本土美学,却并不是代表未来世界美学的参照蓝本。“中国美学”有古典与现代两个形态。在学科体系化和专业化以后的中国现代美学,有五种现代化的向度:科学向度,艺术学向度,生命哲学向度,马克思主义向度以及现象学向度。作为一种审美文化形态,以华夏艺术精神为核心的美学体系,能为世界文化带来与众不同的东方智慧。  相似文献   

12.
论中西方“食礼”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礼"是礼仪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中西"食礼"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与丰富的内容,但中西方食礼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并表现出不同的文化性征,探究中西食礼背后的文化原因与思想因素,对于全球化时代下的人们更清晰地认知中西文化的根性,从保护人类文明的角度守护精神家园有着十分重大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3.
西方的现代性与东方文化有着复杂的关系,体现在乡村与城市、殖民主义、资本主义、文化流散、现代社会结构的变迁、“解构”与文化革命等多个方面。对于西方“理论”,我们重要的是要有问题意识、自我意识,在不断变化的世界里不断地变化着自我,将我们的经验借助于外部的刺激而加以融会贯通、并转化成于自我和现实之中。  相似文献   

14.
晚清时期的域外书写,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西学东渐之际,在这一变局下,晚清人的域外写作发生了不同于古典域外书写的近代转型:其一,体现为现代地球观念的形成,即从“中国天下”观转向现代地理观;其二,体现为“夷夏之辨”观念的转换,即从“华夷之别”转向“天下一家”;其三,体现为书写心态的转换,即从追求异国情调到着重于问政求学;晚清域外书写具备了丰富的现代内涵与文化意味,成为触摸晚清士人思想嬗变的重要文本。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个生理身份和社会身份不同的“兼性人”。《捕蜂器》的主人公弗兰克成了一个被排斥的“他者”.他只有通过残害动物和谋杀来释放被“阉割”的痛苦。小说家班克斯对人性及社会黑暗洞察入微,小说通过对弗兰克性格变异以及人生悲剧的描写,揭示了女性在“男权至上”的父权制度下的悲惨命运.同时也反映了西方现代人的身份困惑和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16.
多丽丝·莱辛作品中的苏菲主义思想是莱辛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在不同的语境中苏菲主义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本文涉及到苏菲主义的内涵,哲学与宗教的区别;讨论了伊德里斯·沙赫与苏菲主义的关系,西方新苏菲主义与伊斯兰教的苏菲主义的区别;最后,驳斥了苏枕的“苏菲主义推崇众人皆信教,它完全排斥理性、否定国家形式”的说法。莱辛接受的苏菲主义是西方语境下的苏菲主义,它既是一种知识又是一种看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孔子、孟子和荀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继承者,他们的学说在很多方面有着一衣带水的亲缘关系。在对“天命观”的看法上,三人作为儒家学派不同时期的代表,显示着不同的时代性,不同的认识性。  相似文献   

18.
依现象学的观点,文字不单纯是石头上的刻写或书页上的字符,而且是一种先验的意向结构。如果说“字音”形成了西方人认识世界的“理则”,那么“字象”则是中国人认识世界的“常则”。汉字以“字”建序、“字”以比类、“字”属“阴阳”、“字”以“名”重,衍生出字逻辑、象逻辑、和逻辑和悟逻辑,形成了汉语言情感理性的具身性意向结构;西字依“言”立法、“指代”命名、“声”以“区分”、“词”“物”对应,衍生出语法逻辑、概念逻辑、分析逻辑和再现逻辑,形成了西语言科学理性的对象化诠释意向结构。作为逻辑的文字决定了中西语言符号体系、赋义方式、思维路径、体验模式的差异,其意向结构的差异奠定了中西审美差异的基调。从文字观到文学观,彰显着中西美学理论范畴及理论体系差异的文字规定性。中国诗学是情感逻辑;西方诗学臻于真,中国诗学深于情;西方诗学辨于物,中国诗学观于心。也许这就是中西文字意向结构的差异所建构出的不同“意向性形态”的审美世界。  相似文献   

19.
中西文化艺术上的交流在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浪潮:魏晋隋唐时期的“梵学东渐”、明末清初的“中学西传”和晚清民国时期的“西学东渐”。从广度和深度上看,明清以后的两次文化艺术上的中西交流影响甚为深远。从两次“西学东渐”的文化交流主体方向上来看,前者是主动的吸取(梵学),而后者则是被动的接受。这主要是当时的国力使然。如何在明清以来的中西文化艺术交流的背景下构建现代艺术。文章认为,在艺术的现代化转型时期,面对西方文化艺术上的强大的攻势.中国的艺术必须在坚持民族性传统的前提下,以融合中西为途径。努力摆脱“西方中心主义”观念下的边缘化倾向,从而在走出“跟世界接轨”的误区后真正实现艺术上的现代化构建。  相似文献   

20.
奥斯卡·王尔德以唯美的笔触点亮了《莎乐美》这台戏剧史上的聚光灯,在其光束的辐射范围内,西方的精神世界一览无余,而究其光源正是被视为“他者”的东方主义。由于剧中灵与肉的唯美碰撞,东方主义似乎显得毫不起眼,但事实上,它的精髓游走于整幕剧中。关于《莎乐美》的东方主义解读是学界尚未关注的处女地,而女主人公莎乐美身上折射出来的东方主义思想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西方世界眼中的东方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