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世纪难题.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理念的提出旨在探索一种全新的建设模式.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绝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一个单纯的农村经济每年发展多少、农民生活提高多少的问题,也不仅仅局限于各种制度的建设,农民具备现代的政治文化观念至关重要.它是农村发展的政治文化基础,直接影响着农村未来政治发展道路的选择.培育和引导合理的新农村政治文化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2.
中国目前仍有8亿多的农村人口,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重大的抉择。但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是在中国现代化发展很不充分的情况下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市化或总体来讲的现代化是密切相关的,有其系统规定性。在研究“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什么”、“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国大陆城市化的滞后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协同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我国当前正处于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实现农村现代化与低碳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但是,在目前农村低碳化与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不协调的问题。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对农村低碳化与现代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物理学中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当前中国农村低碳化与现代化建设协调程度进行评价分析,得到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区农村低碳化与现代化的协调程度的差异较大,因此,必须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促进农村低碳经济与现代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包括了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设新农村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两个方面.新农村建设中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来统一考虑,将资源的接续能力和生态环境的容量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依据,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相互推动、相互协调.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就是要生态文明的观念落实到农村的企业、家庭和个人,建立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走出一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道路.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既是中国农业合作社在新的历史阶段的一个继承,也是农村建设实践的一个历史性跨越.农业合作社和新农村建设具有自身的时代内涵和特色.随着实践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不断与时俱进,为“新农村建设”思想提出了新的要求,注入了新的活力,呈现农村建设的时代特色.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看,新农村建设本身遵守中国农村发展的基本逻辑,并深刻地诠释了中国农村建设实践跨越发展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6.
实现农业现代化,彻底改变农村面貌,这是我国历史上一场空前的革命,也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核心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邓小平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提出了关于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道路等一整套理论,指明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坚持邓小平农村现代化思想,对于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问题,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是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目标,并为实现目标作了战略性的部署.邓小平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科学系统的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思想,特别是在当今党和国家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背景下,探索邓小平的农民现代化思想有着巨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是关键.没有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培养造就一支宏大的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农村人才队伍,特别是农村实用人才,让他们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时代最为迫切的要求.文章以山东省淄博市为例,调查了当前农村实用人才的现状,分析了影响农村实用人才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战略选择.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创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环境,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当前应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开发和培养农村人力资源,使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和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文章基于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在全面剖析我国西部农村人力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