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后金融危机时代受东亚复杂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东亚货币合作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相较而言,"大中华经济圈"货币合作更具可行性和现实意义。通过建立对数差分回归模型和线性偏离指标模型对港币、澳门元、新台币与人民币的关联程度以及他们与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偏离程度是否存在收敛进行实证分析,证明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后,大中华经济圈内货币具备以人民币为主体的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2.
货币替代是开放经济环境中产生的特有的经济现象 ,并对一国宏观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对中国的货币替代问题 ,从中国的“美元化”和人民币的国际化两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关于货币替代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认为 ,货币替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货币替代泛指本外币持有比例的变化 ,而狭义的货币替代则特指将外币充当国内交易媒介的情形。货币替代会对一国宏观经济变量产生重要影响 ,分析这种影响的工具有理论模型、实证模型两类 ,前者如现金预付模型 ,后者如不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作者运用后一个模型测算了 80年代中期以来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的替代弹性 ,说明转轨期的中国虽然不存在狭义的货币替代 ,但广义的货币替代已成为植根于经济和金融生活中的重要现象 ,并正在对经济和金融的运行产生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需要引起注意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货币替代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认为,货币替代会严重影响国家宏观经济的稳定和经济政策的效力、削弱政府税基、引发资本外流,对中国来说,还会减缓甚至中止人民币走向自由兑换的进程。文章对我国反货币替代政策的基本思路进行了分析,提出为了抑制货币替代,必须提高本国金融资产的实际收益率和公众对人民币的信心,必须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一贯性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5.
货币替代、经济周期与外汇管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我国经济出现了明显的过热现象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作用下 ,居民增持本币资产和减持外币资产 ,导致基础货币过度投放进而造成货币过量供给。货币替代会改变居民货币资产的结构 ,影响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行为 ,冲击国家外汇储备 ,削弱货币供给的可控性。要防止经济大起大落 ,就必须运用各种制度和政策资源抑制货币替代。  相似文献   

6.
浅析我国货币替代的现状、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经济处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货币替代是一种常见的货币现象,并会对其金融安全和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本文在对货币替代的内涵与决定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后,重点研究了我国货币替代的现状及其产生的消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人民币实行自由兑换后,我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了。虽然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汇率稳定,为改善贸易收支状况可以放松货币供应量的控制,但由于我国居民的高储蓄存款急需资产化,在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条件下,居民储蓄存款的资产化将有可能通过货币替代得以实现,引起国内货币存量的动荡不定,加之我国货币控制的效率较低,因此,我国近期货币政策的走向应该是适度从紧  相似文献   

8.
区域货币与世界货币:人民币前景判断与抉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群 《学术论坛》2006,(9):76-82
文章从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发展的角度研究了人民币成为亚洲货币或世界货币的可能性。认为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是对世界范围内的资源进行的一种有利于中国的配置。由于多元世界货币的竞争态势决定了人民币在发展成为世界货币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风险,因而,规避风险的根本出路在于永久性地稳定人民币的币值,提升人民币的国际竞争力。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随着人民币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参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民币必然朝着世界货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亚马留是第一个为澳葡当局建立新税收体制的总督。1846年他发布第22号总督训令,核准《澳门公钞估议抽收章程》,规定了澳门公钞的征收原则和税收计划编制的工作方针。澳葡当局财政运作中使用的货币Pataca是墨西哥元(或西班牙元),而非“澳门元”或“澳门币”。早期澳葡财政运作中广泛使用中国“两”,以此来统计财政收支数据。1847年第46号总督训令和修订的《澳门公钞估议章程》将议事公局排除在公钞估议活动之外,由此设立了一个独立于议事公局而从属于澳门总督的政府部门——公钞会公所。亚马留政府尝试对澳门华人征税,并部分达到了目的,但尚未建议起一套专门针对华人的征税制度。  相似文献   

10.
宋科  孙翼 《学术研究》2024,(2):91-100+177-178
在数字化时代的货币新格局下,本文重点探讨央行数字货币的兴起与现金的未来,并基于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对现金的不同替代程度系统分析其形成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第一,央行数字货币的产生是由数字化时代内在需求推动的,是技术进步和中央银行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中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将与现金长期共存,并对现金需求和经济金融体系产生深远影响;第二,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对现金需求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基于支付工具选择理论,从交易便利性和持有收益性来看,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将对现金产生替代,但考虑到匿名性与普惠性需求,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难以完全替代现金;第三,通过不完全替代现金和银行存款,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将对银行体系、金融稳定、货币政策等方面产生影响,而在完全替代条件下,负利率政策的可行性与有效性需要重新评估。基于此,各国应该充分认识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可能带来的利与弊,更为准确地把握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及其与现金的关系,并在试点中基于本国实际不断进行检验和修正,以逐步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货币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
张健 《学术探索》2010,(2):44-48
美元本位潜在风险体现为四个方面,即预期≠现实,美元≠美国,过度国债=信用不可持续,合法性不足:私人力量对国家利益的绑架,这些风险使得美元通胀不可避免。1970年代,美元信用来源由“抵押为主”转向“强制主导”,基于这一转换,“美元只能流通不能储备”成为被多数国家认同的事实,“存钱不等于存财富,资源才是财富”被人们普遍接受。这两点使得美元在实际经济运行中仅仅具有支付和流通意义。美元的运行表现出一种“击鼓传花”的游戏特征,其中,“花”=美元,“鼓”=危机,危机没来,“花”可以照传,危机一到,“花”落谁家谁就吃亏。这就是全球金融利益博弈的新格局,也是此次危机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2.
澳门文化的最大特点是中西文化融汇、陆地文化与海洋文化结合、黄色文化与蓝色文化互染。历史是文化的源头,澳门文化的特点在澳门余年历史发展中自然形成,是历史演进的必然结果。澳门文化特点反映在诸多方面:400宗教方面,语言方面,建筑方面,风俗方面,文艺方面。  相似文献   

13.
阎纯德 《齐鲁学刊》2002,(3):118-123
文化交流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但这种文化关系的形成是有条件的,而澳门历史地为中西文化交流和西方汉学的形成、发展提供了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14.
澳门小说向来以写实为主流,近年来,在叙事风格上有新的拓展。小说集《一对一》收集了两位作家的作品,他们分别代表了澳门文学的两类迥然不同的叙事方式、叙事主体、叙事客体,叙述者、叙述话语等。考察两位作家的叙事文本,以探讨澳门小说的叙述模式及其发展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15.
兰迪 《阴山学刊》2011,(3):103-107,124
故意杀人罪属于自然犯罪,是违反人类普遍情感与道德的严重犯罪。因此,通过对各国、各地区目前刑事立法进行比较和观察可以发现,故意杀人罪无一例外是统治者与国家打击的重点之一。但是,共性之外亦存在不同,各个国家和地区在总结自己的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对故意杀人行为进行规制时也会采用有区别的立法体例和技术。从法系的角度来看,我国澳门地...  相似文献   

16.
张建华 《学术探索》2006,(4):138-144
澳门语文小品文是澳门散文园地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主要价值在于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在于维护中华民族传统的语言文字的纯洁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尤其在回归祖国前后的港澳社会的特定语境中,澳门语文小品文不仅有丰富的文化蕴涵,而且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论性、现实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17.
澳门土生葡人汉学家玛吉士所撰《新释地理备考》,是鸦片战争后第一部由外人撰写的西方地理学著述,也是晚清最著名的两种清人地理著述《海国图志》和《瀛寰志略》的重要资料来源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消道光时期《新修香山县志》收录六幅与澳门有关的地图,在这六幅图中保存了很多珍贵的澳门史地资料,其中许多澳门地名为这些图首次出现.本文透过对这些地名的研究,可更深一层揭示清代澳门城市历史发展之内涵.  相似文献   

19.
雍正《广东通志·澳门图》是中国古地图中第一幅以描绘画形式详细绘澳门地理及建筑的澳门地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该文对图中出现的澳门地名及澳门建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澳门城市建设发展及军事设施的建置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关于图中涉及的澳门华人庙宇的起源问题,更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安南属于天主教澳门教区,在16世纪,传教士一直未能在安南展开活动。日本发生教难后,澳门传教士利用安南的国内矛盾,顺利在安南开展传教活动。后因文化的差异,安南逐渐实施了严厉的禁教政策,使传教士的活动受到很大的挫折。即便如此,传教士仍以其坚韧的毅力与不屈不挠的精神,继续其传教事业,并对安南的政治、文化、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