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实施西部大开发 ,必须彻底打破资源优势战略对人们从开发理念到开发行为的框定 ,走区域优势战略之路。  相似文献   

2.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在多方面.西部地区产业的发展优势在于资源,但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使西部资源优势的发挥受到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出路在于资源导向型发展向市场与技术导向型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3.
一、开发旅游业符合县情 我县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乌裕尔河、双阳河两条天然河流;有中部引嫩、北部引嫩两条人工运河;有东升水库、霍家泡子水库;有草原217万亩、苇塘48万亩、水域32万亩,占幅员的52%;有东北唯一的氯化物温泉疗养院;有一个野生水禽资源保护区;还有一处正在规划之中的黑山国际水禽狩猎场。  相似文献   

4.
<正>"体育旅游是以欣赏、观看或参与体育活动为内容的旅行游览活动。"屏南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宁德市的西部,屏南的山水不仅价值连城,而且非常适合举办攀岩、漂流、滑水、冲浪等多种类型的体育活动。如果能将屏南县开发成集探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体育旅游胜地,不但可以增强屏南县的旅游综合竞争力,还可以弥补福建省在体  相似文献   

5.
西部的大开发离不开观念的更新。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在新的条件之下判断和认识西部的资源优势。只有在准确认识优势资源基础之上 ,我们才可能科学合理地开发西部的资源。长期以来 ,我们对西部资源的优势程度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国际经济环境下认识的 ,现在需要我们对此作新的判断。首先 ,必须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重新认识西部的资源优势。开放经济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能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实现要素流动和国际分工 ,从而充分体现一个区域的要素禀赋和比较成本优势。我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 ,经济的开放度将进一步提高。一些产品…  相似文献   

6.
实施外向牵动战略要发挥资源优势△邱继勇魏跃虎外向牵动是推动辽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加速器”。世纪之交,辽宁如何更好地实施外向牵动战略,笔者认为:这需要诸多条件去配合,去保证,去利用。而发挥和依托我省的资源优势,便是其中的重要条件之一。辽宁资源优势分...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 ,西部对外开放主要采用资源导向型战略。在全球能源原材料产品价格持续走低 ,沿海地区扩大利用国外资源的情况下 ,西部对外开放要改变过去那种对当地资源高度依赖状况 ,从资源导向型战略逐步转变为市场技术导向型战略 ,即从“我有什么资源就发展什么”转变为“市场需要什么我就生产什么”。资源导向型战略取决于地区的资源优势 ,而市场技术导向型战略则取决于人才、技术、管理等高级要素和企业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部地区煤炭资源极其丰富,陕、甘、宁、青、新和内蒙西部的煤炭资源,约占全国煤炭预测储量的百分之六十。其中新疆的远景储量就有一万六千亿吨,占全国预测储量的百分之三十七,居全国第一位;陕西的预测储量居全国第四位。西部煤炭资源的探明储量约为三千五百二十亿吨。探明储量的煤矿区,主要分布在陕、甘、宁、内蒙接壤的广阔长廊地带,这里和山西能源基地之间隔着黄河,两岸实际上是一个统一的能源基地。这个地区的煤炭,如按每年开采二十亿吨计可供全国使用一百年左右。面对如此丰富的煤炭资源,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战略决策?下边谈谈我们的一些粗浅设想。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大西部”地区,包括原西北行政区的陕西、宁夏、青海、甘肃、新疆,原西南行政区的四川、云南、贵州、西藏,还有原中南行政区的广西和原华北行政区的内蒙古,共11个省(区)。西部地区的黄河中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发源地。关中平原、成都平原  相似文献   

10.
海洋资源开发战略位理论与开发战略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目标导向战略,是一个复杂的、有层次的战略体系。海洋经济要全面、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在目标导向的层面上进行科学的战略选择。改变传统海洋开发单一定位的战略研究,弥补海洋开发战略系统性研究的不足,通过“战略位”理论和“战略整合”主张,解决海洋经济发展中目标导向层面上的战略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地区受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和政策体制环境的影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民族地区的人才问题尤为突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地区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平衡,整体素质不高,外流现象突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受到人才资源状况的严重制约。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各方力量,开辟一条符合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新一轮的旅游产业的发展中,作为文化资源大省的新疆,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好自己的文化资源优势,把文化资源优势与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促进新疆旅游经济的大发展。独特的地域性特征构成了新疆绚丽多姿的生态文化资源;厚重的民族性特征构成了新疆丰富的人文文化资源;特定的时代性特征构成了新疆独具特色的军垦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3.
后进地区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江西省社联课题组面向21世纪或更长远的未来,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也是21世纪现代化的基本内涵。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标准去观察、审视当代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各具有优势,后...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是研究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水平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要把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作为基本战略,必须真正树立人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基本重要途径,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真正认识到发展教育,开发人力资源是走向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资源优势,使之成为现代化建设有用人才,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西部生态环境 ,关系着西部各民族人民的生存与发展 ,也关系着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开发西部 ,不应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必然要求。   (一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必然要求。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社会跨入新世纪过程中面临的共同课题。 90年代以来 ,可持续发展在我国中长期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是中国未来和下一个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西部地区历史上是以游牧民族为主 ,由于汉民族的融入 ,生活水平的提高 ,要求有稳定的居所 ,种植业代替了…  相似文献   

16.
广袤的西部大地是中国贫困的腹地.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这一庞大系统工程中,根本性的对策在于人才的培养.江泽民指出:"西部地区要在国家支持下加快基础建设,优先发展教育、科技.西部开发关键靠人才,人才培养关键靠教育,首先要集中力量把基础教育搞好."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化建设需要在整个社会的各种经济、文化活动中建立起合理的联系,并且在竞争中求得不断发展,这已是大家都承认的一条道理。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实行全方位的开放政策。因为开放得越全面、越彻底,经济、文化活动的现代联系建立得就越完整,也就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发建设新疆也要实行全方位的开放,只有实行全方位的开放,新疆的经济文化才能在现代化的轨道上大踏步地前进。胡耀邦同志今年七月底、八月初再一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必须要充分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西部大开发必须体现发展优先的原则;西部大开发必须体现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在不损害西部资源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开发;西部大开发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旅游业是新兴的经济行业,民族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但是存在的问题诸如环境污染、开发不当,交通落后、可进入性差,资金缺乏、观念落后,人才匮乏、管理滞后也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20.
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资源供给区。但由于存在区域间产品不平等的交换模式,阻碍了自然资源在价值规律调节下实现自由流转,资源价值难以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近年来,西部省份虽然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经济增长率,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还在继续扩大。因此,如何在符合国家宏观政策的前提下,将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是西部省份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