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歌墟源流──壮族歌圩与其他民族歌场之比较(一)潘春见关于壮歌圩的源流问题,潘其旭的《壮族歌圩研究》、梁庭望的《歌圩的起源及其发展》、昭民的《广西壮族歌圩》、农学冠的《壮族歌圩探源》等,都作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可以肯定,壮族歌圩在起源上与远古氏族的生产生...  相似文献   

2.
刘三姐歌谣是壮族民间教育的源泉和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厚的文化资源,蕴涵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因此,探讨刘三姐歌谣与壮族民间教育的渊源关系,对弘扬民族文化,构建壮民族现代文明和谐社会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歌会”,是壮族民歌活动的一种体制,是壮族人民用来反映变革社会、变革生活的斗争现实的一种口头文学活动方式。这种“歌的聚会”跟壮族“歌圩”有亲缘关系,但不是一回事。它的活动体制的形成比“歌圩”大约晚一千年,但它自从在壮族人民实际生活中出现,便与“歌圩”并驾齐驱,各自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的功用。而且令人惊异的是,在“歌  相似文献   

4.
广西中越边境沿线有防城港、宁明等八个县(区、市),除了东兴市,其余7个县区都是壮族聚居区,历史上盛行壮族歌圩风俗.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传统文化功能丧失,壮族歌圩面临着歌师歌手后继乏人、歌圩听众不断流失、传统歌圩点风光不再的窘境.运用文化恢复、文化重建理论方法,实现壮族传统歌圩的恢复和重建,对于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中越边境民族文化交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审美人类学主客位视野中壮族歌圩及其文化符号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歌圩并非纯粹的文学研究对象和孤立静止的文化现象。尤其是在全球一体化的影响下,歌圩的内容、形式、功能等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停留在传统的文艺理论指导下的歌圩研究已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为使“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人们对壮族歌圩的变化有清晰的认识,应立足于文化人类学的整体观、时空观,把壮族歌圩看作一种动态的文化现象,运用主客位互换、解释人类学等方法及文化变迁理论对其进行立体性的研究,以提升壮族歌圩在与经济、文化互动中所体现的符号象征意义,使人们对其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中越边境地区的壮族布傣支系与京族虽然都使用越南喃字记录其歌谣、古籍的族群,但由于历史渊源、传统文化及受外来文化影响的不同,使两地民间的歌谣在内容、形式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壮族布傣歌谣完整地保留了古代越南独有的帝王文学的特质,而京族的歌谣则明显地带有汉字文化圈的印记。  相似文献   

7.
从本刊开展对壮族歌圩问题的讨论以来,陆续收到一些来稿。许多同志一致认为,歌圩作为壮族的风俗习惯,应该尊重,要热情支持和引导。这里把部份意见摘要发表。  相似文献   

8.
由壮族歌圩引起的怎样正确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讨论,在广大读者的积极参加和热情支持下,通过不同意见的争论和对壮族歌圩及其他一些民族的类似习俗的具体分析,澄清了是非,提高了认识,基本取得了一致的意见。这就是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和支持壮族歌圩,对其中确实存在的一些问题,要采取正确的态度,积极引导,妥善解决。最近,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单位联合召开了座谈会,对壮族山歌和歌圩表示了自己的意见,现刊登于后,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刊一九七九年第一期(七月号)发表的《壮族“歌圩”》一文,引起了读者的注意。现将两篇不同意见的来稿刊载如下。我们认为,对壮族“歌圩”的看法,涉及到如何正确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问题,而不同意见的讨论,则是澄清思想,提高执行民族政策自觉性的重要方法。我们欢迎读者就壮族“歌圩”和其他少数民族类似活动的问题,继续发表意见,进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广西百色王志珍(壮族)、中央民族学院附中杨进铨(侗族)等同志来稿说:对壮族歌圩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任何事物在其前进发展的过程中,其内部都有肯定和否定的两个方面。辩证法的否定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克服事物内部旧的东西,保留以往发展中对事物有着新的积极意义的东西,并把它发展到新阶段。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要取具体事物具体分析的态度,壮族歌圩属于健康的或基本健康的风  相似文献   

11.
壮族有一种可称为崇智的文化根系,表现为对智慧、灵活、机敏的企盼和崇拜,这种文化根系在壮族的古代神话中有一系列的原始意象,以后又发展成为歌圩这类智慧文化的绿荫和形成刘三姐智慧型的典型形象,以至形成壮族特有的文化生态景观.  相似文献   

12.
刘三姐歌谣在跨民族跨语际传唱中因文化语境不同导致了审美意义的丧失,地方性审美知识的差异也造成了刘三姐歌谣的传播困难,壮汉文化融合实现了刘三姐歌谣的跨族际传唱。由于壮族文化的弱势,刘三姐歌谣的族际语际传唱也伴随着汉族文化对壮族文化的改写,壮族文化逐渐流失的同时汉族文化成分逐渐增多。在同质化的趋向中如何再生产刘三姐形象的新意义并保持其艺术个性才能推进刘三姐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三姐”是壮族民间传说中的“歌仙”。据学者研究,“刘三姐”真正的名字应为“刘三妹”,其传说最早见于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九十八《三妹山》)。明清以来。相关文献记载不绝如缕,壮族民间口传的故事与歌谣更为丰富。从易学的视角来看,其中一些传说与中国文化的易学象数思维颇有渊源,显示了“天人同易”的哲理内涵。  相似文献   

14.
壮族文化生态的竞生之美表现为壮族人对现世生活的追求和对自身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其典型形态是壮族歌圩.壮族文化生态的竞生之美在张扬人的主体性的同时保持着对自然物的尊重和崇拜,没有产生人与自然严重对立的状况.  相似文献   

15.
《嘹歌》是壮族歌谣的经典之作,它具有音乐艺术和诗歌艺术的双重特性,又是二者的统一体。千百年来,《嘹歌》一直在壮族民间广为流传,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这与其所具有的形式美、内涵美、意境美、韵律美、悲剧美及社会美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嘹歌》的美学价值及美学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歌谣的韵律结构是最具民族特色的,它是鉴别歌谣的民族属性的最为可靠的尺度之一.壮族歌谣的韵律结构与越南越族歌谣的韵律结构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不仅像汉族歌谣那样押脚韵,更为奇特的是押腰脚韵和押腰韵.壮族和越族同为古越人的后裔,其歌谣有共同的韵律结构,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两个民族原始共同文化的遗存.  相似文献   

17.
关于壮族歌圩的讨论,对我们正确理解和贯彻党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搞好民族工作是十分有益的。据我所知,在川、甘毗邻的少数民族中  相似文献   

18.
壮族歌圩当代流变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壮族歌圩体现了特定历史条件下壮民族的社会理想、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歌圩在当代的流变态势、流变规律、流变原因作整体把握,从文化自觉、审美多元化的角度探讨歌圩流变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文化,壮族的风俗歌谣呈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特征,除了主体样式——文学之外,还有与之相关的图腾祭典、宗教信仰、农耕文化、人生礼仪、音乐舞蹈等等与民族民俗文化有关的文化形式,这些文化形式,在壮族社会中有较强的文化功能,或多或少都影响着壮族人民的社会生活。 如果我们对壮族风俗歌瑶进行立体的文化考察时,就会发现,壮族风俗歌谣及其与之有关的文化活动,有着浓郁的宗教信仰色彩,在其文化圈内围绕文化主体(比如青蛙)进行的各种文化活动,以歌谣文化为主线,音乐、舞蹈等为副线,相辅相成,使其文化呈现出极为明显的立体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歌圩"是什么--文人学者视野中的"歌圩"概念与民间表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歌圩”是历代汉族文人用以标识岭南相关民间习俗的一个符码,具有先在的遮蔽性,但以往的研究多把其作为研究原点,导致了“歌圩”之名与实际存在的民间传统之间互相疏离的现象。强调民间表述和地方性知识体系,是我们深入理解民间文化传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