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规划主要是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范围内,根据土地资源现状和潜力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各类用地进行统筹安排和合理布局。城市总体规划是确定一个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以及制订城市中各类建设的总体布局的全面环境安排的城市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与土  相似文献   

2.
土地是财富之母,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也相当突出,这些都迫切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城市范围内全部土地的综合利用所做的统筹安排和长远规划.它包括对城市建设用地与城市非建设用地的规划,当然同一级的农业区划也包括对这部分农业用地的规划.搞好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意义重大,它能有效调节城市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之间的矛盾;有利于调整城市土地的结构和布局;也能加强城市土地供给的宏观调控,促进城市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评述国内外宜居城市规划与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应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2007年通过的<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莆田市的城市宜居性进行了评价,提出宜居莆田建设的重点在于提升城市的品质,并通过制定宜居莆田建设框架提出了宜居莆田的规划建设途径,包括与总体规划衔接,开展城市总体空间布局规划、推进规划试点项目、制定工作推...  相似文献   

4.
<正>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TOD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专项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公共交通站点周边用地开发利用的综合安排。在当前土地资源紧约束背景下,合理采用TOD模式进行规划建设,是优化国土空间布局、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和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必要措施。本次研究充分借鉴国内外典型城市在TOD综合开发方面的实践经验,探索了TOD规划编制的内涵、重点和方法,以期为四川省TOD综合开发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宜居城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框架下时宜居城市的概念进行了探讨,并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宜居城市应有的内涵,认为宜居城市是由自然物质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相互融合形成的一个复杂巨系统,在比较可持续发展理念内涵和宜居城市判别标准的基础上对二者的共生机制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我国宜居城市建设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土地不仅是最大的城市资源,而且是城市其它资源和城市发展的载体,无论城市规模的变动还是经济的增长,最终都体现在城市土地利用规模、密度和结构上。城市发展的实践证明:经营不好城市土地,就建不起上规模、有品位的现代大、中、小城市。作为贫困山区的仪陇,要把城市(包括小城镇)建设好,就必须重新审视城市土地资本运营,找出问题,探索对策,树立经营城市新理念,确立经营城市的进步观念。一、经营城市土地存在的问题下面讲存在的问题,旨在规范,更好发挥土地资本作用。1、规划墙上挂,无序搞开发。规划制定本身缺乏科学性,难以开发,实施规划不严…  相似文献   

7.
《城市》1990,(2)
城市土地开发,从狭义讲就是变农业用地为城市工商、交通和居住等用地;从广义讲就是指城市土地的综合利用,它包括新城区的土地开发和旧城区的改造,即土地的重新开发或二次开发。根据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要求,对城市土地进行合理的开发,是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保证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城市的支持,同时城市的发展也需要农村的支持,尤其是土地方面的支持。究竟如何处理城市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当中的土地关系,是城乡统筹发展需要解决的一道难题,也是不容回避的问题。当前,城乡统筹建设用地规划,开放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开辟建设用地供给第二来源,提高节约集约利用农村建设用地水平,保证农民土地权利在经济上得到实现,推动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国内外对宜居城市的不同评价标准的了解,结合四平市的实际发展情况,从各个角度分析了四平市在宜居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如何打造高品位、人性化、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具有超强承载力的适宜人居城市,建设宜居四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节约集约用地,已成为缓解我国土地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是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节约集约用地的内涵,指出了我国城市和农村土地利用中存在的粗放低效利用问题,重点研究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具体途径以及我国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障碍因素。研究内容将有利于加深对我国目前的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是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综合需求,还是以土地资源潜力为依据着重服务于土地生产力布局?现在看来,在这个问题上意见很不统一。我们认为从坚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特定内涵和既定目的来看,还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的性和既定作用更加明确,才能指导我们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进一步做好规划的修订和编制工作。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是单纯的建设用地规划应该说当前普遍存在的以建设用地供应为考量,提出放宽其供应限制的意见实际上是在一种理想状态下超越时空和…  相似文献   

12.
陈群弟 《城市》2016,(7):45-48
面对土地资源日益紧缺、新增建设用地不足、土地利用冲突严重的严峻形势,存量规划建设成为破解土地发展困境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用地权利主体多、利益难协调、制度制约、政策体系不完善等原因,存量规划建设存在较大困难。整村统筹是存量规划建设的一个新探索,它以公共利益为切入点,引入市场机制,综合运用规划、土地和资金等手段,促进规划实施,完善城市功能,实现政府与原土地权益主体等多方共赢。笔者以深圳S社区整村统筹作为案例研究,分析土地整备利益博弈的基本流程,为存量用地开发建设提供参考途径。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正逐步加快,伴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迅速减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作为我国空间规划的两大法定规划,由于规划思路的不一致,规划范围的不统一,人口统计采用标准不一,土地利用分类不一致等,使得两个规划有许多不协调的地方。本文立足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关系和发展现状,分析两者的矛盾,在此基础上从规划体系构建两大空间规划体系,协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14.
王景全 《城市》2013,(5):31-36
宜居是21世纪新的城市观。建设宜居城市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重要路径,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中原经济区走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建设集约紧凑、生态宜居、富有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宜居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城镇化由量的扩  相似文献   

15.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是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国民经济发展对年度各项用地数量的具体安排,是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措施,是农地转用审批、建设项目立项审查和用地审批、土地开发整理的依据,是新<土地管理法>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促进土地利用方式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型转变.根据国土资源部的安排,我们对重庆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进行了调研,其情况是较好的,为全市土地利用规划顺利实施、控制建设用地盲目扩大、切实保护耕地、促进土地合理集约利用起到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城市滨水区文化空间设计——以广东省清远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珂慧  甄峰 《城市》2009,(12):57-63
21世纪以来.随着联合国人居环境署的成立和将城市宜居性定为城市发展的主题.全球人居环境和宜居城市建设进入新的阶段。近年来.在我国城市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人们越发重视居住环境等城市软实力的提高.宜居城市作为城市发展追求的主要人居目标.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7.
城市规划走向规范化、法制化和公众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建立和完善城市规划层次体系,是城市规划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步骤之一。世界上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重视空间规划体系,从国家一级的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到各城市的建设管理规划、区划,都形成了完善的规划体系。如德国的空间规划体系,包括各联邦州的土地利用空间规划、联邦州内大区的空间规划、跨联邦州界的空间规划、各城市编制的城市总体土地利用规划(F-Plan)和各个城镇及社区编制的建设规划图则(B-Plan)等多个层面。美国规划体系则分为三个层次:综合规划、用地区划法、基地或总平面详细规划。  相似文献   

18.
袁俊 《城市》2007,(1):76-77
2005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准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该规划将北京未来15年的发展目标确定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同时全面实现现代化,确立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国际城市的地位.新规划提出构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新城市空间格局,将在北京市域范围内建设包括奥林匹克中心区、中央商务区、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核心区等多个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城市职能中心.  相似文献   

19.
1.引言 随着"十一五"电网规划的全面铺开,电网规划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将新增330kV及以上输电线路6万km、变电容量3亿kVA.和这种大刀阔斧的动作形成鲜明对比的现象是城市电网规划与建设中碰见的越来越多的土地资源利用问题,有限、紧缺的土地资源使得许多地区的电网规划与建设工作捉襟见肘、举步唯艰.一方面,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用电负荷增长迅猛,过去重发电、轻电网,重建设、轻规划等等发展思路造成电网发展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电力电量紧缺的态势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又为电网规划设置了重重障碍,无论是变电站的站址选择还是输电线路走廊的确定都面临着无地可用的窘境,在这样的形势下,电网规划更加难以起到优化网架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从土地利用规划提升雨洪承灾能力的作用机制以及雨洪管理目标下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与行动两个方面梳理了目前提升雨洪承灾能力的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进展。已有研究中,土地利用与雨洪过程之间的双向影响机制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对提升雨洪承灾能力的作用机制等还需进一步深入,土地利用的雨洪承灾能力评价体系、提升雨洪承灾能力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优化模式及其关键控制要素体系等亟待构建。基于已有研究及其问题,提出了提升城市雨洪承灾能力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趋势和未来的研究议题,包括雨洪承灾能力评价、土地利用动态调适机制以及强调评估与反馈的土地利用规划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