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鑫基煤矿瓦斯抽采系统的探讨,得出如下结论:该矿矿井抽采系统为高、低负压两套系统,两套抽采系统的抽采纯瓦斯量为21.3m3/min,年抽采天数按365天计算,则年抽采量为11Mm3,根据矿井服务年限,矿井2号煤层瓦斯抽采系统的服务年限为11年,2号煤层回采工作面瓦斯抽采率为64%,矿井瓦斯抽采率为49%.  相似文献   

2.
通过山西阳泰集团所属矿井瓦斯抽采工程实践研究,以及相关瓦斯抽采的理论的分析,在瓦斯抽采设计、抽采设备、瓦斯抽采新技术以及瓦斯抽采组织管理方面,对有效提高煤矿瓦斯抽采效果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对工程条件相似的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抽采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白布煤矿矿井瓦斯抽采方法的探讨,得出以下结论:该矿井首采33煤层,预计瓦斯涌出量为14.15m3/min,选择"预抽消突"+"卸压抽采"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1927工作面位于显德汪矿九采区二号煤层,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九采区二号煤层局部出现瓦斯较大涌出现象,给瓦斯管理带来一定难度。针对以上现象,矿决定在1927工作面掘进期间实施“四位一体”专项治理措施、本煤层抽采、深部较大涌出危险性鉴定等一系列瓦斯综合治理技术,确保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瓦斯储量及涌出量的统计分析发现:矿井瓦斯可抽放量与瓦斯储量与矿井抽放率有关,按照国内目前的抽放技术水平,结合兴无煤矿地质条件、瓦斯涌出及赋存条件,矿井平均抽放率若按40%考虑,则矿井瓦斯总抽放量为6.86亿立方米。兴无矿区煤层相对瓦斯含量均远大于1m3/t,属于高瓦斯矿井。对于下煤组煤层瓦斯赋存状况,暂无实际揭露情况资料,需在下一步工作中进一步查明。  相似文献   

6.
瓦斯是矿井安全生产的"第一杀手",同时又是一种宝贵的清洁能源。瓦斯治理是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瓦斯抽采是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实现抽采达标、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治本之策,积极推进煤矿瓦斯抽采全覆盖工程,为煤矿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离柳矿区某煤矿4号煤层为研究对象,利用井田钻孔瓦斯含量及瓦斯压力数据,研究煤层埋藏深度、煤层顶底板透气性、煤层厚度等各种地质因素对井田瓦斯赋存和分布的影响,并根据4号煤层瓦斯基础参数,对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进行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8.
山西王家峪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瓦斯抽放方法选择15号煤层回采工作面,采用双侧顺层钻孔的布置方式进行工作面预抽,采用顶板走向高抽巷+倾斜高抽巷的抽放方法进行邻近层瓦斯抽放;建立固定瓦斯抽放双系统。即:建立低负压抽放系统,安装二台2BEC72型水环式真空泵;建立高负压抽放系统,安装二台国产2BEC67型水环式真空泵。  相似文献   

9.
我国地大物博,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最主要的便是矿产资源。但是,众所周知,矿产资源在开采时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安全问题,而采用合适的煤矿瓦斯治理方法能有效地提高煤层开采的安全性,采用煤矿瓦斯抽放技术就是这样一种有效方法。本文主要就煤矿瓦斯抽放技术的应用及改进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围岩中不同温度条件下煤层瓦斯抽采时的初始放散特征,使用了自行研制的煤体瓦斯吸附-解吸试验装置,建立了煤体钻孔瓦斯放散物理模型,分别在27.5℃和28℃条件下采用N2进行煤体的吸附试验和钻孔瓦斯放散试验,并在27.5℃条件下对比了CO2和N2放散特征,实验过程对瓦斯压力、总应力和钻孔瓦斯放散速度进行了监测。试验结果表明,瓦斯压力相同条件下,煤体有效应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钻孔瓦斯的放散初始速度与煤体的有效应力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结果还表明,本试验中煤样对CO2的吸附量约为N2吸附量的5倍,且CO2的放散速度明显大于N2。  相似文献   

11.
在宿南矿区和许疃井田,曾多次出现瓦斯突出。本文通过对其他地质因素的分析,运用综合分析、评价的方法,挖掘瓦斯赋存规律,以期为预防两区煤层出现瓦斯突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沙曲矿白家坡回风立井的施工实例,介绍了立井井筒采用注浆法封闭瓦斯,揭穿有突出危险煤层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方案,通过注浆,有效地控制了瓦斯突出,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了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13.
高突易燃煤层自然发火受煤层自燃倾向性、自然发火期、赋存条件、采煤方法、通风状况、采面推进速度和掘进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平煤十三矿瓦斯与自然发火共存条件下煤层的自然发火机理分析,找出了十三矿煤层自然发火的一般规律,为十三矿有针对性的制定和采取自然发火防治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分析认为,地质构造控制了阳泉矿区内15号煤层瓦斯整体的赋存水平,是瓦斯含量赋存的主控因素,地质构造致沁水块坳的边缘多成高突矿井,本矿区为高突矿区;煤层埋藏深度是另一主控因素,其与瓦斯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煤的变质程度、煤层围岩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为煤层瓦斯赋存的次要控制因素,这些因素的变化,使得矿区内局部瓦斯赋存水平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山西省煤层气的分布特点和赋存状况,并从经济价值、环境保护、煤矿安全等方面分析了煤层气抽放的重要性。根据目前山西省瓦斯抽放现状,详细分析了密集钻孔抽放、水压致裂抽放、开采解放层强化抽放三种瓦斯抽放的主要原理,并指出了上述瓦斯抽放方法适用的范围和存在的问题,对煤矿瓦斯抽放方式的选取上,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定赵集井田煤层瓦斯含量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赵集井田钻探资料,采用回归分析法研究了井田内各煤层埋深、厚度、煤变质程度、煤体破碎程度、围岩特征、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等条件对赵集井田瓦斯赋存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煤层埋藏深度与瓦斯含量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煤层埋藏深度是本井田瓦斯含量分布特征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7.
煤与瓦斯突出是制约煤矿生产的不安全因素.煤层是一种典型的双重孔隙系统的非均质、各项异性介质,裂隙系统构成了为气体运移的主系统,孔隙系统是气体运移的子系统.煤储层孔隙结构分布状况,决定了气体在煤中的储集状态和扩散方式.实验分析表明同种煤孔隙气压越大,煤岩进入加速流变阶段的有效应力越小,也就越容易发生突出,这为进一步研究构造煤的纳米尺度孔隙结构及有效控制瓦斯突出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15#煤层采空区上覆3#煤层处于弯曲下层带的中部,裂隙高度未达到3#煤层,3#煤层基本保持相对完整,即15#煤层采空区不会对3#煤开采的顶板、瓦斯及水产生影响,在3#煤开采的过程中要防止小型构造发育的地段发生顶板冒落、瓦斯涌出以及周边采空区涌出水等事故。  相似文献   

19.
长平矿4304大采高工作面有近100米的工作面顺槽处于泮沟向斜轴部,局部瓦斯含量部分达到15m3/t,为有效的确保4304工作面回采顺利通过向斜轴部,而大采高工作面瓦斯易集聚地点是上隅角,通过分析大采高采面采空区瓦斯的来源及在空间中的分布情况,根据大采高采面采空区瓦斯量对采面上隅角瓦斯浓度的影响程度,提出在邻近巷道对采空区进行钻孔施工,有效地解决了大采高工作面瓦斯超限问题,实现了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0.
瓦斯是煤矿开采过程不可避免的问题,瓦斯的赋存规律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所控制。本文针对新庄煤矿9号煤层的瓦斯赋存规律进行研究,得到了控制瓦斯赋存的主要因素和该煤层瓦斯含量分布规律,这对煤矿瓦斯的预测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