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 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成立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于1685年11月21日至25日在六朝故都南京召开。与会代表85人,提交了论文30余篇。大会主要就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一)关于六朝史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唐长孺教授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不少是南北同步进行的,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整个社会历史都是向前发展的,不是倒退。与会的许多代表也不同意以往把六朝看成是一个黑暗倒退的时期的观点,指出六朝是继汉开唐的重要历史时期,经过六朝的开发,长江流域的经济、文化赶上了黄河流域,至隋唐南北统一,两大流域合并成一个基地,使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更高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十月六日至十二日,在银川市举行了《回族简史》座谈会。这次座谈会是由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办公室和宁夏社会科学院联合召集的。我国老一辈的回族史研究专家、学者,中青年研究工作者,以及长期从事民族工作的部分老同志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对《回族简史》的编写出版给予基本肯定。与会同志一致认为,这本书在力求运用马列主义观点揭示回族数百年来发展的历史轮廓,在回族人民对缔造祖国历史文化的贡献,在回族与伊斯兰教的关系等问题的阐述上都是比较好的。与会同志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该书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许多具体修改意见。他们希望能在充分吸收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修改好《回族简史》,并争取早日编写出一部多卷本的《中国回族史》。  相似文献   

3.
南京六朝史研究会会员马舒同志在近几年来写了《西晋故事新编》、《东晋故事新编》(中华书局出版)以及《南北朝故事新编》(齐鲁书社出版),共一百二十万字,对于六朝史的普及与研究起了一定作用。六朝史研究会为此在十一月十四日于省社会科学院会议室,召开了一次座谈会。省社会科学院以及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教育学院、南京博物院等,对六朝史专有研究的教授、研究员等到会,《群众》杂志社的负责人以及省社联、  相似文献   

4.
由江苏省社科联、江苏省社科院、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常州市社科联联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等单位共同发起于十一月二十日至二十四日在江苏常州市召开了长江下游3—9世纪社会经济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关学者、专家近80人,其中包括著名历史学家吴泽、潘镛、李季平、牛致功、简修炜、袁英光、蒋赞初、周伟洲等教授参加了研讨会。著名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专家唐长孺、厦门大学韩国磐教授给研讨会发来了贺函、贺诗。研讨会由江苏省六朝史学会秘书长许辉主持,省六朝史学会会长、南京大学卞孝萱教授致开幕词。在开幕式上发言的有常州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潘家白、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思明、厦门大学副校长郑学檬、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秘书长童超、唐史学会秘书长胡  相似文献   

5.
五月二十一日下午,南京大学历史研究所明清史研究室举行了明清经济史研究与现代化建设研讨会。会议围绕明清经济史研究与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关系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研究室主任洪焕椿教授首先发言。他指出,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经济区和经济开放地带的确定,明清经济史研究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就更为明显。在四化建设中划定的江南经济区,特别是太湖流域,现代农业、工业、商业和乡镇企业经济能在全  相似文献   

6.
张建华  温杰 《江汉论坛》2007,(10):142-143
首届中华发展经济学年会暨庆祝张培刚教授95华诞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6月9-10日在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发展经济学分会主办,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和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承办.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80余名经济学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这既是一次庆贺张培刚教授95华诞的盛会,也是我国发展经济学界的一件盛事.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技术史国际学术研究会(ISHSTC)于去年底在杭州举行。与会的除中国大陆的学者以外,来自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德国以及台湾和香港地区共40多名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包括英国李约瑟研究所所长何丙郁教授、日本京都大学桥本敬造教授等国际知名学者,并由我国科学家,中国科技史学会理事长卢嘉锡教授担任国际学术委员会主任。这是一次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奉献智慧和共同切磋的国际学术盛会。  相似文献   

8.
正由暨南大学历史系主办,社会科学研究处协办的"欧洲中世纪早期史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1月23—25日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十多所高校和来自《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光明日报》、《暨南学报》等报刊编辑部的4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所提交的论文和会议期间的研讨主要是围绕着如下几个问题进行。首先,在古代晚期到中世纪早期是历史的断裂还是社会的转型这一问题上,越来越多的学者强调历史的连续性、转变的长期性和进程的缓慢性。南开大学陈志强教授指出,"古代晚期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专攻早期拜占庭史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语境下的六朝文学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绍瑾 《学术研究》2004,(9):116-121
六朝文学观念在 2 0世纪上半期得到了历史上少有的正面评估 ,中古文学研究也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而富有收获的发展阶段。文选派虽然在五四时期被当作“妖孽”看待 ,但其所代表的文学观念却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获得了新的阐释而融入当时的文学思潮中 ,在中国文学研究的现代化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六朝文学观念对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朝文学构成了当时文学批评史最为重要的内容 ,文学批评史的学科体认以及“文学的自觉时代”的提出亦建立在这一观念之上。与此相应 ,从审美的角度看待六朝 ,人们也得出了与以往迥然不同的结论 ,中国现代美学的建构把六朝美学推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1998年10月9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维吾尔历史文化研究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这是国内维吾尔历史、文化领域研究方面的一次盛会。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有来自北京、新疆、江苏地区从事维吾尔历史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共76人,既有德高望重的老一辈专家学者,也有年富力强的后起之秀。会议收到论文50余篇。研讨会的开幕式由研究会副会长塔瓦库勒(国家民委国际司司长)同志主持,研究会会长王素甫·穆罕默德(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同志致开幕词,他对学会几年来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对今后工作提出了发展目标和要求。研究会…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蒙古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研究会首届年会,于五月二十五日至五月三十一日在呼和浩特召开。来自全区各地的专兼职研究人员一百余人参加了这次年会,会议的宗旨,是通 方法论的探讨,达到开创蒙哲史研究新局面的目的。会议还邀请了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石峻和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肖萋父同志作了学术报告。现将这次年会围绕方法论问题的探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2011年7月28日至31日,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研究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16届学术研讨会如期在美丽的江城吉林市召开。本次会议由北华大学、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研究会主办。来自全国各地51所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其他机构1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80余篇。会议开幕式由研究会副会长、北华大学东亚中心主任郑毅教授主持。北华大学副校长欧阳军教授致欢迎词,  相似文献   

13.
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教授及谭崇台教授等在今年发起召开了一次新发展经济学学科建设研讨会(武汉),这是我国经济学界的一件可喜可贺的事。会后,《江汉论坛》编辑部积极组织稿件,以便把这次会议的成果加以巩固发扬,并约我写一篇短文。尽管我的专业主要是从事农村经济的研究,但我还是很乐意为这一新事物的成长进盲、助兴。1 发展经济学,究其渊源来说,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以战后一些不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为其研究对象。这一学科被广泛地介绍到我国以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全盘肯定者有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六年,是巴蜀史研究取得可喜进展的一年。自从新华社报导了去年在四川广汉县三星堆遗址的考古重大发现后,引起了关心巴蜀史研究的专家、学者们极大的兴趣。人们踊跃参加由四川省历史学学会,四川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川大历史系等十单位联合发起,在四川广汉县召开的首届“巴蜀的历史与文化学术讨论会”。来自北京、四川等八省市的历史、考古、语言、民族学、人类学。以及地质、水文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共120余人参加了会议。从11月3日到6月,与会者围绕着巴蜀的族属与源流、巴蜀的历史与文化两个中心议题,各抒已见,相互切磋;对不少问题都有新的阐述,标志着巴蜀史研究揭开了新的篇章。笔者仅就会议讨论的一些问题,作扼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5.
毛新青 《兰州学刊》2008,(7):155-157,161
魏晋六朝思想在中国现代史上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刘师培的研究在此领域中具有奠基作用。从各个方面对于魏晋六朝的地位进行了肯定,开启了从思想自由的角度进行论述的先河,后经鲁迅等的发扬,魏晋六朝思想遂成为现代文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文章对刘师培在此领域中的开拓性地位进行揭示,对其在魏晋思想研究史上的历史地位进行肯定。  相似文献   

16.
华东地区地方志研究班子五月十日至二十八日在苏州市举办。我省参加研究班学习的同志在研究班结束后的第二天即二十九日,继续留下来举行了座谈会,座谈我省如何开展编史修志工作的问题。座谈会强调了编史修志工作的重要意义。座谈会指出编史修志是我国持续了两千多年的优秀历史传统,地方志是我国历史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体而完备、生动而翔实地记述了一方的天文、地理、政治、经济、人文、民俗等各  相似文献   

17.
<正> 第二届全国魏晋南北朝史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9月21日至26日在山东烟台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全国各地专家、学者一百多人,提交论文九十多篇。会议主要围绕着“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地位”和“八十年代如何研究魏晋南北朝史”两个问题进行切磋、争鸣。关于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地位有人指出:过去流行的关于这个时期上承秦汉、下启隋唐的“承上启下”说。表面上肯定了魏晋南北朝的重要历史地位,实际上都是一句空话,因为其他时期同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还有人认为,魏晋南北朝并非单纯地“承上”,由于  相似文献   

18.
全国第五届洋务运动史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0月23日——26日在山东省东营市召开。这次会议是由山东大学、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编辑部、《近代史研究》编辑部、东营市、胜利油田、石油大学等单位联合发起主办的,召集人是孔令仁教授。来自全国各地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共一百多人出席了会议,提交学术论文97篇。与会代表围绕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这一主题进行了认  相似文献   

19.
2006南京都市圈城市年鉴工作会议于2006年12月12日~14日在镇江市碧榆园召开。会议由镇江市史志办公室承办。来自安徽芜湖、马鞍山、滁州、巢湖和江苏南京、扬州、淮安、镇江等八个城市的地方志办公室(史志办公室)近3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镇江市副市长冯士超、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朱文根出席会议并讲话。镇江市史志办公室主任胡振主持会议。镇江市副市长冯士超在会上介绍了镇江的历史文化渊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充分肯定了《镇江年鉴》在全面系统地记录镇江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发挥服务现实的镜鉴作用和对外宣传的窗口作用方面做出…  相似文献   

20.
第八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于1993年9月6日—11日在广东省江门市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历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历史研究》编辑部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中共广东省江门市委党校联合主办。从事史学理论研究和教学的一百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闭幕之际,成立了中国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