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空间演变趋势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空间马尔科夫链方法分析了我国区域差距和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及演变趋势,发现地理背景对经济类型转移具有显著影响,区域经济类型不会发生明显的跃迁,经济增长存在空间相关性和路径依赖性。然后,利用Kernel密度分布法提供了同时考察经济增长及区域差距的新分析框架,从经济增长分布演进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原因。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差距扩散的动力来源于效率改进而非要素投入。  相似文献   

2.
民族经济研究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学科的称渭与研究对象众说纷纭:其研究的视角与内容表现出以“对策”研究和“问题”研究为主的特点;焦点是发展问题.即把重点放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方面.当前民族经济研究的热点主要有民族地区市场经济发展问题、差距与发展问题等五大方面。  相似文献   

3.
总体上发达的我国东部地带内部也还存在着大面积的欠发达区域,形成了巨大的经济落差,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突出的区域问题。以东部欠发达区域——淮海经济区为典型案例,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将淮海经济区的主要指标与长三角、江苏、浙江、山东等经济发达区域的相关对应指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对比,找出经济差距,并得出其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的结论;从多个视角客观剖析了东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差距产生的共性原因和发展的严重滞后性形成的共同机理,主要有区位条件、经济基础、思维观念以及行政区划、政策等方面的问题;对加快东部欠发达地区崛起,促进我国东部地带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提出了诸多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旨在研究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降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不利影响.运用1993-2013年省级数据,构建泰尔指数、产业层次系数,通过实证模型分析产业层次提升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层次提升总体上能够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全国及三大区域产业层次系数增长率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增长率呈倒U型关系.全国及西部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显著负相关,东部对外开放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显著正相关,全国及三大区域金融机构信贷规模影响不显著.最后从产业层次视角提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长期的区域经济研究中,人们对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给予了应有的重视,而长期忽视了区域内部地区发展的差距,此种区域内部的发展差距比东西部发展差距更大。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集中体现在地理条件方面、政策制度方面、也有规模效应方面。  相似文献   

6.
中国区域经济适度差距及系统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区域经济的相互关系和系统优化角度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 ,认为区域经济差距是客观存在的 ,但差距要“适度” ,据此提出系统优化论 ,以区别于平衡发展论和不平衡发展论。尔后 ,运用定量、定性方法探讨适度差距的适宜界限 ,提出了在适度差距中寻求系统优化的途径及和实现系统优化的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7.
区域智力资本:区域经济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区域经济发展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提出从区域智力资本的视角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给出区域智力资本的定义、构成和基本特征,分析了区域智力资本理论在区域经济研究中的价值,并分析了欧盟国家智力资本研究的方法和主要结论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南都学坛》2018,(2):24-3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抗战史研究逐渐受到学界重视,涌现出一批通史性专著、专题论文和资料汇编,以区域抗战史为主题的学术交流活动也日益频繁。现有区域抗战史的研究成果,既有讨论特定区域抗战地位的综合性研究,也有针对特定区域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方面的专题性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是学界还需要在加强新资料的挖掘和利用、加大对基层区域的研究、深化对不同时期抗战史实的研究、强化研究深度、拓宽研究视角、创新研究方法等方面有所着力,以进一步提升区域抗战史的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制约因素,解决区域经济差距过大问题成为党和政府关注的头等大事,也是理论界广泛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经济发展等因素的作用,中国区域经济呈现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我们可以用"先发区域"与"后发区域"区分两类不同的区域.从经济发展态势看,后发区域与先发区域相比有较大差距,但正因其落后性而拥有某些特殊益处.后发区域通过引进资本和技术、学习先发区域和国外的先进制度、不断调整自身经济结构等获得后发利益,充分利用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区域经济的相互关系和系统优化角度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认为区域经济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但差距要“适度”,所契约提出系统优化论,以区别于平衡发展论和不平衡发展论,尔后,运用定量,定性方法探讨适度差距的适宜界限,提出了在适度差距中寻求系统优化的途径及和实现系统优化的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1.
当前,区域经济差异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课题,分析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对协调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提高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有重大意义。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化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协调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措施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优化内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提高内陆地区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第三,提升内陆地区的市场化程度;第四,利用财政手段在漳州、南平、宁德、莆田、三明和龙岩地区吸引投资;第五,加快推进福州、泉州和厦门地区的跨越发展;第六,加强各行政地区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东西部收入差距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般认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意味着经济中更不平等部分的增加。但通过实证及理论分析,可以发现适度的地区收入差距将有利于城市化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的地区差距对城市化的影响作用将会不尽相同。同时各级政府也应该充分发挥作用,加速城市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天山北坡经济带内25个县(市)为研究对象,利用传统统计分析与GeoDa、Arc view软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计算人均GDP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探讨了天山北坡经济带区内经济差异的时间以及空间特征。研究表明:2000年以来天山北坡经济带区内县(市)经济绝对差异不断扩大,但相对差异在逐步缩小;总体经济差异在波动中下降,并且2008年以后主要是由三大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所造成;中部区域的经济差异在三大区域中最大,其差异主要是由乌鲁木齐市和克拉玛依市这两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其他县市所引起;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的空间分异特征明显,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基本分布在天山北坡经济带的中部,而经济发展滞后的县域大多集中在伊犁河谷地区;区内各县域经济在空间上呈现集聚性,空间经济差异在缩小。  相似文献   

14.
通过泰尔指数及其分解,考察了我国1994—2007年省际税收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特征以及差异的构成、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省际收入差距主要来源于地带问收入差距,东部地带内的差距是构成总体差距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就缩小收入差距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金融发展地区差距是否趋同问题的研究上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文章在对已有研究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两种指标、两种衡量方法对中国1978-2004各地区的金融发展差距进行了研究,各种统计结果互相印证,由此,我们得出了一个较为可靠的结论:中国地区金融发展差距呈现U形变化,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间差距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模式差异是农村公共服务地区差距的本质体现.运用对江苏、四川、河北、吉林和陕西等五省100个行政村的跟踪调查数据,测算农村税费改革前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及其不同供给模式的“基尼系数”.结果发现:自税费改革实施以来,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地区差距逐步缩小,政府供给模式具有向贫困地区倾斜、缩小地区差距的效应,村庄自我供给模式具有明显的扩大地区差距的效应,“政府+村庄”联合供给模式具有持续增强扩大地区差距的效应.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安徽17个城市2000~2007年间能源利用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通过对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测算与分解,分析了安徽能源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源泉、区域差异原因与跨期生产率动态变化趋势。研究表明:考察期内技术效率制约安徽能源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而技术进步是安徽能源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8.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中国区域经济互动关系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中国的国家战略,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东部、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不仅有利于自身,而且有利于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因此,继续加快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充分发挥东部地区的示范作用与辐射作用,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西部地区经济长期增长,有利于缩小中国区域经济差距,有利于实现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假设FDI区域分布差异加剧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的基础上,从FDI流入规模和FDI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两个方面入手,实证分析FDI区域分布差异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结果证实假设成立,并提出FDI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地区经济国际化水平差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程度日益拓深,但各地区经济国际化的程度是不同的.通过对目前我国各地区经济国际化水平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东部地区经济国际化水平遥遥领先,中部西部差距微弱且西部地区的经济国际化进展要略快于中部地区;地区间经济国际化差距有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