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人对美国人有许多先人为主的看法。比如,美国的孩子到了18岁,家长就将他们扫地出门,什么都不管;美国的孩子没大没小,还叫父母的小名,等等。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儿童误服家中药物或有毒物品的事情。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家住医院附近的立即送往医院抢救;医院离家较远的,家长在呼叫救护车的同时要进行现场急救。家长首先要弄清孩子吃的是什么药物或毒物,如果搞不清楚,就要将装药品或毒物的瓶子及小孩的呕吐物一同带往医院检查。现场急救的主要内容是立即催吐、解毒。催吐是为了尽量排出孩子胃内的毒物,减少其吸收。如果是两岁以下的婴儿,可一手抱着,另一手探入婴儿的口内,刺激咽部,使其将药物反吐出来。若是两岁以上的小孩,可先让其饮下整杯的清水,然后刺激咽部使其反吐出来。催吐必须及早进行,  相似文献   

3.
叶子 《女性天地》2011,(11):53-53
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自己十分爱孩子,可孩子却难以感受到父母之爱。为什么会这样呢?应该怎样正确地向孩子示爱?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布林莫尔学院父母中心的指导者哈丽雅特博士说,家长应该准备这样一张每日爱的检查表:1.告诉孩子"我爱你"。2.通过温和的触觉来传达对孩子的爱意。3.关心孩子的行踪,注意他们什么时候回来和什么时候出去。4.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5.注意到孩子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6.问孩子对家长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刘仪 《伴侣(A版)》2011,(10):42-43
正一我打电话对母亲说,我要结婚了。母亲在电话那端高兴得几乎跳了起来,她迫不及待地问,男孩叫什么名字呀?我说叫Rick,一个在中国的一所大学里执教的美国人。我解释了半天,母亲才明白Rick是个人名,她幽幽地说道,孩子,你出什么风头?好好的中国人不嫁,干嘛和一个外国人结婚?咱祖祖辈辈都没做过这么"出格"的  相似文献   

5.
孩子的社交和成年人的社交本质上是基本相同的,都是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群体之间的互动关系。本质虽然类似,但两者之间的差异也不能忽略,那就是成年人可以选择,而孩子没得选。孩子从小到大的社交生活,从原生家庭到亲戚朋友,自己是无法选择的,住什么小区、上什么学校、和谁同桌也是无法选择的。所以说,孩子从出生就要不断面对变化、学习和适应。  相似文献   

6.
青萍 《女性天地》2005,(2):54-54
孩子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你想知道你的孩子为什么这样叫人伤脑筋,就先要了解他这样做的背后动机是什么。其实,总的动机无非就是一个: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孩子有些什么心理需要呢据心理学家分析,每一个孩子都  相似文献   

7.
彭国梁 《老年人》2006,(12):28-30
诗人彭燕郊先生有一首赠给朱健先生的诗,题为《大孩子》,诗曰“:二十岁人,大孩子/五十岁人,大孩子/七十岁人,大孩子/长不大的大孩子/永远的大孩子//当心,说不定什么时候/他会笑眯眯地/向你提一个/蛮有趣的问题/为什么你不是大孩子/做个大孩子有什么不好?//你回答不出/恨不得自己也是个大孩子。”彭燕郊先生和朱健先生都是“七月派”的诗人。彭老长朱先生三岁,一个八十六,一个八十三,两人都在长沙,过从甚密。而且,有意思的是,他们二位都老当益壮,宝刀未老,诗和文章越写越具魅力,堪称中国文坛一大奇迹。彭燕郊先生说小孩子最大的特点是纯洁、…  相似文献   

8.
Eric  Jensen 《中外书摘》2008,(9):27-28
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大脑发生变化呢?下面是把美国现代成长发育期的孩子与50年前的情况作对比发现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做好父母     
<正>不知道如何做未婚妈妈我是一个即将生子的未婚妈妈,不畏惧一个人带孩子的辛苦,但对于如何照顾生活在残缺家庭里的孩子,我的确有些畏惧。因为我不打算结婚,想一辈子一个人带孩子。现在,我应该为即将出生的孩子做哪些心理准备呢?你有没有问过你自己:要孩子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是因为被伤害了,想生下孩子给伤害你的人以报复和惩罚?还是根本不想结婚,但却需要一个孩子陪伴自己?如果是前  相似文献   

10.
孩子是一块天然璞玉,未来有无限种可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琢玉人对他的理解。你希望他将来成为什么,他就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刘泓 《现代妇女》2005,(11):41-43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但是,目前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两个误区:一是在儿童观方面,认为孩子是家长的私有财产,将孩子当成面团,想捏成什么就捏成什么,无视孩子的主体地位和独立人格。二是有的家长过分重视智力投资而忽视对孩子精神的优化。物质上,想尽办法满足孩子的要求;管理上,包办一切;评价上,重智轻德,认为只要考出好成绩,就是好孩子,将来就是人才。相关调查显示,家长最关心孩子的内容排前三位的是:做人83.67%,求知82.95%,健体41.35%。教育正如“人”字,一撇代表思想品德,一捺代表文化知识,无论缺了哪一笔都不行。以下几位家长的献…  相似文献   

12.
每逢过年过节,你是不是提前几周甚至几个月就开始琢磨着列好给家里每个人都要买的东西?孩子的小恐龙毛绒玩具、孩子他爸的衬衫领带、给长辈的鲜花礼品……长此以往,在孩子眼里,"过节"就跟"送礼物"挂了钩,节日越大,收的礼物就该越豪华。然而,无论是哪种重要的日子,最该记住的是经历与故事,而不是拿到手的物品。让我们在家里开启"无礼物过节"的模式吧!这样更容易培养孩子感恩、慷慨和专注的品格。  相似文献   

13.
对于什么是必需消费,每个人其实都了然于心.日常生活须臾不可分离的吃喝拉撤、衣食住行物品,这些东西没有一样我们能离得了.所以它们是必需消费.  相似文献   

14.
在报纸上看到过一则报道,大意是说,某地有个十六七岁的孩子,在骑自行车的时候,不小心碰了当地的一名副镇长。这本是一件小事。事后,孩子的父亲知道了,亲自到镇政府赔礼道歉。不知是因为忙的缘故还是什么其他别的原因,这名领导仅仅点了个头就把人撵走了。此后,孩子的家长越想越觉得不合适,又人托人、脸托脸地向镇长表达一家人的歉意。这次,镇长仍然没有说什么。这名农民因此越发不安起来,不知道是因为责备了孩子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后来这名孩子居然因为惊吓喝农药自杀了。仅仅因为父母官没有接受道歉就吓死了一个孩子,这件事让人听起来大吃一…  相似文献   

15.
正懂得乃至敢于顶嘴,不正是孩子长大的一个信号吗?我一直认为,每个聪明的父母都该让孩子尽早掌握说服力。但现实的情况是,不少父母一听孩子反驳、反抗大人,就冠以“顶嘴”“不乖”之名,让孩子闭嘴。这是非常可惜的。很多人把“3岁”定为孩子“可不可爱”的分水岭——3岁前,孩子的生活基本由父母掌控,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非常“呆萌”,所以“可爱”。3岁后,孩子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吃什么、穿什么、做什么……每件事情都要表达一下自己的意见,甚至不惜发脾气,公然违抗父母的“旨意”,  相似文献   

16.
王冲 《金色年华》2009,(11):13-13
我的孩子刚满三岁,最近频频接到幼儿英语教育机构的电话。什么美国外教,全英文教学环境,让你的孩子从小就练就一口纯正的英语,云云。收费当然不菲,大约是一个月5000元左右。而周围的家长,也都早早让孩子学起了英语,“学了未必是优势,不学肯定是劣势”。  相似文献   

17.
与外国孩子相比,中国孩子的课业负担更重.他们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完成课后作业、复习、上各式各样的兴趣班.美国的小学生每天大概要花1个小时写作业.而中国孩子大概要花4个小时.中国母亲是如何帮助他们的孩子积极面对这种沉重的课业负担的?我们又能给她们什么建议?  相似文献   

18.
贾玉英 《职业》2017,(16):67-68
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一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当上了美国校长,每当一位新教师来到学校,他就会交给那位教师一封信,信中写道:"亲爱的老师,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长为有人性的人.只有使我们的孩子成长为高素养的人的情况下,专业能力才有价值."  相似文献   

19.
嘉历  亚有 《现代交际》2008,(10):54-54
他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一个贫穷的外来移民家庭。从小他是个腼腆内向的孩子,和他一样大的孩子都不喜欢和他在一起,因为他什么也不会。每次考试,他都是倒数前几名。老师不想让他回答问题,因为他总是羞涩地说不知道。大家认为他是笨蛋,是个白痴。伙伴们嘲笑他,说他永远和失败在一起,是失败的难兄难弟。邻居们说,这个孩子将来注定一事无成。父母听到这样的话,暗暗为他担心。  相似文献   

20.
常言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人一旦结了婚,就得“养儿防老”,因而,“养老”和“抚幼”成了人一生的基本义务。 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的思想观念里已没有了“养儿防老”的守旧思想,他们之中更有一部分人要事业、要爱情、要婚姻,但就是不想要孩子。这部分人被称为“丁克”一族,这是从美国传来的词,即“无孩家庭”的意思。 “丁克”们不要孩子,不外乎有以下几个原因; 出于工作方面的考虑。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加速了生活节奏和人才竞争,紧张的生存状态使人们不愿意在业余时间为子女操劳费心,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