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在利用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深入分析城乡人口迁移时,必须充分注意这次普查关于迁移人口调查统计口径的限定,尤其不能忽视以下两点:1、这次普查登记的迁移人口是指1985年7月1日常住地与1990年7月1日常住地比较.发生跨县、市变动的人.即不包括县、市内特别是县内城乡迁移人口.但以往有关调查研究表明.80年代中国城乡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农村人口向市镇的迁移已经转为以向镇的迁移为主,而在向镇的迁移中又以就近迁入县内小城镇为主。这次普查因口径限定,未能充分显示这一重要特点。2、在城乡迁移人口普查数据的汇总表中,迁移人口的原常住地即迁出地按1985年7月1日常住地类型“城市街道、镇、乡”划分,而现住地即迁入地按“市、镇、县”划分,由于“市”中除城市街道外还含有市辖镇和市辖乡,因此,上述迁出地与迁入地划分中的三类相应地域并非严格的同地域口径。在非同地域口径基础上求得的城乡人口净迁移数量难免会有一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化意义上的人口迁移,一般都是在不同层次的地域之间进行和完成的。从一定层次的地域出发,探析不同地域层次之间的人口迁移规律,无疑是城市化和人口迁移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城镇是界于城乡之间并连接城市和乡村两类地域的中间层次,近些年来又一直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化意义上的人口迁移,一般都是在不同层次的地域之间进行和完成的,从一定层次的地域出发,探析不同地域层次之间的人口迁移规律,无疑是城市化和人口迁移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城镇,是界于城乡之间并连接城市和乡村两类地域的中间层次,近些年来又一直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城乡人口迁移的“聚焦点”。汇聚到这里的迁移人流,明显地表现出来自城市、城镇和乡村等各类不同层次的地域。因此,小城镇是探析不同地域层次之间人口迁移规律的理想“剖面”。作者曾以上海地区为例,从中心城和乡村两类地域出发,对我国大城市地区城市化过程中汇聚到郊区城镇的城乡两股人流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本文将仍  相似文献   

4.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地域结构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省际人口迁移的地域结构变得复杂。用传统的定性方法分析、把握比较困难。本文主要采用多变量分析的因子分析方法,对80年代后半期(1985~1990年)省际人口迁移的地域结构进行定量分析。首先,根据因子分析方法,分别从迁入地群和迁出地群出发,提取了省际人口迁移的迁入地域和迁出地域;再用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根据提取的迁入地域和迁出地域之间人口迁移的相似性,分别组合、划分成人口迁移圈,并确定出其迁移中心地。  相似文献   

5.
<正> 人口迁移是一种复杂的人口再分布现象,除了那些纯属政治性、强制性的人口迁移外,人口迁移的主要考虑因素总是基本上出于经济原因。即使微观地探究个人的迁移动因,虽然各有不同,复杂多样,但归根到底,还是出于提高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愿望。宏观地考察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过程,可以说这是一种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论对迁出地区或迁入地区都发生种种影响,必须对出入地区,特别是迁入地区全面考虑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了解因而发生的生态变化,按照生态规律办事,才能使迁移过程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一、人口容量和人口分布的关系1.对人口容量的理解为了减轻人口稠密地区的人口压力,人们总是希望或企图人口由这些地区迁向人口疏稀地区。但是,人口迁移是否得以实现和巩固下来(亦即不发生返流现象),并从而推动迁出和迁入地区双方共同发展,并不是简单地决定于两地区之间人口密度上的差异,而主要决定于各地区人口容量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一场大变革,它不仅给经济领域带来了生机,带来了活力,同时也给包括人口在内的社会政治、思想意识、文化教育等等各个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探索和总结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社会生活各方面所发生的新清况、新问题,将会进一步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更迅速、更健康的发展。这是摆在我们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面前最紧迫的课题。本文想就改革中人口过程的一个侧面——人口迁移问题,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 最优化方法,是近几十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种科学方法,目前已被应用于若干领域。本文尝试把最优化方法应用于人口迁移研究,并主要应用线性规划方法对人口迁移最优化问题进行一些初步探讨。一、探讨人口迁移最优化问题的意义人口迁移,既是一种人口变动现象,又是一种生产力运动形式,它不仅影响地区人口的分布,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正确的人口迁移,将会有利于地区人  相似文献   

8.
香港人口迁移及其社会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7月1日中国就要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归的日子已经进入倒数计时阶段。如何使香港社会在主权回归前与主权回归后能够平稳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要使香港社会平稳过渡,涉及到多方面的工作,其中重要的一点是了解香港社会的一些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香港社会是移民社会,有移民社会的特殊之处,了解这点对解决香港的一些问题有益处.  相似文献   

9.
我国广东省人口迁移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企业蓬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人口迁移随之频繁和加快,并成为广东人口变动的主流。本文所指的迁移人口,是根据中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办法》的规定,5年间常住地发生跨县、市变动的人口,即1990-07-010时现常住地所在县、市与1985-07-010时常住地所在县、市不一致的人口。迁移人口包括跨县、市的户口迁移人口和非户口迁移的流动人口两部分。1人口迁移量和迁移人口构成特征截止1990-07-01,广东省5年来跨县、市迁移人口达393.17万人,占广东省人口总数6…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历史上一直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战乱、灾荒曾造成频繁的、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今天的河北人口,除燕赵本土人口外,还有历代从全国各地迁来的人口在此繁衍生息。 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河北省出现过几次较大的人口迁移变动,人口迁移类型表现为:迁入型——迁出型——迁入型——迁出型。50年代河北省省际人口迁移呈“迁入型”,10年全省净迁入125.18万人,平均每年12.518万人。1960年~1968年,由于“三年经济  相似文献   

11.
省际人口迁移中的老年人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利用1995年北京市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在描述省际迁入或流入北京市的老年人口的人口学特征,并与北京市非迁移老年人口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应用Logistic回归,从家庭户层次对有老年人迁入的家庭户的部分特征对老年人迁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 建国后,黑龙江省被列入我国重点开发建设的省份,前30年,随着大规模的开发性移民迁入,人口迁移一直处于净迁入状态,据有关资料计算,净迁入约700多万人,对我省的开发建设起了很大的作用。进入80年代,从户口统计上看,我省省际人口迁移巳发生逆转,由净迁入转为净迁出,10年约净迁出70万人,人口迁移的作用和制约因素等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关于人口迁移与流动人口概念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迁移与流动人口,在科学研究领域均属复杂的动态概念。如何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确切地表述人口迁移与流动人口的科学含义,适当确定其研究对象和统计范围,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重要问题。本文就此问题,略抒己见。  相似文献   

14.
解放以来,广东省的人口迁移变动统计没有连续进行,1970年以前只有1959和1961—1966等一共七年的人口迁移统计,而1970年以后的统计则是连续的,现对1970年以来的人口迁移情况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人口迁移区域性态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口迁移活动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其中尤以经济因素为重。广东省人口迁移态势及趋势在空间上表现出层次分明的扇形三层结构:经济特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外地区,与广东省的经济空间分层相吻合。迁移人口的流向受三个区域的经济吸引力和经济人口需求容量所影响。这种结构趋势随经济发展差距的日益扩大与香港回归和澳门的即将回归将得到加强,至少不会弱化。  相似文献   

16.
西部开发中的人口迁移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范力达 《人口学刊》2001,13(1):14-17
人口迁移有利于西部地区获得急需的人力资源、促成产业的转换与就业的增加和观念的更新。但由于东西部的地区间收入和生活舒适程度都存在巨大的差别 ,在吸引劳动力、特别是在吸引高科技人才方面 ,西部处于不利的地位。提高西部所需行业的收入会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不利环境的影响。改变那些与生活条件有关的因素 ,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开发 ,以及管理体制的改变都是西部吸引人力资源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有关国际人口迁移方面的问题,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问题上我国研究得都很不充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国际之间的人口流动逐渐增多起来。以“出国潮”和“旅游热”为特征的我国国际人口迁移对我国经济、社会、人口以及政治等各方面的影响与日俱增;尽管国际迁移人口在总人口中  相似文献   

18.
人口迁移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85年英国皇家统计协会杂志发表了拉文斯坦(E.G.Ravenstein)的论文“迁移规律”(The Laws of Migration),标志着人口迁移结束了毫无任何理论的时代。这篇著名论文依据的是1881年英国人口普查资料。拉文斯坦又根据20多个国家的资料,于1889年发表了第二篇论文,题目仍称为“迁移规律”。论文发表后,虽然受到各种不同的评论,拉氐理论仍不愧认为是研究人口迁移理论的始点。拉氐“迁移规律”可点纳如下七则: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我国人口迁移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增加了前三次普查所没有的人口迁移项目,从而为了解近5年中我国的人口迁移状况提供了权威数据。以此再结合对其它资料的分析,使我们可以为建国40年来的人口迁移,尤其是省际人口迁移,勾划出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 (一) 应该承认,过去我国一直缺乏有关人口迁移的完备统计。户籍登记机关提供的数字,已汇总发表在《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相似文献   

20.
引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得到了很大发展,同时,有大批移民迁往小城镇,其中大多是农村移民。这些移民的素质是否与小城镇经济发展相适应?不同素质移民的迁移原因和迁移倾向如何?他们对迁移效果有什么评价?这些问题已经引起经济学界和社会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