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战略规划是带有全局性的总体发展规划,制定一个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战略规划对于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至关重要,它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两条:战略目标要体现特色,战略举措要抓住重点。另外,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应走多样性、多层次发展的道路,在制定战略规划时要把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2.
建设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是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必然选择。是否拥有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我国大学与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其差距主要体现在杰出人才、教育资源、科研实力、领导力与战略规划、国际化水平等方面。为了消除差距,我们应采用培养和引进拔尖创新人才、多渠道融资等方法,积极打造优势学科,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选拔一流的大学校长,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规划,大力创建国际化的学术平台,为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研究型大学知识产权拥有量呈持续上升趋势,并通过转让等多种形式实施和促进知识产权的转化。知识产权对研究型大学的形成、发展、完善有显著促进作用,知识产权的三种定位促生了三代研究型大学。我国研究型大学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具有必要性及必然性。研究型大学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内容是确立知识产权在大学发展战略中的中心地位,同时须处理好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取得知识产权与培养创造性人才、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与学术自由等关系。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是创建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的重要基础。全球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群体集聚效应及成功超越国际同行的发展历史,揭示了精英联盟和群体集聚是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优先战略,大学联盟和社会组织对大学国际化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特色研究型大学的学科结构和行业特征决定了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应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出发,以传统优势学科为先导,积极参加和主导大学联盟,并借助国际组织平台迅速提高大学海外知名度。  相似文献   

5.
香港科技大学在战略创新的指导下,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跻身于世界著名的研究型大学之列。它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大学发展史上的奇迹,极大地冲击和改变了传统大学的办学观与发展观。文章基于战略创新的视角,从准确的办学定位、优势学科的培育、卓越的学术三方面分析其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并且提出对内地高等学校,特别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一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大学科和学分制是地方综合型大学发展的战略选择,厘清"理工"与"高职"的区别和联系是地方单科型院校定位和发展的认识前提.尽管现实中相对于中央的地方尚未出现与国家型大学相抗衡的研究型大学,但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和要求看,地方型高校必然出现研究型大学;地方型高校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处理好地方政府与高校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伯明翰大学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尤其以冶金材料、医学、社会学等学科见长,学校从建立之日其就定位在国际视野上,制定并实行国际化的战略纲领,向国际化的教员、国际化的学生、国际化的课程、国际化项目等各个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卡耐基—梅隆大学、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加州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这四所各有特色的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战略规划内容为基本依托,以其战略规划内容的构成和特点为探讨的基本维度,经过充分对比分析和详尽的剖理,旨在发掘四所研究型大学战略规划内容中内蕴的指引其走向成功的共同的和规律性的东西,从而给正在谋求发展的大学的战略规划工作者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大学跨越式发展中的战略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管理有别于策略管理和目标管理,也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战略规划.国内外一些大学运用战略管理模式,面对时代挑战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注重战略思维,建立大学理想观;遵循规律,准确定位大学发展目标,科学制定战略规划;运用“替代增长”理论,建立合理的大学组织结构;实施战略评估,是落实大学发展战略管理的要点.  相似文献   

10.
伯明翰大学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尤其以冶金材料、医学、社会学等学科见长,学校从建立之日其就定位在国际视野上,制定并实行国际化的战略纲领,向国际化的教员、国际化的学生、国际化的课程、国际化项目等各个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地方高师院校学科建设若干关系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一项具有综合性、长远性的基础工作。地方高师院校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明确地方高师院校学科建设的特点和价值;处理好学科建设与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发展战略规划、地域特色、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科学研究、教学工作、人才培养、学科文化和学科管理等关系。  相似文献   

12.
民族高等院校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应切实加强发展战略规划,要结合自身的学科特点,大力加强特色优势学科建设,着力打造学术创新团队,努力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才能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创新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浅析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建设是高校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工程,地方高校也概莫能外。它是以学术队伍为主体,以一定学科为研究对象,通过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传承和创造知识,持续为社会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工程。地方高校在学科建设中必须要处理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重点学科建设与学位点建设、基础学科建设与特色学科建设、学科基地建设与人才培养等之间的关系,使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工作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队伍的建设对于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推动学科建设、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等具有重要的辐射与支撑作用,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日益广泛的重视。调查研究表明:湖北地区高校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呈现出学历高、职称高、年轻化、教学与学术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等特点。但是在新世纪,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制高点上,用构筑人才高原的战略思路来审视,湖北地区高校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建设工作还存在着数量不足、分布不均、流失严重、教学和学术研究质量欠缺、投入不足等不同层面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政治学学科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也可谓之"发展中的中国政治学"。但是,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当代中国政治学在研究范式、学科主题、指导理念、学科效应、研究方法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就迫切需要在学术范式上达致应有的自觉,克服学科研究的学术缺陷,确立学科研究的学术本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的民族作家文学研究从各方面展开,更加全面而深入,成绩显著。当然不足之处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族别和区域性民族作家文学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民族文学学科理论研究还很薄弱;对民族作家文学的文化研究还有很大学术空间,亟需充分发挥其潜力。回顾与反思近年的研究成果,可以促进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数据驱动为计算社会科学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极大施展空间,提升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有效契合科学研究的复杂性需求。探究计算社会科学发展演变、学科框架与学科结构的界定对于计算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收集、整理计算社会科学领域国内外文献,厘清计算社会科学的概念,进而梳理计算社会科学的学科演进趋势、研究范式、研究方法及研究应用;并从数字人文的学科结构入手,分析教育部学科门类分类体系,在此基础上对计算社会科学的学科界定、学科结构进行研究,进一步分析其与方法、技术类学科的关系,进而从学科角度思考计算社会科学的学科框架与学科结构。研究结论:第一,计算社会科学国外论文数量领先于国内论文数量,我国计算社会科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第二,计算社会科学国内外研究侧重点不同。国内计算社会科学研究聚焦于人工智能、复杂系统、传播理论等新兴主题,更加重视数据驱动过程中数据质量的分析,强调通过建模仿真、社会网络分析、数据挖掘等方法论的使用。而国外计算社会科学以数据科学为核心,聚焦于社交媒体、社会网络与复杂系统,强调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基于Agent建模、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方法使用。第三...  相似文献   

18.
跨学科交叉研究与21世纪老年学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学科交叉研究是老年学发展的必然方向 ,也是老年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所规定的。老年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老年学要认识人类个体和群体老龄化规律的目的 ,决定了老年学是一门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和人文科学在内的交叉学科。伴随人口老龄化而日益突出的许多重大问题 ,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老年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健康老龄化等 ,只能通过跨学科交叉研究才能解决  相似文献   

19.
2006~2007年中国大陆人类学界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社会与文化、汉人社会以及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现实问题均展开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并取得引人注目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人类学在跨学科研究中日益泛化、理论创新乏力等问题。中国大陆人类学研究今后亟待加强学科体系建设,重视应用研究和区域研究。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模式逐渐由学科馆员单独作战改变为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学科服务团队。文章阐释了学科服务团队的产生及涵义,明确学科服务团队在高校教学和科研中的重要性,规划出创建学科服务团队的模式,并总结出组建团队必须聚多方力量,才能得以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