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赛珍珠在进行小说创作时,除自觉接受中国文化影响外也在自觉汲取西方文化的营养,她对狄更斯小说创作的借鉴就是典型的例证.通过对赛珍珠的<大地>、<龙子>、<同胞>与狄更斯的<双城记>、<圣诞欢歌>、<艰难时世>等小说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赛珍珠在社会题材的选择、人道主义主题的确立、人物形象的刻画以及情节结构的设置安排等方面都对狄更斯有所借鉴并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共产党宣言>到中共十六大的新世纪宣言,是一个无产阶级运用科学的理论改造社会,逐渐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的历程.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是<宣言>的实践结晶,中共代表大会制定的纲领和路线,是以<宣言>为重要依据.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宣言>理论深化.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小说,勃兴于康乾时期的古典戏曲艺术是其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的一个组成部分.以<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为代表的古典戏剧对<红楼梦>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红楼梦>对戏剧活动的细致描写,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古典戏曲文化发展与传播的状况.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化形态在轴心期发生了第一次大转型由神学文化形态转变为世俗文化形态.这次转型确立了作为人文主义精华的心学传统,这是今天现代化的宝贵精神资源;但同时也逐渐失落了作为"第一实体"的个体精神,这是与现代性相悖逆的.这次转型经过三个阶段(西周、春秋、战国),而<周易>文本正是其经典表征<易经>观念是其发端,<左传>筮例是其发展,<易传>思想是其完成.唯其如此,<周易>后来成为中国群经之首、百行之源.  相似文献   

5.
日本民族是一个善于吸收异文化的民族,通常是通过"拟似"、"驯化"、"创造"这一模式来受容异文化的.本文通过<怀风藻><万叶集><日本灵异记><三教指归><十住心论>等日本古典文学作品,对这一文化受容模式进行了具体的剖析.  相似文献   

6.
从地域文化的视角研究<诗经>,古已有之,而探讨<诗经>所表现出来的一些显著的地域文化现象则成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诗经>的一个切入点.从<诗经>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州文化、三秦文化、齐文化和宗周文化等若干鲜明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是<石头记>,还是<红楼梦>,其含义是很不一样的.这不仅是<红楼梦>这一名字的文雅、迷离,不似<石头记>的质朴、显露,更因为<红楼梦>一名契合了贯穿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生如梦"的儒道哲学思考--与小说空、色、情这些主题架构相一致,从中不难看出,"梦"在语言和文化的所指和能指,远非类似把玩的"石头"所能比肩.  相似文献   

8.
<诗经>的意象象征是在原始文化传统基础上创造的"有意味形式”,然而许多年来诗评家们却以现代文化观念去研究.错位文化观念的解读使<诗经>的本来意义被遮蔽了.把<诗经>还原到作为一个整体的原始文化的联系中去解释,就会惊奇地发现,<诗经>的许多内容是远古圣婚仪式的隐喻.  相似文献   

9.
从文化批评的角度,对戈尔丁小说中的人物姓名进行文化阐释.以<蝇王>为例解读戈尔丁小说中姓名与人物性格的关系,进而揭示<蝇王>人物姓名的原型意义;以<品彻@马丁>为语料揭示姓名与作品主题的关联,以姓名变化为线索对品彻@马丁的二度死亡之谜进行破解,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姓名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
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的短篇小说<受戒>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主要是其巨大的文化魅力所致.本文分析了<受戒>产生的文化基础,揭示了<受戒>在情节、人物、艺术描写中流露出来的文化意味.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习近平提出了文化自信思想,主要包括:中国文化主张一脉相承,有利于世界文化的创新与创造;中国文化主张开放包容,有利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繁荣;中国文化主张“以和为贵”,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文化主张“天人合一”,有利于世界的和谐与美丽。这一思想的提出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必将对中国和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评《甲申文化宣言》的学理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甲申文化宣言》的发表是中国当代文化发展史上值得注意的一件事,但《宣言》的学理基础中值得商榷的问题甚多。文化中的不同因素分离论和文化多元论是最值得商榷的两个问题。前者是“中体西用”论的翻版,与文化必须作为受统一的内在精神支配的整体存在的本性相悖。后者则是对自尼采以来流行至今的多元论的附会;其产生的学理上的原因是由于缺乏文化形态学的观念,同时也是由于对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误解。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近现代文化是从鸦片战争之后形成的 ,西方强势文化的撞击 ,使中国的封建文化体系逐渐解体 ;封建官僚集团里改良派和保守派的斗争 ,逐渐确立了“中体西用”的近代文化思想 ,在改良派受到压制的时候 ,以孙中山为旗帜的在野知识分子的革命派就发展起来了 ,民主、共和的文化思想 ,是中国划时代的文化思想。五四产生了中国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 ,现代文化就从五四开始。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又分化出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马列主义的革命文化 ,以胡适为首的学院派文化和以鲁迅为代表的社会派文化 ,这三派文化都源于科学和民主的现代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视角与国内电视剧生产体制和机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阳 《南都学坛》2003,23(6):53-57
文化的全球化,一方面会带给第三世界国家新兴的文化工业的成长忧虑,另一方面也为这些国家带来了审视自身文化生产的全新视角。在中国加入WTO组织之后,国内学者为保全民族文化的自主性乃至在全球化中可能发挥的作用亦做出了多重思考。大体可概括为“文化对话论”、全球化与本土化互动说、精神独立说、资本与文化不同逻辑说、“市场政治说”。在对这些观点的梳理中,我们可以比较清醒地意识到,当下大众文化的十分重要的一环,即电视剧生产的体制与机制的进一步改革,将会对中国电视剧生产走向成熟和壮大起到至关重要的历史性作用。同时,这也是关系到中国电视剧产业在全球竞争到来的时代保持良性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俄两国文化的交流源远流长,苏联及俄罗斯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与传播却鲜为人知。文中将对俄罗斯在这一领域里的翻译与研究给予介绍,其中的一些观点以及他们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特点及其评价,对国内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服饰文化具有明显的殖民主义特征。著名学者萨依德的后殖民主义理论在上个世纪90年代被引入后,中国学界开始对本民族文化所处状态进行反思。"国服"概念的提出正是在这一文化背景下服饰文化学者们对中国服饰文化所处状态反思的结果。中国服饰文化必须对丢失的传统进行重拾、修复和重建,以此为中国从服装大国走向服装强国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远征军出兵缅甸的美国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原因,很多中外学者都把它简单的归结到中国为了保障唯一一条外援线——滇缅公路的畅通。事实上,隐藏在这个直接原因背后还有很多复杂的关系,特别是美国的态度和政策对中国是否出兵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美国无论从其先欧后亚的战略、提高中国大国地位的战略还是从保护其在亚太的利益出发,都选择了支持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立场。于是,在美国的影响和支持下,中国远征军入缅援英最终成行。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想和农村文化安全形势的现状,分析了影响农村文化建设尤其是文化安全的国内与国际因素,指出要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改变农村严峻的文化安全形势,必须从宏观(国家)与微观(乡村基层)2个层面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构筑农村文化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19.
老子哲学就其实践意义上说是治国思想,而就其根本关怀来说,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老子的道学文化要为世界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和平发展提供资源,自身也须在与其他异质文化充分交流、学习、沟通、合作的基础上寻求发展和创新。目前老子道学文化的研究、传播、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相对落后,需要海内外各界学者专家通力合作,改变这种局面,这就是我们创立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的初衷。"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的成立,是为学术界搭建的一个国际学术交流的平台,向海外展示中国的道学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为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为落实党中央关于建构和谐社会的决定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举措!研究会应该努力把全国近七千万民间道学爱好者引向学术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为建构安定团结的和谐社会做贡献;应该激发全国学术界专家学者的民族智慧,萌发出有时代精神的新思想,为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会,为实现中国先哲的世界大同之梦,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灾荒史作为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分支,历来备受海内外学者瞩目。近代灾荒的频发,使得灾难深重的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抗灾赈济局面。新世纪以来,为了深入剖析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学界除继续探讨近代灾荒的成灾诱因与过程外,开始尝试将灾荒与经济、文化、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结合起来考察,从而拓展灾荒史的研究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