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英汉习语的对比与双向翻译研究不是一个新课题,但是利用隐喻认知研究英汉习语之异同及翻译还不曾有专题讨论.利用隐喻认知有利于对习语求本溯源从而深入分析掌握英汉习语的语源及语义,有利于把握英汉语习语之“形”“义”的辩证统一关系,有利于把握翻译的生成路径,更好地指导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2.
英汉对比作为核心理论对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英汉对比学是一个内涵很广的概念,英语与汉语的结合必然会使语言与语境,语域,文化习俗等多个因素相关联,而翻译又是对语言的研究,所以英汉对比学对翻译的指导作用深远而强大。张培基散文中《父亲》一文的英语译本很好地体现了英汉对比学对翻译的指导作用。从英汉对比角度出发,以《父亲》英译本为例分析其翻译方法和策略,总结文学作品汉英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汉语数量结构和英语限定结构作了一个详细的对比,旨在发现英汉两种语言在此层面上的差异,并探索如何在汉英互译中正确翻译数量结构和限定结构.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汉语数量结构和英语限定结构作了一个详细的对比 ,旨在发现英汉两种语言在此层面上的差异 ,并探索如何在汉英互译中正确翻译数量结构和限定结构。  相似文献   

5.
英汉误译举隅陈叶,万宝林翻译讲求“信、达、雅”,其中的“信”指的是译者必须忠实于原文。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就在于正确理解原文。而一些初习翻译的人,由于语言基本功不扎实,在翻译的时候,往往误解甚至曲解原文。本文拟简要分析一下容易引起英译汉误译的几种语法现...  相似文献   

6.
汉英叠词对比及翻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叠词是常见的修辞手段 ,体现语言的韵律美、意象美和表达美。叠词的使用可以使语言形式和内容达到完美的统一。本文从汉英对比和翻译角度对汉英叠词进行了较系统、全面的研究。首先归纳了英汉叠词的类型 ,然后在不同层次上分析了英汉叠词的功能、叠词的理据及叠词的英汉互译技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根据基本语法特征,简略地讨论了英汉语序的强制性差异及其在英汉、汉英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研究和探讨科技翻译的著作不断问世 ,但是目前有些论述科技英汉、汉英翻译的书籍在使用汉语语法术语方面不够正确。该文从词、句子成分和句的角度分析了汉语语法术语误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苗族史诗》是苗族的口传经典,文章以《苗族史诗》(苗汉英版)的翻译为实例,探索了在苗、汉、英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苗族诗歌跨文化传译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即文化背景差异的辨析、诗歌韵律特色的兼顾、文化事象缺失的代偿、文化事象相异的转换等必须给予充分认识和基于人文关怀的恰当处理,才有可能趋近并最终达到民族经典传译中“信、达、雅”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0.
一、翻译的标准100多年来,严复提出的译事楷模:“信、达、雅”在我国翻译界曾是翻译标准的典范,也引起过激烈的争论。如今,“信、达、雅”的含义得到了科学的分析,不断改进和发展。今天,翻译界对“信、达、雅”的标准作出新的解释:“信”就是忠实原文;“达”即译文通顺晓畅快;“雅”即译文保持原作风格。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对《格列佛游记》的三个中译本进行比较研究。这三个译本分别为:1962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张健的译本(以下简称张译)、2000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王林、史丽娜的译本(以下简称王译);2002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孙予的译本(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