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宋时,有一位非常出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她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词。一日,她与丈夫赵明诚正在家中研究古诗词,邻居鲁二婶进来了,说要借东西。  相似文献   

2.
趣联故事     
一、林则徐少时,随父去一官宦人家。步入门庭,见一大穿衣镜,很觉稀奇,看着镜中的自己,手舞足蹈。适逢一客人人内,随口道:“山鸡舞镜”。林则徐看了那人一眼,随即答道:“天马行空”。那人大惊年少者其志不俗。他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成了许多后来人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3.
东京故事     
人生可以用日历来连接,但我的人生如同一本连接不起来的日历,我实实在在地忘记了许多确切的日期,至多记住一些风景、一些面孔、一些故事。我是一个断片的人,只会讲一些片断。一、面系1988年我负筮东渡,一箱子书,一箱子方便面。1990年考入东京外国语大学成为硕士生的时侯,那一箱子书还在,一箱子方便面已经吃完,但仍旧在吃面条,日本的面条。因为面条相比而言是各类充饥物中成本最低,因而价格最低的玩艺,即使在日本,也是如此。按照日本的物价衡量,虽然一碗面平均700日圆,但仍旧算是便宜。面条实在可以算作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  相似文献   

4.
存钱故事     
《阅读与作文》2009,(9):29-32
一进银行,我心里就发慌,那里的一切都让我不安。那些银行职员,那些营业窗口,还有那些钱,都让我难受。从我的脚跨进银行门槛去处理业务的那一刻起,我就成了一个不知所措的傻瓜。  相似文献   

5.
爱的故事     
一个失去了双亲的小女孩与奶奶相依为命,住在一座破旧的小房子里。一天夜里,房子突然着火了。奶奶和小女孩困在屋里,大火迅速蔓延,整座房子变成一片火海。  相似文献   

6.
仁斌  天抒 《新少年》2009,(7):14-15
抚顺市望花区雷锋小学,因雷锋而成名,雷锋生前曾担任过该校的校外辅导员。数十载岁月过去了,雷锋小学的孩子换了一批又一批,可孩子们始终觉得雷锋叔叔就在校园中,就在他们身边,他已经永远留在了少先队的行列中。“小雷锋行动”,也成为了雷锋小学的品牌队活动。  相似文献   

7.
伤疤的故事     
我的头部留存着三块伤疤,可谓一块伤疤一个故事。头顶右前方这块伤疤最大,约2平方厘米,并非创伤所致,而是疮疤。我刚记事时,头上长出一个大疮,父亲叫它脑疽。脑疽越长越大,疼痛难忍,我经常哭叫着在炕上打滚儿。解放前,家境贫寒,没钱看病。父亲听到一个偏方:抹猪油可治疗。当脑疽长“熟”了时,父亲就用一根自制的竹签用力猛一扎一挑,脓血流了一头一脸,我疼得哭爹喊娘。母亲紧抓住我的双手,眼里流着泪。父亲硬是死按住我的头,用棉花套子擦干脓血,抹上猪油,用旧布片包扎起来,“手术”便告成功。此后,每天抹一次猪油,半个…  相似文献   

8.
竹子的故事     
蓝荷 《山西老年》2014,(7):33-33
一天,我决定放弃我的人生。 为此,我到森林里,与佛做最后一次交谈。 “佛祖,你能给我一个让我不放弃的理由吗?”我问。 佛祖的回答令我大吃一惊:“你看看四周,看到那些山蕨和竹子了吗?我播种了山蕨和竹子的种子后,给它们光照和水分。山蕨很快就从地面长了出来,茂密的绿叶覆盖了地面。然而,竹子却什么也没有长出来。”  相似文献   

9.
阿熊的故事     
《社区》2013,(32):50-50
阿熊是一只野猫,名字是我起的,但没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它经常在我家周围溜达。按理说,猫遇到雨天,一般都往屋檐下躲,或者往汽车底盘下钻,可这只猫与众不同。每次下雨的时候,它居然昂首挺胸。  相似文献   

10.
苏玉萍 《社区》2008,(9):44-46
一家西餐屋专雇50岁以上的下岗或退休男士当服务员,老板的这项决策,源于一次偶然的冲动。从此,一群年龄大、生活贫困但还能工作的“老大哥”如愿得到了一份工作,也成了北京餐饮业的一道独特风景。西餐屋的老板——王大姐从他们的身上发现,年龄大不是工作的障碍,而是一种财富。  相似文献   

11.
老舍先生是读书人,也是写书人,一辈子和书打交道,留下了不少和书有关的故事,颇为有趣,值得专门聊一聊。写家(老舍先生总称自己为写家,不说作家)离不开字典,老舍先生的案头老有一部字典,估计,他常常在写作过程中使用它。这是一部按语音查部首的字典,而且是老式的,是按“勹复门”那种。这种字典对写作来说很实用,先知道音,然后按音查字。  相似文献   

12.
云子 《可乐》2010,(5):6-6
刘备选餐 孙尚香喜欢舞刀弄棍,却不喜欢做菜,只会做一道菜:武昌鱼。时间一长,刘备受不了了,申诉道:“夫人呀,今天晚饭能否多一个选择呢?”  相似文献   

13.
胡华 《社区》2014,(34):41-41
日子一天一天过,在社区里发生的故事一件接着一件,其中的苦辣酸甜我们作为社区工作者都有着切身的体会。细细品味,故事有滋有味,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更觉齿颊留香。现采撷发生在我们社区的几个小故事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4.
纪岚 《北京纪事》2013,(7):75-77
北京城是一天天扩大的,我每天都看着从前周围的荒陌土地被开拓战一条条宽阔的大道。低矮破旧的平房变成了一座座工厂或高楼大厦。北京的地名中有许多都带着“村”“庄”或“店”。那些地名带着乡野空旷的气息。北京有两个八里庄,一个在城东,一个在城西。我上中学时.我们家搬到城东一带,离东八里庄很近。后来我的工作单位也在那附近,我的许多同事和同学都生活在那里,许多的故事也就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15.
光阴的故事     
一锅米饭,放到第二天,水气就会干了一些;放到第三天,味道恐怕就有问题了;笫四天,我们几乎可以发现,它已经变坏了;再放下去,眼看就要发霉了。  相似文献   

16.
《人生与伴侣》2014,(6):62-62
中午,若水跟海宁提议玩“对老歌”游戏,谁输了谁请吃午饭。两人分别唱了《少先队队歌》、《大海航行靠舵手》、《洪湖水浪打浪》等歌曲,七八个回合下来不分胜负,后来海宁唱了一首歌,若水败下阵来,只好请吃午饭。  相似文献   

17.
把电梯装外面 柯特大饭店是美国圣地亚哥市的“老字号”,享有盛誉。由于原先配套设计的电梯狭小不够用,因此计划再增加一部。老板请来了全国一流的建筑师和设计师,大家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最理想的办法是在每一层楼面上凿开一个洞,将新电梯直接安装起来。  相似文献   

18.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文学家.他少年得志,不免有些飘飘然。曾书一联贴于门上,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正当他洋洋得意时,被路经此地的某翁难住,顿时满面通红,  相似文献   

19.
《人生与伴侣》2014,(9):62-62
极品事儿 新媒体近日发展迅速,一众小编特意去市内某强势媒体学习经验。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全,心陪伴孩子,她放弃了高薪工作。从小学到初中,孩子白天在校学习什么,她就在幂学习什么,孩子要做的题目,她都会提前做一遍。每到晚上和周末,母子俩就做起了“同桌”,而这一做就是八年……近日,湖北一媒体报道的“陪读妈妈金琼的故事”,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