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理和生命     
沈缃 《今日南国》2009,(21):39-39
哲学家问儿子:“你长大了想干什么?” 儿子想了想回答说:“放羊。” 哲学家很不高兴,但还是耐着性子问:“为什么?”儿子说:“因为放羊的人最多,既然别人都去放羊,那就证明放羊很好玩。”  相似文献   

2.
“传家宝”     
张初元是全国著名的民兵特等战斗英雄。他出生在宁武县旧堡村贫苦农民家庭,从小给地主放羊、当雇工,长大后下煤窑背炭。1941年,张初元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3.
我叫代勇明,家境贫寒,八岁就给地主放羊,由于不堪地主欺压,十四岁毅然参加了八路军,在高永祥团长领导的三十六团当兵。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打过无数次仗,多次受伤,身上弹痕累累,至今尚有弹片残留,无法取出。  相似文献   

4.
放羊的孩子     
《狼来了》是一年级思品课的经典故事。多少年来,人们每每要教育孩子不撒谎时总要提到它。故事中那个放羊的孩子,在人们心中俨然成为了撒谎者的代名词。 一日教学,四平八稳,故事导入,学生讨论。孩子们高举着小手,用稚嫩的声音指责着放羊的孩子。眼见一堂课要圆满结束。忽有一生,大声喊道:“老师,我知道放羊的孩子为什么要撒谎。”咦,有趣  相似文献   

5.
大量事实证明现在国内所流行的《五哥放羊》是陕北民歌,说是山西民歌或内蒙民歌缺乏依据。从原民歌《五哥放羊》到"打坐腔"《五哥放羊》再到"二人台"《五哥放羊》,让我们看到了《五哥放羊》的发展衍变过程。重新聆听民间"打坐腔"艺术家丁喜才五十年代演唱的《五哥放羊》,让人们想起了中国民歌传统唱法的那段黄金时代,现在该是"实现传统唱法的复兴"的时候了;让民歌在不断变革中保种。  相似文献   

6.
李占彪  金夷 《山西老年》2010,(12):11-11
我出生在山西武乡县山交沟村,从小家境贫寒。爷爷、父亲一辈子给地主扛活,我从七岁开始就进山给地主放羊,但我不服命运的安排,不信邪更不怕苦。1945年,我刚满16岁,根据地三分区要征卫生兵,我就去报名。部队给我发了军装、铅笔和笔记本,先安排我们上课学习。几天后,老师找我谈话,说你大字不识几个,当不了卫生兵,去给部长当勤务兵吧,每天的任务就是打水、扫地、打饭。看着我整天没什么事做,部长的爱人就教我每  相似文献   

7.
我出生在太行山区,父亲长年累月给邻村地主家扛长工,母亲给邻居做针线活。我从小就上山砍柴,给有钱人家放牛、放羊,也给邻居家在地里干活的人送饭,帮母亲种地,给有钱人家当小工。为了活命挣扎度日,看过富人的白眼,受过富人的欺压,挨过富人的打骂。  相似文献   

8.
阿红 《百姓生活》2011,(6):39-40
10多年前,他是身家数百万元的利税大户,而她却是一个患了"绝症"的打工女。他对她说:"我爱你,嫁给我吧!"她大惊:"我配不上你,你太有钱了。"他就笑:"这好办,想发财不容易,想变成穷光蛋很容易。"他果然将财产变卖一空,随她来到大巴山深处,栽树放羊、男耕女织,如今千金散尽还复来……  相似文献   

9.
袁邡 《百姓生活》2014,(10):64-64
华佗洞,位于陕西省华县莲花寺镇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华佗洞也叫神仙洞,小时候父亲经常带我上山采药,曾多次来过这里。父亲说,华佗少年时代常在少华山放羊,后来跟人学习医术、采药、种药,为群众治病。有时他上山采药,晚上就住在此山洞。我那时候对华佗洞非常好奇,感觉它很神秘。长大后,我遵从父愿学医从医,医圣华佗一直是我心中的楷模。而且,尽管多年过去了,我仍然时常会想起华佗洞。  相似文献   

10.
汤炳生,1929年出生在浙江省长兴县洪桥乡汤牛港一个贫困农民家庭,7岁就开始帮人割草、放羊、种田,和家人一起辛苦维持生计.1945年7月,在同乡的带领鼓舞下,志愿加入新四军浙江独立大队,之后根据工作安排先后在华东军区特务团二营、华东野战军23军68师、中国人民解放军23军68师、海军航空兵胶县4141部队、北海舰队航空兵37298部队服役.  相似文献   

11.
飞翔的信念     
多年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领着两个年幼的儿子替别人放羊。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山坡上时,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的头顶上飞过,很快消失在远处。牧羊人的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往哪里飞?"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牧羊人说。他的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一样飞起来就好了,那我要飞得比大雁还高,去天堂,看妈妈是不是在那里。"小儿子也对父亲说:"做个会飞的大雁多好啊!那样就不用放羊了,可以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牧羊人沉默了一下,然后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想,你们也能飞起来。"  相似文献   

12.
就好出风头     
六十年代;和时代一样奔放的童年,无拘无束,阳光灿烂。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文革还没结束。当时父母在中学当老师,我的童年就是在学校的幼儿园度过的。幼儿园阿姨们也经常放羊般地让我们一群教师的孩子撒开了在校园里乱跑。  相似文献   

13.
晚霞向党红     
我是一个15岁参加革命,有63年党龄的老党员。在旧中国,我12岁开始下地种田、上山放羊、钻窖井、挖煤、给日本鬼子当苦力,终日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生活。如果不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解放了我的家乡,并使我成为革命队伍中的一员,我是无论如何也活不到今天的。  相似文献   

14.
我的姥爷     
姥爷已经年过七旬了,眼睛很有神,他面色红润,身体健壮,和年轻人比赛爬楼梯,毫不逊色。院里是叔叔阿姨都说他象“老顽童”。姥爷经常给我们讲他过去的事情。他小时候家里很穷,十来岁就给地主放牛、放羊。后来他偷偷跑了出去,参加了革命,来到了延安。那年他才十二岁。姥爷打过好多次仗, 非常勇敢,至今身上还有子 弹留下的伤痕。 姥爷是个非常幽默的人。 我小时候不爱吃饭,姥爷就给 我起了个外号叫“老大难”。一 到了吃饭的时间,姥爷就先吃 上两口,装出一副饭很香的样 子来。还对我说:“‘老大难’这 饭我能吃好几碗,你行吗?咱 俩比赛…  相似文献   

15.
正家乡有一种草,长辈们都叫它"茅"。它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草,但在我看来,它却是特别的。记得小时候,每当春天来临,我就会和小伙伴们去野地里放羊。我们安静地躺在草地上,沐浴着寒冬过后难得的温暖阳光,除了看住羊儿不让它们乱跑,还会不时地观察身边的土地上悄然长出的一种鹅黄色小嫩芽——它们便是童年的茅。当炎热的夏季渐渐到来的时候,茅就进入了青年期,它有了堪比狗尾草的身姿。再过些时日,它就迎来了生命力最旺盛的一段时光,它会渐渐地抽出像芦苇一样的穗。由于它的穗里含有甜美可口的汁,这就为我和小伙  相似文献   

16.
为儿子活着     
相濡以沫的妻突然间撒手人寰,对我来说犹如天塌地陷。我痛苦到了极点。那些天,我胡子不刮,衣服也懒得换,邋遢得像个乞丐。整天除抱头睡觉外,就是到酒馆喝酒。儿子也不管,就像放羊,给他点钱,让他自己买方便面吃。一天,我在酒馆喝得晕晕乎乎往回走,被在单位门口修自行车的老马拦住“:兄弟,人死不能复生,你不能这样糟蹋自己啊。”“去去去!别管我!”我一扬手,差点把他推倒。我心想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痛,换成你试试?又一天,我到酒馆要了一瓶“白云边”,点了一盘蒜苔炒肉丝。酒喝到一半时,老马来了,上前就夺酒瓶。我火了“:你算我什么人?你管我?”…  相似文献   

17.
《月亮之上》歌词:(演唱:凤凰传奇)我在遥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的飞翔昨天以往风干了忧伤我要和你重逢在那苍茫的路上生命已被牵引潮落潮长有你的远方就是天堂谁在呼唤情深意长让我的渴望像白云在飘荡东边牧马西边放羊一摞摞的情歌就唱到了天亮在日月沧桑后你在谁身旁用温柔眼光让黑夜炫烂听这首歌的时候。总是情不自禁把它置放到绿色草原的背景上。一向喜欢旋律舒缓、歌词里郁积着伤感的  相似文献   

18.
狼来了     
从前有一个放羊的孩子。这个孩子生性活泼,脑子也很好用。有一天放羊的时候,他突然对着村子大声喊道:“救命啊!狼来了!”实际上根本没有狼的踪影。  相似文献   

19.
周喜俊 《中华魂》2011,(4):15-18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的血管里流淌着农民的血。我觉得省城不缺我一个副处级干部,而我的家乡缺少一个挑大梁的人。我没想干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就想实实在在为乡亲们做点事,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相似文献   

20.
刘而汉 《老友》2015,(2):17
1968年秋,我被下放到安福县枫田公社枫田大队粟园生产队当农民。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使我终生难忘、感慨万千的是农民群众对我的深情和厚爱。一把新镢头到达生产队的那天上午,农民群众敲锣打鼓把我接到住处。下午,我就同社员一道去铲棉花田塍。生产队长张福田拿过我的镢头关切地说:"你这把镢头,又重又笨,手上会磨起血泡的,你就换我这把轻便的镢头吧。"我说:"不要紧,我到农村来就是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