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频频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说明我国一些食品饮料制造企业在社会责任的履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希望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探索食品饮料制造企业的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实质性关系,为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和事实支持。本文基于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企业对债权人、供应商、政府、股东、员工、消费者六大利益相关者履行社会责任对其财务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结论表明,从总体而言,食品饮料制造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基于合法性视角,采用2009~2011年润灵环球公布社会责任评级报告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选取利益相关者合法性压力的代理变量,对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或政治关联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较高;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和媒体关注度的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显著增加;环境敏感型或消费者敏感型行业比其他行业的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指数要高。  相似文献   

3.
基于连云港民营上市公司近两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对当期财务绩效呈现出负向的影响关系。针对这一结论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源起西方发达国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跨国企业的不断发展,已广泛成为评价企业的一个重要依据。呼吁企业在追逐利润的同时,应该承担相应的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的责任已经成为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共识。上市公司作为优秀的企业公民代表,承担社会责任不仅与企业追求利润的目标相统一,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构建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指标体系,并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设计针对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5.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信用的表现形式.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信用已成为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将社会责任与财务信用相结合,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从股东、债权人、消费者、供应商、政府、员工、社会等7个维度,选取20个指标建立Logistic-SVM财务信用风险评价模型,得出股东利益对企业财务信用风险影响程度最大、对政府利益影响最小的研究结论.最后从政府、社会、企业3个层面提出风险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行为驱动力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企业管理国际化的不断推进,以及全球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公众、政府和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企业以各种途径参与到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行列.但是,仍然有众多的企业存在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即CSR行为)的缺失,甚至出现“失德”的行为.政府除了从法律上控制企业的“失德”行为以外,在从正面促进CSR行为驱动力方面鲜有有效的作为.同时,企业在如何有效地承担CSR行为方面也存在困惑或焦虑.它们无法确定如何在CSR行为和CSR不作为之间做出抉择.此外,由于公众对企业CSR行为的感知与行为迟钝,工会和非政府组织力量的薄弱,以及缺乏有效的对话机制,中国企业CSR行为差强人意.  相似文献   

7.
着重研究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且内部控制质量对不同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水平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内部控制质量与股东责任、供应商、客户与消费者权益责任以及社会公益责任履行水平正相关,但是与员工责任和环境责任的影响不显著。此外,国有企业中内部控制质量对社会公益责任的影响最强,而非国有企业中内部控制质量对股东责任影响最大。研究有助于理解内部控制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于如何提高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9.
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回顾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发展、战略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和管理工具,并分析了战略企业社会责任可能会对企业的竞争力以及绩效的影响。最后,本文归纳了不同核心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责任模型以及利益相关者在企业社会责任分配中的关系,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以2012—2013年沪深主板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选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企业社会责任指数,选取主营业务总资产收益率衡量企业财务绩效,根据回归结果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后采用联立方程识别和豪斯曼检验证明企业社会责任是内生的,并运用GMM法从内生性视角实证考察了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存在双向正相关关系。该结论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2008-201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公司的资本支出、收购支出、ROA波动率回归之后的残差绝对值作为衡量最优风险承担水平的代理变量,以润灵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评分为上市企业社会责任的代理变量,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对风险承担和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减少公司偏离最优风险承担水平的有效机制;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增加公司价值。企业社会责任和风险承担变量的交互项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并没有通过风险承担变量对公司价值产生进一步影响,采用多种稳健性检验之后,上述结论基本不变。文章的研究说明企业社会责任对确保公司有效投资和提升公司价值的重要性,对于证券市场监管、上市公司运作和投资者决策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论证公司社会责任的正当性和构建其在法律上的范围,分析了公司社会责任应然与实然之间的矛盾、公司社会责任法律规范的现实推动力、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学理论和公司社会责任在法律上范围。分析认为,法律应当对公司社会责任进行规范;反对将股东利润最大化作为公司唯一目标,主张确立股东利润最大化和承担社会责任二元目的模式,绝不是放弃股东利润最大化这一目标;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生存和发展要同时兼顾,不能偏废。  相似文献   

13.
大量文献证实了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具有积极影响,但对这一影响的传导机制却研究不足。尝试从社会资本的视角证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会直接提升企业绩效,原因在于处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最直接后果是获取社会资本,而企业绩效则是社会资本经济作用的结果。正是经过社会资本这一中介,企业社会责任才影响到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社会影响假说,立足消费者响应视角,引入消费者外部响应(购买意向)与内在响应(企业评价)作为中介变量,又考虑到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的影响具有作用边界,进一步将消费者支持和消费者认同作为个人特质层面的调解变量,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应命题,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剖析,期望相应的研究结论能够为诸多企业更好地明确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间关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企业发展离不开创新研发活动,驱动企业的创新积极性需要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次共同发力.已有研究从微观的企业社会责任角度探讨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但缺乏相应路径的深入研究.为此,文章以2013—2018年沪深A股的国有上市企业为样本,引入中观视角下的政府补助作为中介变量,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对创新意愿的作用路径,并讨论宏观层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程度对此路径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正向影响企业创新意愿;政府补助在企业社会责任与创新意愿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混合所有制程度可以正向调节社会责任与创新意愿之间的关系.通过进一步分析,文章还得出:政府补助在企业当期社会责任与创新意愿的中介作用更显著,而混合所有制程度对滞后一期的企业社会责任与创新意愿的调节作用更为明显;研究结论对国企借助履行社会责任带动创新发展和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及表现的基础上,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途径,提出通过企业的道德化经营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其关键是把企业的经济绩效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及其信息披露的研究起步较晚,并且进展缓慢。这就需要我国会计学者根据我国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需求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方法。通过调查分析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需求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以期促进我国企业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浅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公众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关注,中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基本达成共识。阐述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及披露形式,分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体系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权衡视角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调整机制。经验证据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投资存在极强的理性,会在外部压力、公司特征与成本之间确定最优的社会责任投资,平均的调整周期为1.460 8,这与静态权衡预期一致;风险承受能力的差别导致朝目标值的调整速度存在差异,当企业的社会责任水平高偏于最优值时,呈现出较快的调整速度,而低偏于目标社会责任时,调整速度较慢,对应的调整半周期差异为0.432 0,这与动态权衡预期一致。因此,研究的直接启示是不仅需要政策压力迫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更需要引导利益相关者更好地进行回应,从而使企业更有动力去践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0.
反身法理论的出现解决了实质法体系下企业治理"规范限制"和"规范立法"的问题,并促进了企业社会责任规制由CSR1到CSR2的转变.在反身法路径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和"遵守或解释"规则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两大实现机制.然而,由于反身法路径未改变企业社会责任作为自愿性、外部性责任的属性,该路径在内在制度和外在表现上均存在不足,可通过"外部责任内部化"予以补足.为寻求反身法路径的本土化适用,加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立法的体系化建设,提升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水平,本文通过梳理反身法理论的形成及其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连接,论证了反身法路径应用于企业社会责任规制领域的现实需求,分析了世界范围内企业社会责任规制反身法路径所带来的企业社会责任规制范式转变及实施效果,并在此基础上立足本土剖析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规制的发展与瓶颈,重构企业社会责任的划分类型,以求在此基础上构建以反身法规制为核心,辅以可持续公司法、强制性企业社会责任等实质性监管方式的"反身法+"企业社会责任规制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