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声乐艺术是以人声嗓音为乐器,通过科学、系统的发声技巧而使其演唱出最佳音色的音乐艺术类型.优美、丰富的音色是传达声乐作品内容、情感以及风格的桥梁,也是沟通歌唱者与听众审美意识的重要因素.音色具有丰富的内涵及宽泛的外延,不同的音色能形成歌唱艺术中不同的审美特征.声乐艺术中音色美与呼吸、共鸣、语言、情感等因素产生密切的关联,声乐艺术工作者必须准确地运用音色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作品风格,凸显艺术家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从中国声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看,中国优秀声乐作品所体现的民族性特征,表现在作品创作中所运用的民族语言和民族音乐中,即:民族特色的语言,民族特色的音乐,运用民族特色歌曲的演唱技能与表现,抒发民族情感,展现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3.
声乐是由人声唱出的带有语言的音乐,语言与音乐的紧密结合、综合运用、便构成了“声乐语言”。能否正确而娴熟地运用“声乐语言”,是声乐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能否充分展现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从而达到“字正腔圆”的关键所在。由于旋律音高与语言音调之间具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所以,专业的声乐教师首先要在深刻理解作品语言内涵的基础上,将两者相通之处发掘出来,同时整理出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使学生通过对“声乐语言”的揣摩、体会,能够灵活地将语言和旋律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音乐浸化着语言,语言溶解着音乐”,使演唱获得更好的效果,从而培养出高水平的声乐人才。  相似文献   

4.
论声乐演唱中的钢琴伴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声乐演唱中钢琴伴奏的正确理解和研究,来说明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并且通过对声乐作品的分析,阐述钢琴伴奏者应具备的必要条件,分别从对作品的细致研究、平时的练习和舞台表演时的配合进行研究。从而证明弹奏者的综合素质水平越高,对声乐演唱者的帮助就越大,作品表现的也就越完整。  相似文献   

5.
声乐演唱是一种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演唱处理过程中,它要求演唱者应该拥有足够体力、脑力,以及表现力和想象力;与此同时,还需要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的文化蕴含有比较充分的理解和把握,并通过表演者的艺术表达,将作品的文化底蕴给予相应的提高、注入新的生机与美感。近年以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提高和文化生活的逐渐,一批古典声乐作品也逐渐成为声乐演唱领域的热点作品,尤其是全国诸多高校音乐院系教学中的常选曲目,声乐作品《断桥遗梦》便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在思想内容方面,该作品主要演绎了中国传统民间故事白娘子的爱恨情仇,歌颂白素贞与许仙的凄美爱情。有鉴于此,本文以声乐作品《断桥遗梦》的文化蕴涵分析及其演唱实践中的艺术处理,阐释其中所蕴涵的音乐情感和演唱技巧的处理方式,以及演员处理声乐作品时的一些特定声乐技巧,以此分析总结出一定的与声乐演唱教学相关的经验教训,总结出一定的与该领域教学有关的理论和规律。  相似文献   

6.
歌曲的情感表现是声乐艺术的根源和灵魂,在歌曲演唱中具有重要意义.要认识和解决声乐艺术的情感表现问题,首先要认识到情感因素之于声乐艺术的重要性,在重视情感表现的基础上了解如何培养歌曲情感因素的感受力和表现力,继而进一步在演唱实践中将歌曲的思想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以至感染观众达到歌曲演唱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7.
论“舌头”功能性在声乐发声与演唱中的科学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发声器官"舌头"在声乐发声与演唱过程中将扮演两种绝然不同的角色,体现两种不同的功能特性。只有科学巧妙地运用舌头在声乐发声与演唱中的运动方式及其自然运动规律,才能充分发挥其天然的功能属性和积极作用,为声乐发声与演唱服务,使发音、发声纯真自然流畅,美化音色与音质,产生最佳的共鸣效果,并能使声气畅通、音乐流畅,歌声美妙动听。反之即会严重干扰并破坏声乐发声与演唱的正常进行,甚至将会带来多种危害。  相似文献   

8.
浅析声乐演唱中情感的诠释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演唱是一种声音艺术,也是一种情感丰富的艺术。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复杂的心理活动。演唱者在充分理解声乐作品的基础上,准确运用声乐演唱技巧,使技巧与情感融为一体,从而达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的境界。这样演唱者的内心世界与歌曲情感有机统一起来,引起了听众的共鸣。因此在声乐演唱中,歌唱者既要具备训练有素的技巧,更要有饱满的情感,对声乐作品进行细致入微的情感诠释与表达,从而给受众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9.
谈歌唱中共呜的构成与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歌唱共鸣器官的构成及其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共鸣与音源、音色的关系及共鸣腔体的训练。从理论角度深入了解共鸣的构成和运用,将会对我们的演唱和教学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民族声乐演唱中,情感的表达十分重要,它是歌唱艺术的灵魂。从熟悉作品、对作品进行准确的分析、理解、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自身独特的个性去演绎作品、以及加强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是解读民族声乐演唱中情感表达及个性体现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歌唱表演是技术含量很高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很深的文化修养、音乐素质及演唱技巧.文化是音乐作品的诠释底蕴,音乐素质是表现声乐作品完整性的基本保证,而声乐技术只是声乐作品的展示工具.良好的声乐艺术表现取决于个人良好的心理素质,声乐演唱中,心理准备的充分与否是决定一个歌唱者成功与失败的重要因素.所以,心理素质的好坏取决于个人文学修养、音乐素质、技能技巧等因素.  相似文献   

12.
声乐是通过歌唱的表现形式束展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为了使歌者能准确地演唱中国声乐作品,本文以声乐作品《枫桥夜泊》为例,针对演唱时所遇到的问题,综合分析十三辙在声乐作品中的咬字吐词的方法和规律。力争使歌者演唱作品时达到字正腔圆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就声乐作品的演唱而言,歌唱者在演唱状态中所形成的心理境界和内心视象是表现歌曲的主题内容和思想感情,表现声乐艺术美,塑造完美的艺术形象的基本心理条件。 作为非纯音乐的声乐艺术,其创作和演唱是以塑造完美的艺术形象为主要任务的。这是因声乐作品的文学性、音乐旋律的表情性和声乐演唱的表演性使然。由于它所使用的材料和作用于听觉的特点,使它无法直接表现以现实空间形态为特征的直观形象。因此,塑造和感受艺术形象的手段就具有特殊性。除了对生活的积累、知识的丰富、音乐语言的把握和声乐技巧的纯熟之外,在演唱过程中通过形象思维手段,形成与之一致的心理境界和内心视象,是塑造艺术形象的基本条件和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美声唱法作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歌唱流派之一,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发声体系,尤其在高音区的演唱上表现得更为突出。"花儿"歌手应通过掌握美声唱法科学的演唱技巧和发声方法,洋为中用,提高演唱水平,使"花儿"这一民族声乐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声音技巧的运用、风格韵味的表现,老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努力培养综合素质优异的学生。这是我们全社会和全民族更深层次的素质教育问题。演唱者没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基础,是演唱不出高水平的声音来。声乐演唱者的艺术修养的高低以及他生活的涉猎是否广泛,关系到他的悟性和理解力。如果底蕴欠缺,表现起作品来也不可能达到好的境界。歌唱演员只有好的嗓音和乐感是不够的,除了有良好的声乐方面的基本训练外,还应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艺术修养和相应的文化水准。本文从多角度分析了声乐演唱与艺术修养在音乐课程教学中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6.
声乐艺术是音乐与文学相结合的艺术,语言是声乐演唱的重要组成部分。歌唱者必须有准确、清晰的咬字、吐字技术,才能达到"字正腔圆"的艺术要求。文章通过分析声乐演唱中"字与声"的特点和关系,详细论述了歌唱中吐字、咬字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论声乐艺术的音乐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艺术与表演对象的关系最密切最直接,也最易触动人的情感,因而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能够产生非凡的艺术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遵循声乐艺术表现的美学原理,把精妙绝伦的演唱技巧完全融于丰富的音乐表现中,在忠实于原作精神的同时,充分发挥独创个性,牢牢把握作品的时代特点和民族风格,力求演唱的作品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艺术个性,提高表演者的文化修养,从而丰富声乐艺术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选择适合自己的声乐作品开始,论述声乐作品诠释的两个方面——声乐作品文本的诠释和声乐作品音响的诠释,进而探析声乐作品演唱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19.
只有当伴奏和歌声融为一体 ,共同作用于所要表现的内容和所要达到的效果 ,才能使作曲家的构思和作品的意境得到完美的表现 ,声乐演唱才称得上是完整的。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声乐作品演唱技能的提高,关系到少数民族声乐作品的继承、发展,关系到对少数民族心理素质和音乐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少数民族音乐欣赏水准的提高,继承原状、保存历史原来的面貌。收集好资料,尊重少数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在这基础上发展少数民族声乐和声乐作品,把少数民族音乐特有的美供世人欣赏,提高少数民族演唱技能,显得更为重要。作为提高少数民族声乐作品演唱技能的教师,肩上的责任也就更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