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将旧唯物主义改造为革命理论的哲学成果,也是马克思扬弃旧哲学的最终哲学样态。在唯物主义历史化的过程中,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批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马克思辨识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中自然科学的直观和最高的直观构成的二重性的直观的逻辑优先性,全面批判了费尔巴哈感性直观与实践主体之间的矛盾。通过揭示感性对象与感性活动的真实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不仅深刻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论停留于抽象的人的概念,更是以高级的哲学直观超越了直观范畴,从而建构起生产逻辑有机介入的实践范畴,使得直观本身在历史化了的唯物主义中获得异质性重生。  相似文献   

2.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可以看作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萌芽,这是以他在主体感性理论问题上完成的重大突破为开端的。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对主体感性的内涵的把握是片面的。马克思为主体感性理论提供了一个正确的理论视角,使主体感性通过实践获得了自身的完满统一。这一理论突破在认识论和历史观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并成为实践唯物论的一块奠基石。  相似文献   

3.
感性是费尔巴哈哲学的出发点,基于人和自然的两大主题,费尔巴哈创造了直观的唯物主义.马克思在对费尔巴哈的批判中实现了对费尔巴哈的超越,找到了感性的活动这把钥匙,终于实现了哲学的革命.实现了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只有通达马克思感性活动的存在论的在场,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哲学的秘密.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论述以产品异化开端,因为产品异化是感性的经济学事实,而感性必须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学界一般认为,从产品异化到劳动异化是由果溯因,异化劳动其余各规定间的过渡是因果推论。根据马克思的辩证感性论,人的感性生命具有二重性,即把自身对象化并在对象中直观自身。马克思把这种特性理解为人的类本质,认为人与自身的二重关系实现为、并且反映着人与人的关系。所以前两种异化与类的异化并非因果关系,而是异化现象与其本质的关系,并且三者只有联系到人与人的异化才具有现实性。概言之,马克思对异化劳动四重规定的论述以辩证感性论为立论根据,按照由异化现象到其本质、由理论思辨到社会现实的逻辑展开。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哲学思想体系中,"人的感性活动"是"现实的个人"的存在方式,它既是马克思哲学探索的逻辑出发点,又是马克思视野中的元存在,处于奠基性的地位。马克思正是从"人的感性活动"出发并且围绕"人的感性活动"理论的展开才彻底超越了西方传统哲学,开辟了他哲学探索比海德格尔更成功的生存论转向。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是在何种意义上将自己的哲学称为“唯物主义”的?它同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哲学有何区别?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表现在哪里?回答这些问题,从马克思的“感性活动”概念入手,能够获得满意的答案。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感性”理论的批判,扬弃了费尔巴哈的抽象的“感性直观”,确立“感性活动”的原则,并把感性活动看作人的生存方式;从感性活动观照物质,从而建立“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感性活动本体论“,它开辟了从人的感性活动出发来追寻“存在”意义的道路,从而完成了对西方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超越,凸现了新唯物主义的当代性。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属于世界观理论的谱系,它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终结了传统的形而上学。把作为超感性世界的意识形态归结为感性世界只是马克思克服形而上学的第一步。回应海德格尔对马克思陷入虚无主义的批评,就要回答马克思和"感性世界与超感性世界二元对立"的形而上学结构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不只是把超感性世界颠倒、归结为感性世界,而且是诉诸具体的作为感性活动的物质生产的二重性来克服虚无主义问题。感性活动作为感性世界和超感性世界的中介,起着"上通下达"的作用,表征着人的生存方式的二重性和矛盾性。因此,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正是通过具体的感性活动在感性世界和超感性世界之间保持了必要的张力,才避免了形而上学与虚无主义的厄运。  相似文献   

8.
传统观点认为,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之所以"新",是因为马克思超越了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而事实上,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并非缺乏辩证法;马克思把费尔巴哈的"直观性"理解为"非实践性",这是感性活动超越感性直观的内在逻辑;感性活动对感性直观的超越,是马克思创立新唯物主义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重要理论渊源。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中的感性的自然人、人的“类本质”以及人的本质的异化等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从感性直观本体论到感性活动本体论、从“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到“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宗教异化”到“劳动异化”的超越发展。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对我国新时代的社会发展充满启示,在新时代我们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不仅展开了对蒲鲁东的系列辩证法和黑格尔的理性辩证法的双重批判,而且对其进行了感性改造。马克思对蒲鲁东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核心,在于彻底揭露和批判其形而上学性质。通过对蒲鲁东政治经济学范畴抽象方法的批判,马克思揭示了经济范畴的感性来源,阐释了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研究对象;通过对蒲鲁东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中的伪历史主义的披露,马克思立足于社会关系赋予了辩证法真正的历史性,彰显了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历史主义原则;通过对蒲鲁东政治经济学的伪批判性和抽象实证性的揭露,马克思阐明了其政治经济学批判是一门“革命的科学”和“历史运动的科学”,凸显了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革命向度。立足于对蒲鲁东“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的批判,马克思既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探讨了哲学方法论的问题,又在哲学方法论视域中考察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科学性质问题,实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最初融汇。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对生产力的认识经历了感性具体、具体到抽象、抽象到具体的逻辑进程。在早期著作中,马克思基于人本主义框架审视资产阶级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及其对工人的剥削,在感性具体的材料中总结出生产力的多种形式及基本属性。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哲学的贫困》阶段,马克思在物质活动中认识到人的主体性及建构性,确认评判社会制度的标准以及历史发展的动力,从社会生产的具体形式中抽象出生产力的本质规定及其发展规律。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劳动、机器、资本的详细解析,揭示了生产力的劳动主体属性、物化对象化表现及其被占有的发生机制,在思维具体层面综合分析生产力的多重本质及其内在关联。马克思生产力思想对当代中国激发劳动者创造力、改造劳动方式、优化经济制度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理论深化了对人的理解.马克思通过扬弃异化劳动而表明人的感性的丰富性,通过共产主义理论表明了人的普遍的社会性,所以,人的本质属性即感性和社会性.那么,人权应当以此为基础,其内容应当是建立在感性基础上的生存权,以及为了实现感性的丰富性和普遍性而存有的劳动权和社会权.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感性活动"理论涉及到了现代纯粹哲学探讨的那个有关认识批判的原初性问题,即马克思哲学与以现象学为代表的现代"纯粹哲学"相融合,只不过这个问题在马克思哲学中处于被遮蔽状态,是隐而不显的。基于此,本文以胡塞尔现象学基本原理为参照,对马克思的"感性活动"理论在纯粹哲学论域内所隐含的认识批判问题进行了尝试性揭露。  相似文献   

14.
把感性活动确立为哲学思考的主导原则,马克思开启了哲学回归其源始出生地即现实生活世界的基本方向。在资本和形而上学作为本质根据的现代生活过程中,哲学由感性活动出发,可望能够澄明资本与形而上学抽象统治的实质。哲学只有在参与现实生活中才能履行守护思想的本务,进而确证自身的现实存在。  相似文献   

15.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马克思提出了两种唯物主义的区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从主观方面去理解”的唯物主义。前一种唯物主义,马克思称之为旧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6.
传统形而上学将世界一分为二,一部分是独立化了的超感性领域,另一部分是被虚无化了的感性世界。马克思立足于人的实践活动,创立了一种感性经验世界观。这种世界观处处着眼于人的经验世界,将人、自然、社会三者统一起来,在理论上避免了虚无主义的发生——"超感性世界的坍塌"。通过经验的视域和方法,马克思进而提出了由"解释世界"向"改变世界"的过渡和转换,而这也是马克思的感性经验世界观能够消解虚无主义的现实保障。  相似文献   

17.
在《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一文中,马克思在比照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二人时间观异同的过程中建构了“感性时间”理论体系。对于被本质世界排斥的“时间”范畴,德谟克利特将时间归置到与世界不相关的主体自我意识领域;伊壁鸠鲁将时间拉回到现象领域,强调时间是现象的绝对形式。马克思则将时间引向现实人的感性实践领域,强调时间和人的感性都是感性世界自身的反映,时间概念同时具备真实的现实基础和逻辑形式,这不仅克服了德谟克利特把感性时间看作主观假象而导致的怀疑主义,同时也避免了伊壁鸠鲁轻视实证知识而产生的空虚道德主义。感性时间观关涉人的感性生活和人的现实自由,这也折射出马克思哲学相对于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哲学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8.
共同体是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对理论来源的探究是理解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超越近代意识哲学重大理论意义的关键所在。费尔巴哈通过提出感性对象性原则,将意识哲学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马克思则在继承超越费尔巴哈的基础上,彻底变革了旧的思辨哲学传统,将费尔巴哈的感性对象性原则转变为感性实践活动,发现了人类通往真正共同体的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新世界观是以感性活动为原则的新唯物主义。一方面,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哲学的批判达到了感性原则和活动原则的统一,既坚持了费尔巴哈的感性优先性,又批判地拯救了黑格尔的"活动"的本体论意义。另一方面,站在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这个立脚点上,从人的感性关系存在出发,感性活动就势必进入马克思的理论视域。同时,改变世界的理论诉求本质地要求感性活动原则的出场,因为只有感性活动原则才能把握历史自身的历史性和自我批判本质。改变世界的诉求与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觉醒是一致的。新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是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是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特征。在自然观问题上,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与费尔巴哈哲学既有相通之处,又有本质差异。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对费尔巴哈自然观的超越体现在:人化自然对感性自然的超越;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对自然之于人的优先地位的超越;实践自然观对感性自然观的超越。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自然观的分歧,源自于两者对自然及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理解:费尔巴哈将自然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为感性直观的对象,而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则将其理解为感性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