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发展动力是历史观中“陈旧”而绕不开的问题.人道派西方马克思主义没有直接明确探讨过此,但相关理论中又不乏其见解.人道派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体”社会发展动力论,出发点是“人”及其本性;理论基石是实践一元论;理论入口是“理论批判”;理论核心是“本能”、“欲望”与需要;理论路径是心理、意识、文化的革命.  相似文献   

2.
1842年以后,马克思已经开始受到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可是,起初马克思只是轻描淡写地提到费尔巴哈,而后来,他越来越感到自己那种强调黑格尔式的精神理性和平等自由的“崇高”口号,在现实面前是那样的软弱无力,竟没有办法去扬弃那些“精神异化物”时,他才真正在火热的社会生活和斗争中意识到,只有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才可能是走向真理的唯一通道。于是,原来在马克思头脑中居统摄地位的那种青年黑格尔式的唯物主义,就开始被敲响了丧钟。可是我发现,也由此使马克思的哲学思想陷入一种深刻的理论逻辑矛盾之中。这就是他思想中关于…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恩格斯有着十分显赫的地位。但是,在西方学术界,一些学者却竭力贬低和抹煞恩格斯的理论贡献,指责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所作的一切都是违背马克思初衷的。然而,事实上,恩格斯不仅同马克思一道揭开了历史之迷,更为重要的是,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从而完成了马克思的未竟之业。本文力图针对西方学者对晚年恩格斯的不公正评价,从史论结合的角度,通过比较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来揭示恩格斯晚年在社会历史理论方面的新贡献,以期深化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1973年,美国首席思想家丹尼尔·贝尔发表了《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一书,1976年此书再版时,贝尔为之写了一个篇幅很长的新版序言。在这本书和新版序言中,贝尔构筑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后工业社会”理论,这一理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系列挑战,它包括: 1,贝尔认为社会的发展没有客观规律,只存在由人们假定的、可以从中产生模式和理论的图式。  相似文献   

5.
在1844年“巴黎手稿”中,马克思的“社会”理论本质上体现在与人的本质、与自然界、与自然科学三者的关系中。当代中国正是以马克思的“社会”理论为基础进行着社会实践,这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实践。因此,和谐社会的建构应该树立正确的社会观、自然观和科学观,和谐应该体现在人的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界、人与自然科学的和谐关系上。  相似文献   

6.
中国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的现实主义理论,可归纳为两种范式:启蒙现实主义范式和革命现实主义范式。这两种范式的形成与转换中既反映出一定的历史要求的变化,也体现出作为理论基础的哲学观的转变。真实性、作家主体性、典型性等现实主义理论几个基本原则,凸现了历史境遇、哲学观的变异影响下的现实主义范式的方向性转换。  相似文献   

7.
一、社会历史的分期与关于“直接社会化”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最伟大的理论贡献之一,就是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即从马克思本人的最基本的观点展开:“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德意志意识形态》《马恩全集》第3卷第31页)同时“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  相似文献   

8.
王永兵 《东南学术》2012,(3):198-207
新时期的新人形象主要由当代农村青年、城乡改革者、当代知识/都市青年三部分构成。新人形象凝聚着作家新的创作理念和新的价值观念,而他们性格的变化发展则是作者思想观念与时俱进/变的隐形表达;新人形象还体现了作家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诸如人文精神的失落、道德失范、唯利是图之风盛行等问题的困惑与焦虑。新时期小说家们借着新人形象的塑造一方面表明他们努力遗忘过去、与过去决裂意识的萌发,另一方面也表明他们对现实的自我理解和对未来的诸种想象,并以其绘就新时期的文化图景。  相似文献   

9.
刘国军 《北方论丛》2012,(3):98-102
19世纪末20世纪初年,中国出现了严重的文化危机,其主要体现就是西方宗教文化的大举进入,极大地动摇了儒教在中国的正统地位。围绕如何处理西方宗教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尤其是儒教的关系问题,戊戌前后中国士大夫提出了取代论、融合论和并存论等应对方案,特别是提出了保教主张。保教主张的提出虽有其深刻的原因并被很多士大夫认同,但由于存在诸多局限,很快衰微,进入20世纪初年被佛教复兴和存学主张逐渐取而代之,文化民族主义以新的形式继续存在。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和黑格尔关于“世界历史”范畴的规定有多方面的近似点,如都用“世界历史”来表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及其共同基础,都用“世界历史”来表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等,这说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之间存在着继承关系。但是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中的“西方中心论”倾向进行了批判,这又说明前者对后者是一种批判继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市场上飞着“平等鸟”──当代西方社会学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市场机制与平等规范彼此适应结论的最新证明胡义成规律产生平等规范,平等规范保证市场规律实现,这一观点,在西方当代社会学的结构功能主义者之中,获得了最新证明。虽然,这种证明往往附着于一些明显不妥的...  相似文献   

12.
朱翠微  王福生 《学术研究》2012,(9):13-18,159
康德的永久和平论是其最富创见和最重要的政治学说,也是当今学术界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就康德自身来说,其理论建构中既不存在所谓思想的转变,即从早期强制性的"世界共和国"到晚期"自愿的国家联盟"的转变,也不应因为"自愿的国家联盟"在现实事务中缺乏有效性就说它违背了康德自身的原则。实际上,康德是一贯的和真诚的,"世界共和国"与"自愿的国家联盟"的复杂关系的实质是道德与政治的复杂关系。康德是以历史的目的论理解来解决这一难题的,虽然其历史主义的解决方案并未贯彻到底,其自身却不失为一条颇具启发性的理论思路,需要我们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13.
谣言作为一种奇特的社会现象,它与政治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人类社会冲突的发生几乎都可以看到有谣言相伴随。谣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行动,它与社会冲突的内在逻辑,在转型期中国频繁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通过对大量社会冲突事件的现实考察,可以发现谣言贯穿于社会冲突的全过程,对社会冲突的孕育和发生都发挥着重要影响。而谣言最终止于信息的公开、了解事实真相、对政府的信任和公众的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