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敬东 《今日南国》2007,(17):43-45
没有手臂从事修表行当,可能吗?那可是个精细活儿,一般人用手都做不了。没有手臂还敢到北京闯荡,还参加职业技能比赛并拿第一名成绩?别不信,这是发生在张家口一个失去双臂的28岁青年身上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2.
时光从不等人。2012年,玛雅人在世界上火了一把。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曾惶恐过,担心再也见不到故交与挚友?  相似文献   

3.
梅文 《成才与就业》2009,(13):78-79
在面试中,有一个必须要做的动作,就是握手。如果你掌握了握手的技巧,在某种程度上,就等于握住了机会。  相似文献   

4.
有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一对父子住在山上,以打柴为生,每天清晨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他们所经过的山路非常崎岖,弯道也很多。父亲有经验,负责驾车;儿子眼神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  相似文献   

5.
当你感觉到环境似乎发生了某些变化、生活好像偏离了原来的轨道;当你发现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困境、情绪时常被困扰时,你会如何去应对呢?  相似文献   

6.
离职后一直找不到工作?闯过层层面试关后,却莫名出局?也许你要考虑一下,自己是否已经被列入“黑名单”了。  相似文献   

7.
当前形势下,应届毕业生求职,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最好“低调”切入,这样更容易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去瑞典交流本不在我的求学计划中,但学校提供的这次机会,让我有了试一试的冲动。于是报名、选拔、办各种手续,一切准备妥当,我就和其他几位同学去了自己从未想过涉足的远方——北欧瑞典。在这半年中,体会、磨练、成长,让我拥有了迄今为止人生中最丰富多彩的经历。  相似文献   

9.
面试时,如果你发现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位”而是“一群”面试官时,你的表现会怎样?  相似文献   

10.
为一枚5分钱的硬币,砸碎了一个价值3万元钱的花瓶,听上去太可笑了。虽然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4岁孩子身上,但这种现象在成人身上也普遍存在——很多人,尤其是职场上的人,正是由于将手中的东西抓得太紧,以致因小失大,结果丧失了更大的机会与发展,这难道不值得每个对自己负责的人高度重视吗?且看下边这个故事——  相似文献   

11.
办公室里,经理大声问,这个季度的餐厅轮值该谁了。章晓然面色黯淡地站起来,周围同事们噼里啪啦一阵鼓掌,说:“章晓然,请客请客。”  相似文献   

12.
总是有刚入公司的新人问我有关“职场秘诀”的事宜,也总是抱怨听了很多前辈说了各自的“秘诀”,总感觉相当雷同,不外乎要“好好工作,天天向上”这些老生常谈,实在是听过就忘。  相似文献   

13.
散宜生 《人力资本》2009,(11):60-61
职场人为什么会发生“职业通胀”?在其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原因和背景;如果有了“职业通胀”状况,职场人又该如何,职业专家海阔将和大家分享他眼中的“职业通胀”。  相似文献   

14.
苇杭 《百姓生活》2014,(8):15-15
今年是马年,流行“马上体”:马上有钱,马上有房,马上有对象,如此等等,说到成功,最吉祥的一句话莫过于“马到成功”。“马上体”,马到成功,表达的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固然无可厚非,但也暴露出人们急于求成的浮躁心理。不由想起一个故事:一位青年画家去拜访绘画大师门采儿,他问大师:“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要一天时间,而卖一幅画却要整整一年?”门采儿对青年画家说:“你不妨把时间倒过来,用一年的时间去画一幅画,说不定一天就能卖掉它。”  相似文献   

15.
金讯 《人力资本》2009,(1):68-70
他俨然缺乏翔实有效的职业规划和“处心积虑”的职业设计,他只是简单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追逐着内心的呼唤……  相似文献   

16.
《社区》2010,(18):34-34
案例: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职场人士也面临着越来越强的竞争压力。据国内某网站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近八成的职场人士有较为强烈的危机感,有48%的人曾经或正在通过“参加培训课程,增强个人实力”来应对职业危机。可那些价格不菲、噱头十足的培训班真的能帮他们解决事业上的难题吗?法律专家提醒,上班族报班培训切忌盲目,要摸清楚培训机构的具体情况,包括他们的办学背景,项目开展状况等,不能轻信广告,谨防被骗。  相似文献   

17.
从最初的激情四射到如今的谋定后动,伴随着创业的发展,孔令博思维方式也在不断地成熟。  相似文献   

18.
我相信,只要一如既往不断努力,明天一定会更好;我也相信,只要时刻牢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自己将会走得更高更远。  相似文献   

19.
“慢就业”是指高校毕业生在主观和客观因素影响下,不急于求职就业,也没有继续深造,而是以各种方式暂时待业的现象。引发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原因包括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学生需要在树立正确职业观及就业观的前提下,形成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家庭要在树立正确教育价值观的基础上给予适当干预;校方需要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政府部门则需要整合资源营造高质量的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20.
尚琳 《社区》2011,(16):52-52
离异,失去孩子、居无定所、债务缠身……这些让很多人对52岁的李月(化名)避之不及,也让她开始自暴自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