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经有位学者,当他声名显赫的时候,有记者问他,他最感激的人是谁。这位学者深情地说,他最感激他的第一位老师,是那位老师引导他从一个无所事事的少年变成一个热爱文学的人。这些话被一些人传到了那位老师那里,但是那位已白发苍苍的老人并没有表露出一丝兴奋与激动,仍然平静地生活。有人问他,你曾经引导过的学生如今显赫了,最感激的人也是你,你为什么无动于衷呢?老人缓缓地说:“我忘记了我所帮助过的人,所以我并不会因谁显赫而记起他。”一个记得,一个忘记,一个牢牢记着别人对自己的帮助,一个忘记自己对别人的帮助,两者实在都是心怀大智之人…  相似文献   

2.
《可乐》2006,(7)
甲应该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因为他有一个令所有男人都羡慕眼红的温柔、善良、娇艳的未婚妻;乙也应该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因为他是天下武功第一人,纵横驰骋,号令群雄,真是个英雄。但甲并不快乐,因为,他梦寐以求的是做天下武功第一人,睥睨世间豪杰;乙也不快乐,因为,他不可救药地爱上了甲的未婚妻,为了她,可以舍弃一切。于是,甲渐渐地忽略了身边娇柔的未婚妻,全身心地钻研他的武功;乙渐渐地忽略了他的武功修为,整日缠绵于对意中人的刻意追求。后来,甲成为武林至尊,代价是失去了倾国倾城的未婚妻;乙也以他的至诚,最终赢得美人心,代价是失去了武  相似文献   

3.
春日迟迟 《可乐》2008,(10):60-60
一个朋友跟我说,他在闲下来的时候,会读一些东西消遣。在所有消遣类读物中,他最厌恶的就是那种吃饱了饭歌颂"快乐就是那么简单"的文章。劳动人民过上好日子容易吗?不容易!你怎么能说什么"望峰息心窥谷忘返"——好像一个人只要学会  相似文献   

4.
你听不到声音会不会很害怕、很孤单?哥,以前会,现在不会了,因为有你陪我!……这是来自兄弟俩的对话,他们一个生活在有声有色的世界里,家庭条件优越;一个生活在无声的世界中,与外婆相依为命。素不相识的两个人本没有交集,却因为不言而遇。此后,哥哥便一直守护在弟弟身边,伴他成长。哥哥名叫陈越,是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他自己还是个大孩子,却在聋哑少年小俊身边当起了小大人。通过刻苦学习手语,陈越走进了小俊的内心,热心关注他的无声世界。  相似文献   

5.
假装很快乐     
在QQ群里,看到一个网名:假装很快乐。我对他表示了赞赏。人如其名,这是一种生活态度。其实我们在生活中都可以假装很快乐,比如我,最近几年一直在假装很快乐。所有的朋友,看到我都说怎么你看起来那么开心。儿子听话、  相似文献   

6.
尊敬的各位编辑: 你们好!大约是2002年无意间发现《人生与伴侣》,使我到现在都有份力量在支持着,在我和女朋友分手那天,我一个人把自己关在屋里,看《人生与伴侣》。人活着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还有一个人等你的出现:我就觉得,这么多人都好好活着,都有那么多人的关心,于是我想了,你们办杂志就是给人启示,作为读者,我也有你们的关心,有你们的文章对我人生的帮助,真的很感谢你们。  相似文献   

7.
诗雨轩 《社区》2013,(20):30-30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总是有一得必有一失。爱情能够给你欢乐,但它同时也给你痛苦:财富可以给你享受,但它也会带来苦恼:成功使你快乐,但是当失败之后痛苦将变得强烈而无法忍受。  相似文献   

8.
免费的快乐     
快乐是自己的。美国ABC电视台有一频道叫《帮你实现梦想》。每一个人都可以报名参加,但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你的梦想在电视上公布一周后,能获得最高支持率。前不久,一个叫汤姆的小伙子成为幸运者。他对自己的梦想是这样描述的,“‘金钱买不到快乐!’最有权说这话的是富人,我不是个富人,最想应验一下的是穷人。”电视台为了做好这个节目,设计了一个方案:按2005年美国十大富翁所拥有的金钱总量和他们可能的在世时间,算出他们每天可以消费的钱数,然后找到一位愿意花钱买快乐的富翁  相似文献   

9.
《可乐》2006,(12)
《爱一个人好难》其中有一句"为何当初你选择一刀两断"。老婆一直骂我:真没出息,人家蹬了你,你的真心还在"为她牵绊",活该!《流着泪的你的脸》其中有一句"至少还有一个人,今夜为你失眠"。老婆骂我:你这个不知羞耻的,你准备为谁失眠呢?《单身情歌》老婆不听我的解释,非要把"孤单的人那么多,快乐的没  相似文献   

10.
<正>你和他(她)有多久没有用文字描述过了?恋爱时,那个写日记的青涩少年;结婚时,那些蜜月中的缠绵;有了宝贝后,那些不在家时的眷恋;或者,各自默然,守着一份心安。伴侣之间有什么秘密,情人之间又有多少话语。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睡在同一张床上,却各自看着自己的手机沉默着。在这个影像时代,为他(她)写一篇文字吧,留下你内心的感触。影像太直观,语音太泛滥,唯有简单的文字,才能浓缩最复杂的情感。为了以上种种感性的理由,由人生与伴侣杂志社主办、人生与伴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的伴侣征文活动开幕啦!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你和你伴侣之间的故事,或是你想对他(她)说的话,都是我们征文的范围。你可以写你们的故事,或是你对他(她)的倾诉,不管是深情的或是好玩的,不管是怀念的还是眼前的,  相似文献   

11.
城子 《新少年》2012,(Z1):16-17
你要是问米可:你最快乐的事是什么?他会告诉你:"读书!"你再问他: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他仍然会告诉你:"读书!"是的,丹东市汇才小学三年级男孩儿米可的童年充满了浓浓的书香。在上一个寒假里,米可读书还"读"出了一个令他十分快乐和难忘的故事。我们来看一看米可那个最快乐的寒假是怎么度过的吧。  相似文献   

12.
梁德慧 《可乐》2008,(1):60-60
在法国,我认识了一个巴西人,平时嘻嘻哈哈,没讨论过什么严肃话题。一次聚会,他专门跑过来,神秘兮兮地说:"你是中国人,我跟你说,现在,世界上有两个最有前途的国家,一个是中国,一个就是巴西。"我认真想了一下,中国不必说,无疑是发展最快的国家。巴西呢?听说也挺快。我便点头称是,顺便恭维了他一下。地大物博之类的话,同样适用于巴西。后来,我在火车上碰到一个  相似文献   

13.
<正>前言:你和他(她)有多久没有用文字描述过了?恋爱时,那个写日记的青涩少年;结婚时,那些蜜月中的缠绵;有了宝贝后,那些不在家时的眷恋;或者,各自默然,守着一份心安。伴侣之间有什么秘密,情人之间又有多少话语。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睡在同一张床上,却各自看着自己的手机沉默着。在这个影像时代,为他(她)写一篇文字吧,留下你内心的感触。影像太直观,语音太泛滥,唯有简单的文字,才能浓缩最复杂的情感。为了以上种种感性的理由,由人生与伴侣杂志社主办、人生与伴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的伴侣征文活动开幕啦!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在工怍中,你和你伴侣之间的故事,或是你想对他(她)说的话,都是我们征文的范围。你可以写你们的故事,或是你对他(她)的倾诉,不管是深情的或是好玩的,不管是怀念的还是眼前的,  相似文献   

14.
公开的秘方     
一个男孩,别的同龄伙伴都生儿育女了,可他依旧孤单一人。他,实在太矮了。男孩走路习惯低着头,这样可以避开别人不屑、嘲笑的目光,直到那天不小心撞上了一个女孩。女孩生气了:“你没长眼睛吗?”  相似文献   

15.
梁启超论陶不论是观点、方法、文风都开辟了陶渊明研究的一个全新时代。他格外看重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认为陶是屈原之后第二位最具个性的作家 ;从三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陶“潜伏的特性” ;认为陶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其根本的人生观是自然和自由 ;提出和论证了陶享年五十六岁说。他在治陶方法上中西结合 ,注入鲜明的个性 ;在创作和做人上也受陶影响。他接受陶渊明有自娱、写史、启蒙、恋乡等数种动机  相似文献   

16.
赵为明 《社区》2002,(16):1-1
快乐守恒第一定律:当你付出的劳动没有得到金钱和物质上的回报时,一定可以得到等值的精神愉悦。快乐守恒第二定律:当一个人有足够的经济条件助人为乐或乐善好施时,他当年为了生计而不择手段的罪恶会得到一定的忏悔与救赎。快乐守恒第三定律: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和高收入人群,越容易产生义举与义工。人,其实是很有趣的平衡系统。当你的付出超过你的回报时,你一定会取得某种心理优势;反之,当你的获得超过了你付出的劳动甚至是不劳而获时,你便会陷入某种心理劣势。一言以蔽之:人没有无缘无故的得到,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去。有时,你是用物质上的不合…  相似文献   

17.
独裁者     
最亲近的人有时也会成为最可怕的人。在一百多个求职者中,独裁者挑选了一个擦鞋人。独裁者要他干的活仅仅是替自己擦鞋。对这个头脑简单的乡下人来说,这种活对身体有好处,因此,他的体重迅速增加,随着岁月流逝,他长得快和自己的上司——他直接服务的独裁者一模一样了。  相似文献   

18.
星岛 《社区》2007,(14)
有这样一个说法:"可以从你扔掉的垃圾看出你的生活习惯。"所以常常听说有些知名人物在酒店住宿之后,连垃圾也带走,不为环保,而为了不让人知道他的各种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9.
快乐处方     
彭怀仁 《社区》2002,(18):1-1
曾有一位少年问一位智者:“我怎样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带给别人快乐的人?”智者送少年四句话: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 少年依智者之言走过他的人生历程之后,也成了一位智者,他是一个愉快的人,也给每个见过他的人带来快乐。 智者的四句箴言好比一帖快乐处方。  相似文献   

20.
教师是一种资格.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资格.   有些人有这个资格,比如,他自己快乐,也允许他的学生快乐.有些人没有这个资格,比如,他自己一直过得很苦闷,他也希望他的学生和他一样过得很苦闷.如果哪个学生过得特别开心,他就立刻警觉起来,认定那个学生很可能是个“问题儿童“.你看,这样的人就不适合当老师.有一种人,你只要看看他的那张脸,就知道什么叫做“悲剧“,你说,这样的人要是不幸做了教师,是不是很危险?如果你不幸正好有这么一副比较危险的长相,只要你不介意,我就建议你赶紧改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