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为了“改造中国与世界”,在工作中一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非常重视社会调查研究。早在一九三○年就提出了反对本本主义,强调调查研究是一切工作的第一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其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他自己就非常重视调查研究活动。由于中国革命的特点决定了他的调查研究活动大部分置身于广大的农村中,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写出了多篇有关农村调查的精辟论著和调查报告。现在留给我们的就有《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反对本本主义》、《(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关于农村调查》以及《寻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抓住重点,集中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这就把加强和改进党的“五风”建设的伟大任务摆在了全党的面前。《决定》还指出,要把“作风建设与思想建设结合起来”。党的思想建设的核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设。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党在执政和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和金钱观的建设也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和改进党风建设,就必须在理论上研究党风建设与思想建设的结合问题,而…  相似文献   

3.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它是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性工作。毛泽东同志早在1930年5月所撰的《反对本本主义》中就指出:“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某个问题的发言权”,同时还指出某些工作干部“喜欢一到就宣布政见,看到一点表面,一个枝节,就指手划脚地说这也不对,那也错误。这种纯主观地瞎说一顿,  相似文献   

4.
辩证唯物主义是制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理论基础。对《决定》精神的理解和贯彻执行也应以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本文拟就此谈一些认识。一、用共性和个性辩证统一的观点理解和贯彻《决定》《决定》指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制定《决定》的“总要求”。理解和贯彻《决定》,一定要把握这个总要求。这个总要求,反映了共性和个性辩证统一的观点。共性和个性的关系问题,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说:“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我们党所一贯遵循的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指出:“要继续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推动全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这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总结我们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  相似文献   

6.
1.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研究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于2004年9月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来,"执政能力"已经迅速成为中国民众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同时成为政治学界讨论的焦点话题。执政能力问题与此前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党的执政规律等问题的研究是相联系的,它的提出,是对我们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课题探索的延续和深化。实际上,在《决定》出台之前,关于执政能力的学术研讨已经为《理论前沿》、《求是》等诸多党建研究刊物所关注,有的刊物甚至已设置专栏开展系列或专题研讨。《决定》出台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及其  相似文献   

7.
试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对富农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对富农政策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从“八七”会议到接受国际《关于农民问题》的来信以前;二、从接受国际《关于农民问题》的来信到中央作出《关于改变对富农策略的决定》以前;三、从中央作出《关于改变对富农策略的决定》到抗日战争爆发。下面就按三个阶段,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又指出:“当前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  相似文献   

9.
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体经济?对此,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企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给予明确的回答。《决议》指出:“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形式,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中重申了党的十三大的提法:“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份。我国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的必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如何加强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张立新党的十四大以后,我们党制定了两个重要决定。一个是《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一个是《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两个《决定》,都是对十四大确立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  相似文献   

11.
《陈云文选》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在这一卷文选中,陈云同志对党的干部政策和建设一支坚强的干部队伍,作了大量的、深刻的论述。《论干部政策》、《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几个问题》、《关于干部工作的若干问题》、《尊重和团结非党干部是党的重要政策》以及《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等,都是这一方面的代表性著作。这些重要著作,不仅在当时对建设一支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干部队伍,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在今天对加强干部队伍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是我们做好新时期干部工作的正确指针。 提拔干部必须坚持“德才并重,以德为主” 选拔干部,使用干部,从来就是我们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早在一九三八年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毛泽东选集》第2卷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提出了坚持不懈地努力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七个方面的目标和措施。并且强调,要“在党内普遍深入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教育,增强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这就向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要在当前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认真宣传贯彻六中全会《决定》的重要任务。最近,本刊约请了部份社会科学工作者就牢固树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认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决定》的问题进行笔谈,现选登部分文章,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答《<卡力岗地区部分群众昔藏今回的调查>一文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安才旦同志在本刊一九八三年第三期上以《只要信奉伊斯兰教就是回族吗》为正题、以《〈卡力岗地区部分群众昔藏今回的调查〉一文质疑》(以下简称《质疑》)为副题,对我们在《青海社会科学》一九八一年第二期上发表的《卡力岗地区部分群众昔藏今回的调查》(以下简称《调查》)一文提出质疑。现就有关问题回答如下。 一、关于卡力岗地区部分群众“昔藏今回”的认定问题。《质疑》的作者反复提出我们不应该“轻率地认定”卡力岗这部分群众是回族。认为我们这样做是“不负责任的”,是“以偏概全”,是主观臆断下结论等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国家机构特别是政府部门究竟怎样才能更好地领导和组织经济建设,以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是一个需要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改革政府工作,建立起强有力的工作系统,以担负起组织和协调经济工作重任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一向注重调查研究,1930年5月,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开篇便强调:“没有调查,便没有发言权。“文中,他多次大声疾呼:“注重调查!反对瞎说!““到斗争中去!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毛泽东同志的论述,在面临新形势、面对新问题的今天,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调查研究不仅是我们党的一个基本工作方法,搞好调查研究,是我们实现科学决策的重要措施和必要途径,更重要的是:调查研究首先是政治问题。(一)坚持调查研究,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根本的工作路线、根本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在深入进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更须注意保持和发  相似文献   

16.
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深刻理解这一论断,对于我们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精神,认真执行六中全会作出的《决定》,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推进“三大任务”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们党根本路线的体现。我们党的根本路线是群众路线,党中央三代…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把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提到非常重要的地位。《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要在全党大大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对中外历史和现状的研究,对各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党的十二大又把发展科学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大战略重点之一。党中央还郑重指出:“这里所说的科学包括社会科学在内。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今后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没有哲学社  相似文献   

18.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历来十分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把支部规定为同盟的基层组织,专门列了一章。该市规定“支部的组成至少三人”。正式党员“至少三人”的这一规定直到今天仍是我们党建立党的支部的最低人数条件。马克思、恩格斯还亲自参加党的基层组织的组建活动。1847年8月初,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布鲁塞尔支部和区部成立起来,马克思被选为支部书记,并被选入区部领导机构——区部委员会。列宁在反对马尔托夫关于组织问题的错误主张时明确指出,作为无产阶级先进部队的党应当是有组织的。他认为,如果在企业、矿山、铁路等基层单位。没有建立的支部并得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将“依法执政”定位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这是由党的执政地位和我国的政治经济条件以及依法执政方式决定的。文章论述了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的历史定位,探讨了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的运行规范。  相似文献   

20.
关于劳动力商品问题的理论思考张峻山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以党的文件的形式正式提出要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这是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中的又一突破,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