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应当从完善党员权利保障制度、党代会制度、党委会制度、党内选举制度、党内监督制度等方面进行,并使这些制度相互连接,协调联动,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科学完善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党内民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最好的制度设计。也是党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最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因此,要发展党内民主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就要健全党代表选举制度,确保党的权力产生的民主性;要理顺党代会、全委会、纪委的关系,确保党的权力设置的科学性;要完善报告、质询和提案制度,确保党的权力监督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漫长而又曲折的党内监督历程表明,党内监督的基本特征为监督主体与监督客体统一;监督目的与监督手段统一;自觉监督与强制监督统一.而难监督、不敢监督等党内监督问题的症结,恰都是党内监督基本特征的衍生物、附生物,甚或共生物.党内监督机制必须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和立法工作加以健全与完善,重点在于党内选举制度;监督机关的质询听证制度;干部弹劾制度;各级党委会和常委会的议事制度.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党内监督思想的核心 ,是让制度约束权力。其内容是 :强化党内权力主体机关的监督 ,强化党内权力执行机构内部的监督 ,强化党内专职监督机构的监督 ,完善党内制度法规。认真领会这一思想 ,健全并严格执行党内监督制度 ,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多年来,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经历了初步探索、曲折发展、逐步健全与完善等三个阶段。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党内监督制度,一方面要强化党员监督的主体地位,建立科学的党内监督领导体制,加强党内权力制约机制建设;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公开监督机制,突出抓好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权力监督这个重点和核心,把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十月革命后,列宁极为重视执政党的党内监督,其主要理论及措施是:设立党的监察委员会,规定其与中央委员会的平行地位,保障其独立地位,加强党的监察机构与监督制度建设。我们党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借鉴列宁的执政党党内监督理论与制度设计,加强对党内民主制度尤其是集体决策制度贯彻实施的监督,将对重要岗位和"第一把手"的监督设置为党内监督的重点,在地方实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党委平行的政治体制,以强化公民对公权运行的监督,促进党内监督。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党内监督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党内监督的必要性、重点对象、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等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曾经有力地促进了党的建设。这个理论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条件下党的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结合党的现状认真践行这个理论,通过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强化制度建设、发展党内民主、完善党内舆论监督等措施搞好党内监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8.
党代会常任制与党内监督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党代会常任制是党的八大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度的重大改革,但这一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基本上没有付诸实践。改革开放以来,党内长期形成的权力过分集中、监督机制脆弱的状况尚未改变,已经严重影响了党的建设并成为导致腐败的一个重要根源。在此情况下恢复党代会常任制,建立起党代会对于各级委员会的监督与制约机制以及相对独立的纪律检查工作体制,对扩大党内民主,理顺领导体制和权力关系,改变权力过分集中的状况,强化党内监督,都不失为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健全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加强和实施党内监督是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和生死存亡的重要问题。针对党内监督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党内监督的对策,使党内监督有规可循、有矩可蹈,是强化党内监督,加强党的建设,防止权力腐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使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切实增强党的意识、群众意识、自律意识,做到正确使用权力。真正从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和行动上把党风廉政建设推向深入,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增强党员拒腐防变能力,更好地维护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0.
党内监督对保护执政党权力的正常运行以及防范不正确用权意义重大,具有规范和约束权力、有效遏制腐败、积极促进和发展党内民主、完善党内监督相关制度、加强科学管理等重要作用。当前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存在着监督的结构尚需要进一步优化,党内监督制度体系不够完善,党内监督主体自觉性不够、党内监督运转过程不够规范和功能不完整等方面的不足。可从党员的平等主体地位、党内民主选举制度、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等方面加强党内监督,促进党内监督科学化。  相似文献   

11.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是增进党内和谐的基础和关键,是以党内和谐促社会和谐的根本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在党内和谐建设中的重要体现,也是检验以党内民主促进党内和谐的重要标准。因此,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实现党内和谐要着力提高党的领导干部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促进普通党员与党的领导干部之间的和谐;要着力保障党内选举的公信度,促进党组织活动与党的制度之间的和谐;要着力推进党务公开.促进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和谐;要着力提高党内监督的实效,维护党员与党组织之间的和谐;要着力建立和完善党内关爱机制,巩固和发展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扣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实现党内和谐。  相似文献   

12.
党的作风就是党风。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的环境以及党内所存在的不正之风使党的作风建设面临新的考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撰写了大量的关于党风建设的文章,形成了我党所特有的党风建设理论,开展了纠正党内不正之风的整风运动、防腐反腐的廉政建设,提出了加强党风建设的原则,开展了大生产运动、拥政爱民与拥军优属运动以及实行了精兵简政政策。党的作风建设使党在政治上变得成熟起来,对党的组织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党在自身建设上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其中思想教育是反腐倡廉的重要保障,制度建设对于反腐倡廉具有根本性作用,而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监督也是至关重要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将会把腐败现象减少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4.
搞好制度建设,是当前中国共产党建设的重大课题。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制度建设方面的论述,从根本上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建设和怎样建设我们的党。对在当前如何搞好党的制度建设给予了十分重要的启示。从总结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剖析了邓小平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重要意义及其对现实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的建立经过了长期探索的过程。1927年,中共“五大”选举产生了党的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同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初步规定了党内监督制度的基本框架。1928年,中共“六大”建立了“中央审查委员会”。1933年,中共中央决定建立中央党务委员会和省县监察委员会。1945年,中共“七大”决定成立党的中央监察委员会及各地方党的监察委员会。1949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在全国建立起来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突出了制度建设在党内监督中的核心作用。坚持制度建设、制度创新,是加强党内监督工作的根本途径,也是党内监督工作持续、深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但要着眼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更要着眼于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当前,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重点要放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集中制制度两个方面。完善选举制度,健全决策和监督机制,推行代表大会常任制是改革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当务之急;把握好民主与集中的度,加强制度建设,是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发展党内民主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的重要内容,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制度保障。列宁晚年在病榻上对苏共的民主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思考,他认为:应该成立监察委员会,加强党的集体领导,实现对中央委员会的有效监督;同时进一步改组工农检查院,健全党和国家的监察机关和监察制度。列宁的这些艰辛探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财富。  相似文献   

19.
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面临的一个现实的重大问题。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过程中,要以党的制度建设为重点,推进包括党的领导体制、党内民主集中制度在内的制度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