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SNA以及我国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政府部门是一个生产部门,划归第三产业.但是根据公共财政理论,政府提供服务或公共财政又是一种"分配"活动--既是生产活动,又是分配活动,甚至其中一部分还是收入分配活动,这似乎有悖于国民经济核算理论.要解释这一问题,则需要从理论上给予适当的剖析和澄清.文章从分析财政分配与国民经济收入分配的内涵入手,讨论.了财政分配核算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自从我国1992年开始全面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来,逐步改变了过去以MPS为基础的核算体系,把非物质性服务列入在生产范围之内,用国内生产总值GDP取代国民收入的核心地位,成为反映国民经济发展变化情况最重要的统计指标。本文将对比1993年SNA中GDP核算的国际标准,阐述我国在核算范围、机构部门分类、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分类及市场价格的确定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以矫正经济信息信号,降低宏观调控的难度。  相似文献   

3.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反映一国所有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总量指标,是所有经济分析和国际间比较研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我国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在原MPS体系的基础之上,考虑到我国国民经济核算资料的历史连贯性和与仍实行MPS体系国家的国民核算资料的国际可比性,以及我国宏观经济分析和管理的传统习惯,吸收了SNA体系(1968年版)的核算原则和核算方法以后研制而成的,所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实际上是基于MPS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推算的,它不可避免地会与现行SNA(1993年版)体系中的该指标存…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及生产范围的扩展按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SNA)的分类规则,非营利机构可区分为市场非营利机构和非市场非营利机构。在生产总量核算中,对于非市场非营利机构,不仅核算非市场产出,而且还核算市场产出,如非市场性的博物馆既提供免费的文化娱乐服务(非市场产出  相似文献   

5.
杨灿 《统计研究》2001,18(11):7-11
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改革进程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从MPS(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模式向SNA(国民经济帐户体系)模式转变的历程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此举旨在革除旧核算体系的诸多弊端,主要包括:生产范围太窄,核算内容欠完整,核算方法过于简单,等等.其间,首先提出MPS与SNA兼收并蓄的混合模式;此后,随着前苏联和东欧经互会的解体,有关国家的核算体制纷纷向SNA转辙,MPS名存实亡,我国也开始向SNA模式全面转轨.经过大约8年的理论酝酿和探讨,我国的新核算体系方案数易其稿,至1991年末形成了一份极富创新意识的试行方案[1],1992年颁布并在全国推行.当时预计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实现新旧核算体制的全面转轨,这一目标已经基本达到.然而,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事实表明,新核算体系无论在方案设计上还是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若干新问题.  相似文献   

6.
胡阳 《中国统计》2022,(1):50-52
国民账户体系SNA(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是基于经济学原理测度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核算体系,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国际标准.SNA把经济总体分为五个机构部门,通过核算机构部门的经济活动,反映不同类型市场主体资金运动及其相互作用,进而反映政府相关政策对经济总体各部分的作用情况,并为制定相应的政策...  相似文献   

7.
绿色GDP的统计学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DP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重要指标,反映国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我国借鉴SNA进行GDP的核算是从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已有二十来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是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为核心的一整套经济帐户体系,它可以有效地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GDP反映了生产、分配、流通和使用等各个环节,因此,长期以来,GDP都作为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然而,GDP指标也存在缺陷,那就是没有将资源的耗减和生产活动对环境的破坏纳入核算范围,没有反映经济发展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现行GDP与绿色GDP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是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为核心的一整套经济帐户体系,它可以有效地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大大提高了人们了解和把握经济运行的能力。国内生产总值包含的内容很多,涉及到生产、分配、流通和使用等各个环节。GDP的核算把全部活动的产出成果概括地反映在一个极为简明的统计数字之中,通过这个数字来全面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水平,分析经济效益,预测经济趋势。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可持  相似文献   

10.
GDP的"绿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SNA框架下GDP的核算方法及存在的缺陷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基于SNA框架下的一种重要的核算指标,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使用的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它能综合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总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基础指标.  相似文献   

11.
邱丕群 《统计研究》1995,12(5):16-19
试论我国投入产出核算的改革邱丕群投入产出核算是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NEAS中五大核算系统之一。它不仅描述生产过程中各产品与服务的投入与产出联系,而且描述最终使用和最初投入过程中的各种经济联系,也就是说它的核算范围从生产环节延伸至分配、使用之中,因此...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公立高等教育服务产出缺乏相应的市场价格,测算公共机构的非营利高等教育服务产出时难以反映服务质量的差异.这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之一,即使在SNA(2008)修订中也没有得到解决.文章从产出角度,以学生人数、教学时数、单位课时收费等为基础计算了高等教育服务产出,并采用班级人数系数、教师职称系数、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系数、教师科研水平系教、学校资源禀赋系数、法定利税率等对高等教育服务产出质量进行了调整.  相似文献   

13.
韩中 《统计研究》2011,28(11):27-33
 住户生产核算是SNA2008的重要补充和完善。依据SNA2008经济生产的定义,本文界定出住户部门生产核算的范围,既包括住户部门SNA生产也包括住户部门非SNA生产,在SNA住户部门账户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对其经济交易项目进行相应的调整,得到拓展后住户部门账户体系的经济交易项目,并由此构建出住户部门的卫星账户。同时,本文还分析了住户部门非SNA生产对经济总体生产水平、收入水平及其对SNA2008体系下政府部门、为住户服务的为营利机构部门相关经济交易项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赵仲九 《统计研究》1989,6(1):65-68
几年来,我国统计学界对MPS与SNA国民经济综合指标的换算对比方法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效。《统计研究》1987年第5期发表了李文溥同志的《试析MPS与SNA国民经济综合指标的换算对比方法》一文(以下简称李文)对引起深入研究换算对比方法是有好处的。现就李文的基本观点提出一些商榷意见。 一、关于社会生产统计范围的调整对比 MPS与SNA两大核算体系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社会生产统计范围的不同。MPS只统计物质生产部门的产值,SNA则除统计物质生产部门的产值外,还包括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15.
邱东 《统计研究》1986,3(5):24-28
一、实事求是地评价SNA 几年来,随着我国统计事业现代化的发展,对联合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研究,愈来愈为国内经济学界和统计学界所重视。但是,我们也看到,国内一些同志对SNA的认识还存在一些问题。 有的同志在评价SNA时,采用了一种将SNA内容和形式“割裂”开来的做法。他们对SNA的指标概念和分类标准持否定态度。只承认其帐户式和矩阵式平衡表结合的形式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点,但又说SNA可以全面地,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货物与服务)之间的经济联系,这实际上是矛盾的。试想,如果仅仅是形式优越而内容一无是处,怎么可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的联系呢?  相似文献   

16.
一、MFS与SNA的主要区别(一)核算目的不同两套不同的宏观经济核算体系设置的目的不同,SNA是为核算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而设计的。它以整个社会再生产为主线,全面核算再生产的条件、过程与结果,全面测定生产、收入、分配、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实施,生产范围已扩大到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即不仅包括五大物质生产部门,还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社会产品的生产就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即包括货物的生产和服务的提供,社会产品的分配就应该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配.  相似文献   

18.
一、GDP的作用及其问题 GDP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中总量核算的中心指标,一直被用来测度一定时期国民经济的产出总量(我国1992年开始试行GDP核算),用于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水平、结构与效益.由于该指标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概括力,使其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仅是反映宏观经济走势的最重要指标,也是国家制定经济战略目标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国家制订政策的一个重要依据,甚至仍然左右着我国在对外交往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19.
于广沛 《统计研究》1991,8(2):24-26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根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理论和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理论以及苏联的经验,采用了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两个总量指标来反映国民经济生产的总成果,并对国民经济进行核算和计划管理。这两个指标在我国国民经济计划管理和核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一是核算范围不全。除了五大物质生产部门之外,对其他部门广大职工的劳动成果和消耗,没有全面核算和平衡。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个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20.
李炜 《江苏统计》2001,(5):16-17
MPS与SNA同为历史上出现过的两大核算体系 ,但世界各国己取得以SNA体系替代MPS体系的共识。那么SNA是否是一面尽善尽美、毫无暇迹的镜子呢 ?笔者的看法是否定的———当前的国民经济帐户体系仍然不是完美的形式 ,它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缺陷 ,下面本文就从范围、具体国情、不完全可对比性、部门单位概念、资产范围、价格口径及空白核算领域八方面进行了阐述及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