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24年秋的韶关北伐,是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后,孙中山亲自督师的一次“讨直”军事斗争。由于这次北伐行动是与“皖段”、“奉张”等军阀一致动作等方面的原因,至今未见专文论述。现笔者拟对韶关北伐的动因、性质及此间孙中山与段祺瑞、张作霖之关系等问  相似文献   

2.
1921-1922年间,孙中山领导了一场旨在推翻北洋直系军阀、谋求国家共和统一的北伐军事行动。《申报》作为当时最具影响的中文报刊之一,对北伐相当关注。一方面,《申报》报道了北伐的进程及遭遇的主要问题,另一方面,《申报》评论文章中又显现出较为明显的“非北伐”立场。《申报》北伐报道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伐遭遇的舆论困境,从中亦可窥见孙中山为维护共和制度所做的不懈努力和其作为革命者的坚强意志。  相似文献   

3.
梧州,这座风景绚丽、历史悠久、在近代有着“小广州”、“小香港”之称的城市,曾与“北伐”二字结下不解之缘,无论是1921年孙中山取道广西的北伐,或者是1926年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都与梧州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关系反映了梧州和广西曾有过的光辉历史,体现了梧州和广西人民对孙中山和国共合作的广东革命政府北伐事业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一、1921年孙中山取道广西北伐与梧州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并出兵广西打败陆荣廷旧桂系后,为了打倒北洋军阀、削平内乱、统一中国、实现民主共和的理想,即乘战…  相似文献   

4.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孙中山以武力彻底推翻清王朝的北伐计划一时难于实行。南方的革命军力量相对弱小,要战胜强大的北洋军阀也无可能。在此情况下,孙中山毅然放弃北伐的计划,决定让出临时大总统之职予袁世凯,以便假借袁世凯之手实现推翻清王朝的目的,这实在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切实可行的策略。一味地指责孙中山不坚持武装斗争,是不公正的,简单地把让位说成是“失误”或“悲剧”,也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5.
目前大陆史学界所说的北伐,多是指1926年7月6日国民党中央发表北伐出师宣言,由国共两党合作发动和进行的北伐战争.它既不包括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孙中山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所进行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斗争;也不包括第一次国共合作以后,为了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平定广州商团之乱、杨刘之乱及两次东征;更不包括“四·一二”以后名义上是蒋介石领导的,实由蒋、冯、阎、李四大军事势力合作实现的推翻北洋军阀政权,最终实现中国统一的北伐.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是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孙中山一生中最光辉的业绩。孙中山在长期革命实践后,毅然坚定地改组了国民党,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东征及北伐进军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使中国革命大大推进,为中国民主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孙中山不断适应时代潮流前进,追求真理的革命家气魄,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在纪念孙中山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时,对孙中山改组国民党进行一些探讨,于今天祖国统一大业仍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 自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成果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南方革命力量曾多次举行北伐,但均未获得成功。而从1926年7月开始的北伐,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两个军阀集团,打败了北洋军阀政府。为什么这次北伐能成功呢?根本原因就在于这是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国共两党的密切合作是取得北伐胜利的决定性因素。由于“左”的思想的束缚,对于这个问题还没有进行过系统深入的研究。在纪念北伐战争六十周年之际,本文拟就国共两党在北伐中的合作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福建近代史上曾有过轰动一时的“倒林拥萨”事件:由孙中山先生提名、经过民选产生的省长,且代管中央行政各机关之林森被所谓“公民团”推倒,拥立了北洋政府任命的省长萨镇冰。“倒林拥萨”事件始于民国十一年十一月八日(1922年)林森就职福建省长之时,结束于翌年二月八日林森去职萨镇冰就任之日,恰为三个月。当时,陈炯明于一九二二年六月十六日叛乱,盘据广东,孙中山被迫离粤于八月十四日到沪,广东军政府解体。许崇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的爱国思想贯穿在他所领导的整个民主革命斗争中,并集中体现在1924年冬他北上途中发表的言论中。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电邀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共商国事”。孙中山为了“拿共产主义去宣传”毅然抱病北上。11月12日,由广州启程,经香港、上海,取道日本,转天津,12月31日抵达北京。途中,孙中山发表了一系列言论,从11月10日的《北上宣言》至1925年3月31日的遗嘱,共发表了2篇宣言,5篇讲演,9篇谈话,以及1份遗嘱和一些书信、电文。在这些言论中,有…  相似文献   

10.
冯玉祥北京政变与孙中山北上谋和平统一祖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誉为“首都革命”的冯玉祥北京政变,与孙中山离粤北上谋求国家的和平统一,是1924年冬发生而互有关联的两件大事。正是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及国民党人的工作,促成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而北京政变推倒直系军阀政权,又直接促使孙中山采取了北上召集国民会议、以谋国家统一与建设的果敢行动。探讨这段错综复杂的历史,有助于我们了解冯玉祥爱国与追求进步的品质和认识孙中山晚年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救国伟大精神,还将使我们更加看清楚北洋军阀祸国殃民、破坏国家统一的罪行与反动本质。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先生在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时期,曾经多次对西南军阀的头面人物们,抱有过不同程度的幻想。这些幻想,曾经使孙中山先生进行的民主革命斗争得到虚幻的力量;然而,每一次幻想的破灭,却又迫使孙中山先生去作沉痛的思考。一次又一次幻想的破灭,使孙中山先生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这种绝望,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孙中山先生晚年政治思想转变的契机。因而,探讨孙中山与西南军阀的关系问题,就成了近代政治史研究的课题之一,并且构成了评价孙中山晚年历史地位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2.
1920年代之初,国共两党提出"打倒军阀"口号之后,契合了当时以"文治主义"取代"黩武主义"的时代潮流,国民党人通过建立"党军"体制等方式以区别"军阀"的努力在北伐初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在社会舆论以及时人观感中确立了自身优于"军阀"的正面形象。然而,北伐进程的迅速深入导致时局急遽分化,敌我之间的区分愈发模糊,国民党自身的工作不能及时跟进,"党军"迅速"军阀"化。"旧军阀"被打倒之后,在国共之争以及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中,蒋介石被不同的政治对手共同指认为"新军阀","打倒军阀"口号的有效性开始消解。  相似文献   

13.
1921年12月4日——1922年4月8日,孙中山为了督师北伐,曾一度驻跸桂林,并在桂林进行了具有重大意义的活动。弄清这一段史实,有助于我们探明孙中山晚年思想重大发展的一些脉络。  相似文献   

14.
北伐战争与华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九二六年夏至一九二七年初,国共合作进行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北伐战争。在这场革命战争中,素以爱国爱乡而著称的千百万华侨,坚决地支持北伐战争,写下了爱国主义新的一页。华侨是北伐战争坚决的支援者和拥护者。侨居世界各地的华侨,在北伐前,就“纷纷电请中央出师北伐,函欲早日推翻帝国主义的工具,除去列强在华势力。”①一九二六年三月,古巴、印度孟买和暹京等地华侨团体,就发回函电,敦促国民政府北伐。②四月十八日,东京华侨隆重集会,追悼北京“三一八”殉难烈士,到会华侨一致呼吁,请国  相似文献   

15.
1924年,中国共产党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推动了北伐大业的顺利实施,促进了民族的进步.北伐是孙中山的一贯主张.早在1921年5月,他在广州宣誓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时,在《就任总统宣言》中,表示要"竭志尽诚以救民国,破坏障碍,促成统一,巩  相似文献   

16.
论孙中山开发广西的思想主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广西是孙中山开发建设中国经济思想的一部分。本文试图通过对孙中山开发广西主张的提出、开发的内容、方法和理论之根据等方面的论述,冀以促进对孙中山物质建设理论的研究,并为今天广西的开发和经济的振兴提供借鉴。 一 1921年援桂讨陆战争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旧桂系陆荣廷在广西的统治,使两广基本上得到统一,这为广西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战争结束不久,孙中山决定取道广西北伐,并设北伐大本营于桂林。从1921年10月至1922年4月,孙中山率领北伐军在广西驻扎半年之久,就在这段时间,孙中山作了多次演讲,将开发广西作为广西的“善后方针”提了出来。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不久前发现的一九一九年北洋直系军阀吴佩孚与西南军阀签订的军事秘约,以及一九二○年西南军阀的“联直制皖”策略两个实例,说明南北军阀本质是相同的。一袁世凯死后,皖系军阀段祺瑞控制了北京政权。孙中山愤于皖系军阀的飞扬拔扈、倒行逆施,决心维护临时约法和国会,从一九一七年下半年起揭起了护法运动的旗帜,宣布出师北伐。段祺瑞北京政府决定派兵南下,与护法军作战,于是爆发了护法战争。其时,南方护法军组成了粤、湘、桂三省联军,以广西督军谭浩明为联军总司令。而北方则是直系军阀吴佩孚打先锋。湖南成为南北双方争夺的主要地区,护法战争集中在湖南衡山、宝庆、长沙一带进行。护法军先胜后败,延至一九一七年十二月,直系吴佩孚先后攻占长沙、衡阳等地。在战争进程中,南北双方的内部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在北洋军阀内部,皖系和直系的矛盾表面化了。段祺瑞欲以直系力量实行其“武力统一”政策,直系冯国璋等人则不甘心为皖系卖命,却在宣扬愿以“和平”方式解决西南争端。其次,南方各省,滇、桂等系军阀表面虽然“拥护”护法,而骨子里却在为自己扩张地盘打算,给孙中山为首的护法军政府制造了种种困难。直系军阀一鼓吹以“和平”方式解决西南争端,即得到以桂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进行北伐。就在北伐正式出师的前两天,即1926年7月7日,中共机关刊物《向导》上刊出了陈独秀的一篇文章《论国民政府之北伐》①。此文一出,各界哗然,国共两党内部更掀起了轩然大波。国民党中央主席张静江书面指责共产党是破坏北伐,蒋介石在公众集会上对共产党进行恶毒攻击,声言一定要制裁中共,并禁止购买《向导》报,所以这篇文章在当时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在史学的研究领域,台湾学者认为陈独秀作为中共的总书记是反对北伐的,其文章挑拨人民与国民政府间的感情,破坏国民革命。国内史学界也以此…  相似文献   

19.
1921-1922年,孙中山组织联省北伐军,讨伐北京政府,因为当时国内外历史 条件的限制,最终失败了。作者认为孙中山当时舍和议而取北伐是舍易而从难,勉为其难。 他不畏艰难险阻,显示出革命家的伟大胸怀和意志。  相似文献   

20.
<正>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政变。11月13日,孙中山离粤北上。孙中山北上无疑是应冯玉祥国民军和段祺瑞、张作霖皖奉军阀等反直派的邀请,共商国是。除此之外,他的北上更有其深刻的主观动因,即孙中山国民党人联合冯玉祥拟实行“中央革命”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