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是奴隶们创造历史,还是英雄创造历史?这是唯物史观同唯心史观长期斗争的焦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同修正主义斗争的一个重要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根本动力.与此相反,一切机会主义者、修正主义者,都是从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出发,否定社会的基本矛盾,宣扬英雄史观,歪曲和抹煞人民群众的伟大历史作用,把社  相似文献   

2.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这是我们在研究儒法斗争和整个阶级斗争历史时所必须坚持的基本观点,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和肯定劳动人民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大作用。 在我国两千多年来的历史发展过程里,劳动人民不断地举行了反对反动腐朽的奴隶制和封建制的英勇斗争,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一个集中表现就是坚决地批孔反孔。劳动人民一直就是反孔斗争的主力军。他们深深懂得,孔孟之道是他们的死敌,是反动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因此,对于孔老二这个专搞复辟倒退的家伙,他们从来就是极端的鄙视和仇恨,而每在革命高潮到来之际,就把斗争的锋芒直接指向孔丘的反动说教,一次比一次更英勇、更深刻地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和冲击。历史雄辩地证明,我国历史上劳动人民对反动孔学的批判,比任何剥削阶级的思想家,观点更鲜明,立场更坚定。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科学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形成并确立了我们党在一切实际活动中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立足点在于对"人民群众"范围的科学界定;其基本观点包括:人民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一切为了群众和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三个方面。群众路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重温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汲取实践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青年毛泽东的历史观经历了从圣贤创世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从精神力量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到人民群众的斗争才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的改变.这两个改变确立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和现实中的主体地位,肯定了人民利益至上的伦理原则,人民成为价值主体和评价尺度,这标志着青年毛泽东人民主体价值观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5.
一 任何思想理论观点的形成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前人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陈云解决民生问题思想的形成也是如此,其形成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是陈云解决民生问题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是英雄人物历史作用的决定力量,普通个人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这就决定了无产阶级政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相似文献   

6.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因为每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①遵循毛主席的教导,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研究中,必须坚持历史动力一元论的基本观点,坚持农民阶级作为封建社会历史主人的基本观点。离开农民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到另外的任何地方去寻找历史的动力,统统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历史观是人们对中华民族历史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正确认识和评价中华民族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就是要坚持人民主体的历史动力观、统一延续的历史走向观、多元一体的历史格局观、动态创新的历史过程观。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应有之义,是维护国家统一和巩固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是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抵御各种错误思想渗透的行动指南,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要遵循“知、情、意”的生成逻辑,坚持唯物史观、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以强化中华民族历史认知,坚持丰富实践载体和强化历史教育以增强中华民族历史情感,坚持焕发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以增强中华民族历史自信。  相似文献   

8.
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是我国理论界近年来争论较大的一个问题。论者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同的论述出发,提出了诸如“需要动力说”、“生产力动力说”、“社会基本矛盾动力说”等多种不同观点。这些观点都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揭示了社会发展的真实进程。但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是这些观点的全部,还是其中的一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这些问题都由于各种观点本身所依据的方法论的局限而无法回答。为此,深入开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系统性思想,把提供事物的多维现实图景的现代科学系统论用于社会发展动力问题的研究,对全面、科学地认识历史发展动力问题将是有益的。本文试图对此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的文化动力思想是毛泽东关于文化力量内涵、形式、特征等方面的基本观点。从叙事维度分析,毛泽东文化动力观以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为哲学基础;以历史语境和现实境遇为文化力量的叙事空间;以人民群众为文化力量的叙事主体。从话语层构分析,毛泽东文化动力观对决定政治方向的意识形态力量、体现生产力水平的科学技术力量和展示精神生活的文学艺术力量展开了叙说。其文化动力思想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巩固思想基础、夯实群众基础、增强宣传基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的人民观主要有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动力 ,为人民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  相似文献   

11.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是新的社会关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苏共二十七大政治报告强调指出:“人现在是并且将永远是进步的主要动力,进步的灵魂”。  相似文献   

12.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与参与,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同现阶段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群众意志的集中体现,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依靠人民群众对国家公职人员实行民主监督,是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必然要求.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和政府进行各项工作的根本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永远不脱离群众,是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起码要求.  相似文献   

13.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人类社会形态的更迭,正是在具备革命变革的历史条件下,通过阶级斗争这个动力作用的结果。所以,用阶级斗争的观点解释几千年的文明史,是唯物史观的一个正确命题。《邱文》把毛泽东的正确观点说成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误解并加以发挥,实际上这是一个由误解而引发的误解。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对历史唯物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科学诠释"人民"这一历史范畴,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内涵;明确提出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命题,创新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的主体的基本原理;第一次提出党的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最高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坚持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以人民为主体的价值论;确立党的群众路线,揭示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群众路线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5.
黎澍于今年7月30日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提法是完全错误的。一是命题的错误的逻辑推理,把物质条件创造者和历史创造者完全等同起来了。二是这一命题是与“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相对立而产生的,二说各执一词,不符合事实。三是把无所不包的历史看做是由一个独一无二的力量创造的。事实是英雄创造自己的历史,不能创造一切历史;人民群众也是一样。黎澍的论点在学术界引起了争论。有的学者仍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有的则认为对创造历史的问题应作全面的、有层次的分析。还有的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  相似文献   

16.
在戏剧舞台上,如何处理杰出的历史人物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人民群众应该放到一个什么样的位置,究竟是渣滓还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郭沫若是人民的忠实儿子,他的历史悲剧对下层人民的热情讴歌,说明他是属于人民的。他的历史悲剧之所以悲而不惨,衷而不伤,催人向上,给人力量,其原因不仅仅在于他艺术地塑造了大批胸怀坦荡,正直刚烈,为着祖国的前途和正义事业不畏强暴,坚决斗  相似文献   

17.
人类社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中,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究竟是什么?这确实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片面强调阶级斗争,脱离经济谈政治,脱离生产力的性质谈生产关系的变革,脱离人民的物质利益谈革命,并把这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引入历史研究的领域。四人帮则进一步把“阶级斗争”当作草菅人命的一根棍子,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歪曲到荒谬绝论的地步。  相似文献   

18.
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既是唯物史观中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也是史学中一个重要的课题。近几年来学术界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破除了多年来在哲学界和史学界甚为流行的阶级斗争唯一动力论,提出了生产力发展动力论、“合力论”等观点。这在理论上无疑是大大地前进了一步。但我觉得,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上,迄今仍未得出一个既符合历史辩证法的根本原理,又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的结论。有鉴于此,特把自己的管见写出来,希望通过不同意见的交锋,使真理愈辩愈明。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底蕴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起点, 实践观点是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生产力观点和生产力标准是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 人民群众观点和人民利益标准是理论体系的价值内容和价值标准, 唯物辩证法矛盾学说是理论体系的基本方法论.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并把这一原理推广去研究社会历史,创立了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始终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真正主人。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 在学习六中全会决议时,我们重温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是很有意义的。下面仅就十七、十八世纪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中人民群众的作用,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主人。 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腐朽落后的、旧的社会制度不会自行灭亡,反动的统治阶级也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因此,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