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财政分权衡量指标体系的设计;同一计量模型对不同国家、地区的解释力;样本数据时间段的选择是解释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重要因素.我国的财政分权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但同时存在着较显著的地区间差异,财政分权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大小与各个地区经济的原发达程度大小成正比关系,分税制改革以后财政分权的积极效应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胡涤非 《太平洋学报》2011,19(11):50-57
本研究利用问卷调查取得的数据测量了省级和市级的信任水平,讨论了信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基于省级层面的研究发现,社会信任与区域经济发展呈微弱负相关,公共信任与区域经济发展呈微弱正相关;而基于市级层面的研究发现,社会信任与区域经济发展呈现显著负相关,公共信任仍然与区域经济发展呈微弱正相关。作为特例,用银行呆账率作为一个客观的、逆向的指标来验证社会信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发现银行呆账率与地区社会信任水平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与区域经济发展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北京社会科学》2012,(1):79-93
首都经济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北京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动力显著提升,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成效,综合发展水平继续在各省区保持领先水平.2011年,北京市对房地产市场推出了非常严格的限购政策和汽车限购政策,这为今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首都的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年总收入预计突破9000亿元;首都经济圈的建设呈现新的局面.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非参数DEA分析方法,将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前沿区域——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分解为物质资本积累、效率改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投入等四部分,然后利用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技术,采用绝对收敛方程考察了长三角经济增长率与这四类因素的收敛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物质资本所贡献的经济增长主导着长三角各县市区的实际经济增长;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并对经济增长的变化趋势产生明显影响;物质资本积累这一新古典经济增长因素是唯一使得长三角地区间差距缩小的因素,主导着长三角地区经济收敛的方向;人力资本、效率改善与技术进步等新经济增长因素使得长三角经济增长趋异,对长三角的经济差距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社区社会资本的测量有多种方式.无论是个体社会资本,还是社区社会资本,现有的测量都较少考虑到中国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即没有关注到中国社会治理的现代性背景、国家-社会关系、殖民化倾向、差序格局、经济增长至上的发展观等,测量的意义因而不明.因此,在解释社区治理绩效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制度和"关系".  相似文献   

6.
区域开放:中国的独特模式及其未来发展趋向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赵伟 《浙江学刊》2001,(2):76-80
区域开放同时涉及到两个层次上的对外开放一个层次是对国内其他地区的开放,另一个层次则是对国外的开放.一般市场经济国家,区域开放肇始于两个条件一个是坚实的私有产权制度,另一个是繁荣的地区贸易.作为一种转型经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不具备这两个条件,这决定了中国各个地区层面的开放,采取了独特的方式,由此而形成独特的区域开放模式.本文以这一认识为出发点,考察了中国区域开放的模式,探讨了中国式区域开放模式与经济增长及制度转型区域差异之间的关系,预期了区域开放未来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7.
侯玲 《社会工作》2008,(2):59-62
区域非均衡发展是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如果这种不平衡过大,将会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民族团结和政治稳定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中国无论从何种层面衡量,区域差距和区域发展的失衡都是不容乐观的现实。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各地区一直将发展差距主要是指涉地区间经济综合实力水平的差距,而忽视了地区之间越来越大的社会差距。本文重点比较了东部、中部、西部间的地带性的社会差距,认为要改变当前区域差距失衡严重的状况,政府要改变观念,实现经济政策向社会政策的转型。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2013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深入分析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对民众国家认同感的影响,重点比较青年一代和老一辈人的差异。结果显示,青年一代的国家认同感弱于老一代人,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的国家认同感弱化更为明显;老一代人的国家认同感更易于受到社会结构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社会阶层位置;而青年一代的国家认同感更易于受到文化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影响。另外,本文还发现,在中国,优势阶层的国家认同感比中间阶层和基础阶层更强,这与亨廷顿、英格尔哈特等人的"精英群体国家认同弱化"观点相左,这可能是由于国家在全球化和经济增长中的不同作用而导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港口作为国民经济资源配置的枢纽,不断影响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日本在上世纪依托港口优势,形成了以京滨港和阪神港为中心的两大海岸经济圈,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运用专业化指数和Shift-share(偏离-份额)分析法对2002—2013年日本主要港口地区制造业产业结构特点及经济成长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日本港口地区优势制造业对该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优化港口地区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是发展地区经济的重要途径,对我国港口城市及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与区域金融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黑龙江省1978-2007年经济增长与区域金融发展二者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显示:黑龙江省经济增长能够显著地影响到本地区金融深化水平,而金融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地区金融与经济之间还未形成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黑龙江省金融发展存在滞后性.文章进而分析金融制约产生的主要成因,为确定黑龙江省金融体系自身改革的着力点以及金融促进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外部制度安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盖翊中 《探求》2002,(Z1):76-77
一、加快东部地区的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 ,由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各个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极不平衡。历史上 ,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 ,北方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 ,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中古时期以后 ,由于大量人口的南迁 ,东部沿海地区和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了北方 ,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 ,而中西部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 ,邓小平同志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拨乱反正 ,重新审视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新国际形势 ,认真总结历史…  相似文献   

12.
陶希东 《创新》2021,15(3):31-40
2018年11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引擎.跨行政区的经济一体化发展,倒逼各自为政的社会治理也要走跨行政区社会协同治理之路.目前,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还存在着交通出行不畅,劳动力和人才市场分割、资质不能互认,公共服务不均等、不衔接,行政执法过程中各自为政,生态保护标准、规则不统一,社会组织本地化、内部竞争等问题.未来,在推进长三角跨行政区社会协同治理的过程中,不仅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还要处理好跨行政区社会协同治理目标与路径的关系、顶层设计与实践创新的关系、多层级治理主体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共享与公平的关系、线下与线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陶希东 《创新》2021,15(3):31-40
2018年11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引擎.跨行政区的经济一体化发展,倒逼各自为政的社会治理也要走跨行政区社会协同治理之路.目前,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还存在着交通出行不畅,劳动力和人才市场分割、资质不能互认,公共服务不均等、不衔接,行政执法过程中各自为政,生态保护标准、规则不统一,社会组织本地化、内部竞争等问题.未来,在推进长三角跨行政区社会协同治理的过程中,不仅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还要处理好跨行政区社会协同治理目标与路径的关系、顶层设计与实践创新的关系、多层级治理主体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共享与公平的关系、线下与线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一以人均收入衡量,日本的经济发展水平已居世界工业化国家前列。1986年日本人均年收入17,000美元,超过美国16,000美元的水平,随着经济增长,日本成功地进入了高质量的富裕社会。但是,日本各区域之间的发展也是很不平衡的,区域经济差异虽没有大城市问题突出(事实上两者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但却是日本长期关心的问题。1958—1978年期间日本采取了重新分配公共投资,鼓励和支持低收入地区发展工业的区域政策,使初期工  相似文献   

15.
通过建立我国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浙江、河北、河南、安徽和黑龙江等省份不同区域的县域经济发展指标和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对比,探讨我国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和关联程度。分析发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该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率也就越高;发展县域经济可以促进城镇化综合水平的提高,城镇化综合水平的提高又可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环京津贫困带面临着贫困和生态脆弱双重压力,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从"可持续生计"视角审视,环京津贫困带的自然资本、人力资本、资金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都比较薄弱,"生计五边形"显著缩小,这是区域难以脱贫及容易返贫的重要原因.运用"可持续生计框架"理念,建议通过创新扶贫机制与政策、跨区域合作减贫、发展生态经济、加强教育培训、强化生态修复与生态建设等,促进环京津贫困带"生计五边形"扩张,进入生态保护与地区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达到减贫脱贫目标.  相似文献   

17.
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和似不相关回归模型,分析新兴市场国家资本项目开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本国经济增长、物价稳定、汇率市场化和对外贸易增长会增加资本项目开放度,货币供应量和外汇储备增长会减少资本项目开放度;固定汇率制下的新兴市场国家资本项目开放程度比浮动汇率制下更高;不同国家资本项目开放的主要因素不同,但经济发展特点相似的国家往往类似;在美洲地区、欧洲地区和亚洲地区,资本项目开放共同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基本面(GDP、CPI)和汇率.中国应借鉴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经验,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争取在2022年左右能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2014年和2016年数据,探讨中国成年人抑郁程度的分布情况及抑郁水平和社会经济地位(个人受教育程度、人均家庭年收入和人均家庭净资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中国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当中,抑郁的发生率较高(其中23. 4%的人有抑郁症状,4. 6%的人患有抑郁症);个人受教育年限、人均家庭收入和人均家庭净资产越高,则其抑郁水平越低;通过Wagstaff分解法分析各类因素对和收入相关的抑郁不平等的贡献发现,受教育年限、人均家庭收入和人均家庭净资产对抑郁不平等的贡献率依次为23%、22%和33%。此外,社会经济地位对抑郁水平的影响存在群体异质性: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群体之间的抑郁水平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扩大,呈现出发散趋势;女性和农业户籍者通过教育获得的精神健康回报要高于男性和非农业户籍者。  相似文献   

19.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经济增长为基础,实现社会公平为目标.30年来浙江经济发展总体平衡,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并未明显扩大,这为实现省域城乡一体社会保障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根据宁波和丽水当前经济发展状态,以及在今后不同阶段经济增长情境下的理论推演,发现地区间的农村社保差距会随着经济增长呈现出不断拉大趋势,这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马太效应",妨碍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因此,省级政府在抓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重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的统筹和转移支付功能,加大对相对不发达地区农村社保的财政支持力度,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0.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的新见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之间相互开放、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区域分工趋于合理,既保持区域经济整体高效增长.又把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控制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并逐渐收敛,达到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良性互动的状态和过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4个"标志",即区域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区域分工趋向合理、区域经济整体高效增长、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在一定的"度"内,且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程度之分,即区域经济联系越密切、区域分工越合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程度越小以及区域经济整体发展速度越高,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也就越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综合性、互制性、动态性、层次性与量化区间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