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重大的回族节日,都离不开清真寺,象圣纪节这样宗教色彩很浓、活动范围仅限于清真寺,参加者主要是回族穆斯林信教群众的节日自不必说。即使象开斋节、古尔邦节这样已成为回回民族民俗化了的节日,同样与清真寺有着密切的联系,分析清真寺与回族节日的关系,对于我们认识回族节日文化的特点及社会价值,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回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一个少数民族:从新疆到西藏,从黑龙江到海南岛都有回族。周总理说:“回族散布到全国,没有一个省没有回族,几乎没有一县没有,可靠的是三分之二以上的县都有。”有一定数量回族的地方就有清真寺,它是回族分布的象征,也是回族历史的见证。本文试就黑龙江省伊春回族和清真寺的情况,作一简单叙述。  相似文献   

3.
伊宁市回族和清真寺史略马玉磷伊宁市是中国边睡重镇,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维、汉、回、哈、蒙、锡伯等32个民族30万儿女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这一素有“塞外江南”之称的花园城市。回族移居伊宁有300多年历史,与当地各族人民在长期共同的生产生活中,文化风俗互...  相似文献   

4.
回族的清真寺及其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回民族与伊斯兰教之间深刻而又密切的联系,已是众所周知的。清真寺是穆斯林精神生活的重要场所,于是在中国就有了“哪里有回民、哪里就有清真寺”的说法?本文就回民清真寺及其制度作一概述。 一 清真寺又称“礼拜寺”,阿拉伯语称为“麦斯吉德”(意为礼拜安拉的场所),也有把它称为“白屯拉”的,意为“安拉的宅弟”。在我国,唐代人把它称为“礼堂”,如杜环在其《经行记》中讲,大食“有礼堂,容数万人,每七日,王出礼拜,登高座为众  相似文献   

5.
西藏回族与清真寺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笔者发表了《西藏穆斯林的来源及其生活》一文(《宁夏社会科学》第3期),5年过去了,笔者又于1991年对西藏的回族和清真寺作了实地考察,结合中外历史文献,认为有必要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一、西藏的清真寺 在《西藏穆斯林的来源及其生活》中已谈到,据阿拉伯方面的古籍,早在唐代西藏的吐蕃王朝时期,逻莎(今拉萨)已有了一座清真寺及一个不大的穆斯林社团。宋元之际,由于缺乏史料,我们对西藏的清真寺无  相似文献   

6.
“用儒文传西学以教于同人”、“原儒语以明其义”,“本韩柳欧苏之笔,发清真奥妙之典”,用儒家文化的思想和概念来阐扬伊斯兰文化,这是明末清初之后回族伊斯兰教的一个新的特点。 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中国这块以儒家文化为主体,排斥外来文化的土地上,多少打上儒家文化的印迹,才能得到发展。明末清初之际,汉族土大夫中,由于对伊斯兰教不了解甚至误解,普遍存在着一种  相似文献   

7.
清真寺不仅是回族文化的核心意象与象征,也是回族文学反复表现的原型意象;回族依凭清真寺符号系列不仅在表述中成功构建了"小我",也在社会语境的对话中构建了"大我"。随着回族社会生活的发展变迁,清真寺在不断适应新的话语语境的同时也在生成新的语境,成为一种参与历史建构的能动力量。  相似文献   

8.
浅论清真寺在回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族聚居地区都有清真寺,这是回族地区的一个显著特征。清真寺不仅是回族穆斯林宗教活动的场所,同时也具有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职能作用。清真寺因此成为回族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回族及其民族文化形成、发展和传承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9.
作为回族妇女接受教育而专门设置的一种经堂教育拓展形式,清真寺女学对妇女自身和家庭成员有深远的影响和丰富的教育蕴义。本文结合吴忠三个清真寺女学的实地调查结果,探讨了女学兴起的原因,特别在文化的教育镜像中分析了女学对回族家庭及家庭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确的教法宣讲是清真寺宣传教法、实现教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定期进行教法宣讲,是清真寺的神圣使命和法定职责.清真寺和阿訇的共同作用使教法宣讲成为现实,也更加富有成效.清真寺进行正确的教法宣讲不仅具有重要的宗教意义,也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确的教法宣讲是清真寺宣传教法、实现教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定期进行教法宣讲,是清真寺的神圣使命和法定职责。清真寺和阿訇的共同作用使教法宣讲成为现实,也更加富有成效。清真寺进行正确的教法宣讲不仅具有重要的宗教意义,也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在湖北省仙桃市沔城回族镇,有这样一位阿訇,他26年如一日,与这里的各族人民和睦相处,把一颗爱国爱教的心倾注给了穆斯林,把伊斯兰教文化传播给了这片古老的热土。他就是湖北省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湖北省宗教文化交流促进会会员、仙桃市政协常委和市监察局特邀监察员——哈吉·尔萨·王明权。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境内的清真寺,与回族的迁徙有直接关系,是回族移居塞北的必然产物。二者堪称是孪生兄弟。现将黑龙江清真寺各历史时期的概况分述如下: 一、清朝时期 清代是回族迁入黑龙江境内的肇始。这期间的清真寺多集中于人口稠密、交通发达的城  相似文献   

14.
绥化清真寺     
绥化清真寺该寺位于黑龙江省绥化市,始建于n#光绪三年(1877),由山东籍回族穆斯林移民沙全仁等集资兴建。初为民房数间,1900年和1943年两度扩建,此间又附设清真学校1所。该寺建筑面积525平方米,其中大殿面积280平方米,总占地面积120o平方...  相似文献   

15.
回族文学与回族的民族心理赵慧无论从哪一种意义上说,一个民族的文学都是该民族的自觉,是该民族精神生活的花朵和果实。回族文学自然也不例外。自回回民族开始形成,其文学便同步于历史的进程。而回族文学的发展必然是以自己本民族的鲜明特色为根基的。回回民族的心理素...  相似文献   

16.
17.
从回族清真寺汉文对联昭示的宇宙观和认识论看中阿哲学思想的交流马广德中国和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源渊流长。随着公元651年阿拉伯使节的首次来华,两国使节频繁来往,经济文化交流便日趋发展。后来在蒙古军西侵的历史进程中,中西海陆交通大开,大批信仰伊...  相似文献   

18.
陕锦风 《西北民族研究》2012,(2):137-143,136
回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不同地区的回族文化又都具有所在区域的地方特色。福建泉州回族与西北回族在文化上有很大的差异。本文试图对福建泉州回族与西北回族作一比较,并对泉州回族汉化的原因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漫话清真寺     
漫话清真寺王培英世界各地的穆斯林,总是“围寺而居”。也就是说,凡穆斯林聚居的地方,不论城镇,还是农村,总是有清真寺矗立其间。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象征,是穆斯林聚居区的标志,是穆斯林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公共场所。清真寺,阿拉伯原文名为“麦斯吉德”,意为“...  相似文献   

20.
回族与中华文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回族文明是中华文明中一个很有特色的部分。回族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作者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探述了回族与中华文明的关系。认为在中华文明振兴和提升的新时期,回族应发挥自己的优势,为中华文明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