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农村、农民是毛泽东一生关注的大事。土地改革完成后,如何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党内有两种意见,一是先机械化,后合作化;另一种是先合作化,后机械化,毛泽东主张后一种意见。农业合作化基本完成后,毛泽东阐述农业的基础地位,是为阐明农业轻重的关系;并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要迅速掀起技术革新、技术革命的高潮。他在农业合作化后不断变更所有制,造成“人民公社”的失误,但也是他较早发现失误并提出:队与队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的收入应有差别,要遵循价值法则,坚持按劳分配;要总结教训,寻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  相似文献   

2.
刘少奇同志亲自领导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后的土地改革,他的关于土地改革的论述,在我党的历史上,除了毛泽东同志以外,是比较全面系统的,是我们党关于土地革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国前后的土地改革运动中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拟就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的论述作一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3.
加强工业对农业的支援,建立为农业服务的地方工业体系,是一个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农业根本出路的大问题。根据毛主席关于“在农业方面,在我国的条件下(在资本主义国家内是使农业资本主义化),则必须先有合作化,然后才能使用大机器”(《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第426页),以及“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等指示,我国发展农业的根本路线是:在完成反封建的土地改革以后,第一步实现农业集体化,第二步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的机械化。在  相似文献   

4.
新民主主义合作社思想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毛泽东合作化思想中最具特色和价值的内容之一。它是马列主义关于合作制的理论与根据地合作社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探索毛泽东这一思想,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建国后毛泽东合作化思想的演变源流,对今天如何引导农民走合作经济的道路也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的农业合作化思想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建国后得到进一步发展。毛泽东认为合作化道路是人民得到解放、由穷变富的必由之路,并且认为中国农业通过合作化走向社会主义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在毛泽东合作化思想指导之下进行的农业合作化运动,虽有失误,但具有不容否认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小农经济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农业规模经营有两种形式,一是发展资本主义农场,一是实行合作化。恩格斯明确指出,必须通过合作化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阐述了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具体途径,并在我国实现了合作化。邓小平提出了要从低水平集体化发展到高水平集体化,并强调集体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最终出路。  相似文献   

7.
社会上曾有人认为,毛泽东只主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主张或不积极向外国学习,搞的是闭关锁国。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纵观毛泽东同志的一生,不论在建国前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建国后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时期,他都始终提倡向外国学习,并就为什么要向外国学习,向外国学习什么,如何向外国学习等一系列问题做了全面、深刻的阐述。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这些思想,对于指导我国的改革开放,加速经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急促完成的思想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急促完成的思想动因,一是毛泽东对土改后农民两种积极性的估计有失误之处。对合作化进展的真实情况缺乏全面了解,而长期搞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又在头脑中有较深的影响。二是急于求成思想日益发展。对社会主义改造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过高估计了所有制改造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三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和平均主义思想的影响。四是周边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的影响。这些使毛泽东决定要加快社会主义改造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的人才思想体现在他对干部和知识分子的大量论述中。概括而言,包括四个方面:(一)人才宝贵,爱护人才;(二)德才兼备,以德为主;(三)知人善任任人唯贤;(四)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培养人才。在新形势下,重温毛泽东的人才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建国后 ,毛泽东从中国国情出发 ,对中国农业的合作化、集体化进行了艰辛探索 ,并取得了一些成绩。消灭了农村的小农经济 ,解放了生产力 ,使农民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现今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之改革前有所发展 ,这为完善集体经济提供了条件 ,重新认识毛泽东对农业合作化的探索 ,对现今农业走出低谷 ,再放光芒仍然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在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到来之前,曾流行过一种看法: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我国农业的合作化必然在它的机械化之后,土改后的互助合作运动不过是为将来的合作化作准备,在相当长时期内还要靠小农经济吃饭,先合作化后机械化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2.
土地改革完成后 ,为发展工业 ,毛泽东领导中国走上了一条改变农业经营方式 ,使小农经济向集体经营、规模发展的农业合作化道路 ,对中国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为今天中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3.
建国后,毛泽东从中国国情出发,科学分析了我国国民经济状况,认为农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它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关系到中国工业化能否实现。为此,毛泽东指出:要发展农业,就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遵循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关心农民的物质利益,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走农业机械化道路。  相似文献   

14.
吴殿兵 《新天地》2011,(9):98-98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教师不热爱他的学生,那他也就不可能去关心他们,并且帮助他们进行更好的学习;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和自己的任课教师有对抗情绪,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50年代后期为了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基础和引导亿万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倡导建立人民公社。他的初步构想是把工农商学兵组成一个大公社,经过这种社会组织形式,实现农业集体化,用集体化促现代化,扩大产业工人队伍,为以后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条件。当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实践中出现许多问题时,毛泽东亲自主持对农村政策作了调整,将人民公社稳定在“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之上。但是,毛泽东并未因此改变他构想的中国社会主义模式。这一点在他后来提倡办的“五七干校”中有所体现。无论人民公社还是“五七干校”,都包含着毛泽东构想社会主义模式思路的五个方面的内容:(1)实行“一大二公”的所有制形式;(2)工农商学兵结合,农林牧副渔结合;(3)全民武装,全民皆兵;(4)政社合一;(5)向全包下来的福利制度努力  相似文献   

16.
四十多年来中国农村的发展经历了多次的曲折反复,最根本的就是社会主义农业应选择走一条什么道路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铲除农村封建的生产关系,使农民真正翻身作主人,党和政府立即着手实行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从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开始的,到1956年10月底,多数省市实现了高级农业合作化,走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但是,这项工作也有缺点和偏差,正如邓小平同志谈到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历史经验教训时说:“有人说,过去搞社会主义改造,速度太快了。我看这个意见不能说是一点道理也没有。比如农业合作化,一两年一高潮,一种组织形式还没有来得及巩固,很快又变化了。从初级合作化到普遍  相似文献   

17.
试论中国西部农业的战略地位及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察历史、分析现状、预测未来的基础上,论证并强调了西部农业在全国农业和西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位置和优势,并从四个方面对西部农业的开发提出了自己的初步设想:(1)推行大农业或生态农业;(2)农科教结合、搞集约经营、规模经营;(3)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4)加大西部农业的开放度、商品度  相似文献   

18.
合作化道路是梁漱溟在中国农业社会基础上所设想的多元现代化的必经途径,包括经济合作化、政治合作化、文化合作化等各个方面.他的合作化构思经历了对西方文化的借鉴、东西方文化的比较创新,以及最终本土化的理性演化历程.这是在以他的三期文化重现说为核心的本土文化复兴观的指导下完成的.他的合作化道路致力于全人类的文化创新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9.
建国以后,毛泽东同志在领导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作出了很多杰出的贡献,特别是自觉和成功地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伟大转变,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这可以说是毛泽东同志在建国后最重大的贡献,也是他伟大的一生中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发展之一。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作为伟大的战略家和英明统帅之所以用兵如神,指挥若定,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就在于他能从哲学高度,正确认识战争规律,科学预见战争的基本进程和结局。毛泽东在认识和把握战争规律时(1)着眼实践;(2)着眼全局;(3)着眼本质;(4)着眼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