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族企业涉及家族和企业2个系统,前者以情感为维系逻辑,后者以能力效率为运营逻辑,二者之间既存在互补关系,也存在冲突。家族逻辑和企业逻辑之间能否平衡决定着家族企业成功的概率。S公司案例表明,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以"孝悌"为核心的家族伦理影响着创业者的家族地位和家族社会资本的汇集,进而影响家族企业的文化理念和社会责任。只有在制度理性的约束下,伦理文化才有利于企业运行效率的提升,因此,家族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机制在于"家族伦理—企业伦理-制度理性"三者之间的有效制衡与共振。  相似文献   

2.
企业伦理成立的三要素:企业所有制形式;企业财富分配公正;企业社会责任。企业伦理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和关注企业所有制形式,所有制形式是企业伦理的前提条件。财富分配公正,是企业伦理的底线要求,其实质在于,企业管理者能否处理好企业内部的利益关系问题,这至少遵循四个原则:贡献原则、德才原则、需要原则,平等原则。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对社会必须和应该有的贡献,它是企业伦理的实质内涵,是市场经济健康和谐发展的保障,企业在面临一项重大决策时,必须通过伦理核查,审视企业行为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情况。  相似文献   

3.
薄颖 《经营管理者》2013,(3):312-313
企业行为是否合乎伦理,不仅取决于企业领导者的道德状况,更取决于企业其他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雇员的伦理意识与道德水平。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决定企业伦理道德状况,企业要获得发展,就必须关注企业伦理问题的研究,为使企业在变化了的环境中能够支持合乎伦理的行为,企业的领导者必须对企业价值观做出适应时代的调整,着眼于建设新型的企业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4.
伦理是组织机构正常运行的必要因素,企业伦理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细胞,各方面活动,都离不开伦理因素,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它是否拥有核心竞争力。当前企业伦理建设面临多方面困境,影响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加强伦理建设,可以从多方面提高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许多企业的思考逻辑是,有赚钱才能谈企业伦理,否则都是空话。事实上,正因为需要在伦理  相似文献   

6.
企业的伦理特性包括伦理观、组织伦理氛围、伦理行为。文化对企业伦理特性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即文化特征通过其价值体系影响个体层面的伦理观,个体伦理观又对企业伦理思维的形成和伦理行为产生影响;企业伦理决策者通过行为有效影响员工对伦理的感知,影响整个企业伦理。而道德实力就是企业伦理产生的效能。道德实力通过股东、顾客、员工、合作关系、社会评价反馈到企业的日常管理和经营活动中,则进一步强化了文化对企业伦理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团队间竞争是激发群体活力、提高团队产出的重要策略,但其潜在的伦理风险一直缺乏必要的关注。本文基于伦理决策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通过68个团队的266份数据对团队间竞争影响个体/群体亲团队非伦理行为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HLM跨层分析结果表明:团队间竞争既可以激发个体亲团队非伦理行为,也可以推动团队成员集体实施亲团队非伦理行为,进而涌现出群体亲团队非伦理行为,促进焦点在其中具有中介作用。一方面,团队间竞争通过个体促进焦点正向影响个体亲团队非伦理行为;另一方面,团队间竞争通过团队促进焦点既可以积极影响个体亲团队非伦理行为,也可以导致群体亲团队非伦理行为。最后,本文讨论了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并指出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苏霞 《经营管理者》2009,(17):120-120
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实践,日益向人们揭示出一个企业成功与可持续发展的真谛:企业文化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企业伦理文化已成为企业文化基础部分中已约定俗成的并且为企业所奉行的社会行为准则和道德行为规范之内容。在企业伦理文化建设力度不够的中国,制定科学伦理准则、提高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伦理素养、构建完备的法律体系、建立公开的企业伦理监督机制等途径能够更好的帮助我国企也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使得企业能够做到基业长青。  相似文献   

9.
正一、经济新常态对政府领导企业伦理实践的新要求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与市场之间职责边界不清晰,政府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干预过多,对企业是否遵守伦理准则、合法合规生产经营监管不够。企业伦理实践的动力主要来自企业自身长期或短期的利益需求,伦理实践的内容更多体现在慈善活动方面,较少涉及资源安全、环境安全、产品安全、生产安全等公共安全领域。企业因伦理问题引发的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这种现象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不仅阻碍了企业乃  相似文献   

10.
《管理科学文摘》2011,(3):53-54
本文通过对企业伦理的含义阐述,概括了我国民营企业伦理特征,对我国民营企业在企业伦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和谐社会中民营企业伦理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于极易混淆的两个概念企业文化和企业伦理进行了深刻剖析,经过比较分析两者的关系如下:企业伦理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文化的精神实质;企业文化包含企业伦理,对企业伦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与制约作用;不同的伦理观念支持着企业文化的不同层面。  相似文献   

12.
徐海柏 《经营管理者》2012,(1X):264-264
我国正在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企业及经济的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企业违背伦理道德,公然违背法律,只求利润最大化,企业伦理缺失的现象层出不穷,企业伦理问题急需解决。本文首先对社会转型和企业伦理的相关概念进行解释,随后说明了企业伦理的现状,分析了企业伦理缺失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的对策,最终目的就是建立伦理型企业。  相似文献   

13.
雇佣伦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伦理越来越受到关注。雇佣伦理作为企业伦理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也就相应而生了。企业重视雇佣伦理,可以增强员工的凝聚力、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积聚社会资本,最终达到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贯彻雇佣伦理的执行部门,应当充分实施人本管理,帮助企业成为优秀的企业公民。  相似文献   

14.
正伦理缺失对企业发展有极大的"杀伤力",加强管理伦理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企业的管理伦理已然成为了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引起世界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然而,在我国还有一些企业没有抵挡住社会转型时期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由于受到经营理念、资金和规模的限制,更容易丧失企业伦理约束。例如,一些中小企业在市场  相似文献   

15.
企业伦理的本质是调整企业的利益关系,企业的社会经济关系最终决定企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企业伦理经营与绩效之间存在一致的关系,不道德的经营行为会对企业绩效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对于企业伦理经营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 所调制衡机制,实际上就是用一套规范的组织制度和工作程序来协调企业内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平衡各方面的利益。按照西方著名经济学家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中的人与人之间利益冲突分析方法分析,在现代企业中,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思考的角度、追求的目标、获得利益的方式存在差异,如果没有规范的制衡机制就  相似文献   

17.
当家族利益与上市企业利益相分离时,家族有动机攫取控制权私人收益。采用控股股权转让与非控股股权转让的溢价差来度量控制权私人收益的方法,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家族上市企业的控制权私人收益水平达到30.56%;控制权私人收益水平与资产负债率显著正相关,与企业规模显著负相关,与控股股权转让比例存在不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与股权离散度和大股东制衡不相关。研究结果说明我国家族上市企业的公司治理存在着结构形式完整,控制权配置不合理的缺陷。  相似文献   

18.
环境责任保险制度自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但却一直未能获得长足的发展,究其实质,在于各方行为选择时利益考量的结果,这种利益的考量正是基于对环境责任保险运行过程中成本与收益的比较。本文将运用成本收益的分析方法,结合国内外环境责任保险的发展状况,对企业、保险公司及政府部门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拟得出导致目前国内环境责任保险市场发展缓慢的微观原因,再为推行强制性责任险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和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借鉴演化博弈论思想和双层网络演化博弈仿真方法,剖析两类企业竞合互动的演化规律以及相关因素对演化稳定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商业银行竞合的演化稳定策略存在不确定性,合作收益的提升、合作成本的降低、违约惩罚的提高以及利益分配的合理性有助于提高两类企业的合作水平,推动两群体向合作主导演化。细化研究发现,两类企业体现出显著的异质性,第三方支付机构对相关因素的变化更为敏感,对利益的要求更低。同时各群体内部收益差距明显,实力较强的大型第三方支付机构和商业银行能够获得较高的合作收益和较多的合作机会,而中小第三方支付机构和商业银行难以从竞合中获得理想收益。  相似文献   

20.
高校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和运行的成本收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介绍高校校园一卡通系统的一般构成和信息化项目成本收益分析的概念及方法的基础上,着重分析高校校园一卡通建设和运行的成本与收益并给出示例.通过分析,加深高校管理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高校校园一卡通的认识,促进高校校园一卡通建设和运行的决策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为探寻实现高校校园一卡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